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中国金融开放与商业银行改革论坛 > 正文
 
王仲何:中国银行企业如何成功登陆境外资本市场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4月18日 15:33 新浪财经

  

美林国际集团董事、北京首席代表王仲何

  2004年4月17-18日,中国金融开放与商业银行改革论坛在北京国宾酒店二层大宴会厅隆重举行。本次论坛旨在为境内外的各级商业银行机构出谋划策、提供交流与合作的机会,进一步推动中国商业银行改革健康、高效、深入开展。新浪财经对本次论坛进行了现场播报。以下为论坛实录。

  王仲何:各位下午好,今天是第二天,可能大家都比较累了,所以希望讲得快一点
中国第一只可转债基金 51精彩无线大奖等你拿
中国网络通俗歌手大赛 金犊奖大陆初审揭晓
。我是代表投资者,从投资的角度看银行业的发展。

  今天准备简单地讲几点,第一点是我们现在对国际资本市场概况的简单认识。第二点是我们从投资银行业或者从投资者来看银行业发展的变化趋势。第三点,投资者投资一个银行类的股票或者金融类股票的目标以及重点的考虑和顾虑。最后简单地回顾一下,如果想成功地进入国际资本市场融资,最主要的要考虑哪几个方面,从发行者的角度注意哪些方面。

  首先看看我们对国际资本市场概况的简单的描述。尽管最近一段股市有一些波动,总的认为,全球的股市从2004年以来势头是非常强劲的,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从右边看,所有这些大的市场的表现都是高于年初的表现,这里面H股的表现超过了100%,所以股票的表现尽管近期有波动,但是势头还是比较强劲的。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呢?第一个,从美国来看,利率水平仍然是非常低的,政府也有一系列刺激性的政策,税收也是鼓励更多的消费,信息也不错,尤其是近期就业水平的改善等等,使得投资者对近期的走势比较乐观。亚洲股市也比较看好,最主要的是美国高科技股行情的以后,亚洲很多股票的价值被严重低估,而亚洲98年经济危机以后虽然受到打击,现在恢复得比较好,是一个比较好的投资机会。零售方面,去年年底和今年年初,香港个人投资者对进入股市的疯狂行为,可以体现出他们重新对股市的兴趣和对股票的信心。还有流动性,由于相比发达国家而言,亚洲被认为是一个非常有增长潜力的地方,而这个增长潜力过去一直被低估,所以在价值相对较低的情况下,大量的新的基金进入了亚洲市场,流动性非常厉害。今年上半年,过去几个月,尤其是第一季度的时候,每个月有大约几十亿、上百亿的现金流入香港这样的股票市场,极大的刺激了香港股市的表现。

  中国的概念股最近有一些获利的回吐,但是发展的趋势,尤其是国内消费水平的提高和基础面相对比较稳定,H股为代表的中国概念股还是非常看好的。总的感觉,这样的水平来说,下半年看股市的情况,可能感觉上有一定下调的风险,但是机会还是非常不错,主要的考虑就是:第一,可能利率的变化来得比想象的快,升高比想象的大。第二,由于今年第一季度,如果大家看美国也好,中国也好,所有的企业赢利水平大部分都超过了我们所说的分析员或者是投资者的预期,投资者接下来能否保持高的盈利水平的增长,他们觉得这个股票升值的潜力还有多大。第三是通货膨胀是否还有压力,监管、披露、风险等等,是否会影响企业下一步的发展,这都是可能的变化因素,而这些因素有可能对股市有一定的压力。

  我们找了几个在香港挂牌上市的银行金融股的走向和恒生指数的表现。可以看到,汇丰银行、东亚恒生银行基本上总的趋势都体现在两点,第一是表现很好,都是超过了百分之百。第二个趋势,跟指数基本上呈相同的发展趋势,整个的波动跟恒生指数的波动是一样的表现,唯一有一点,近期由于美国的一些事情,短期(中国,编者注)人寿有一个比较大的往下跌的概念,但是总的表现仍然是远远高于当时的发行价的。

  谈一下我们美林每个月在全球资金的问卷调查,基本上大约300个基金,管理操作一万美金的额度,看看他们对市场的看法,他们手头投资股票的取向。可以看到有三个概念,第一个,他们基本上把他们所有能投的钱已经投入到股市,所以现金的水平,今年三月份降得比较低,是3.6的概念。通常,基金经理对市场不是很看好的话,会保持较高的现金水平。第二是市场,他们认为哪个市场有进一步升值的潜力,可以很容易地看到。过去十年,整个日本股市是远远落后于全世界的发展,现在基金觉得是个机会开始低价进入,所以他们的看法是,增值的机会要开始考虑日本市场。第二个比较重点关注的地方就是全球的新兴市场,尽管过去12个月内,尤其是今年上半年,新兴市场的股票有很大的发展,从投资基金经理的角度,从我们调查的结果来看,仍然有两个概念,潜力还是很大,第二估值还是处于比较低位,所以认为机会不错。从行业角度来看,一般的工业、能源、原材料、电信,金融界的是保险和银行,也是他们愿意增资的。相对而言,由于保险在9.11以后受到很大的打击,很多保险面临着破产的边缘,经过这一两年的改善,现在的保险开始恢复,而且股价处于低位,所以相对于银行业来说,更喜欢保险业。银行业面临的压力就是两点,一个是利率上升的问题,宏观经济放缓对对股票的影响比较大,第二,如果一旦经济放缓,是否会增长投资比例的问题。

  今年下半年,从中国要新发行的公司来看,应该是非常非常活跃的一个市场,我们现在所了解的,很多大型国有企业,包括金融业的国有企业,还有股份化企业都在积极寻求进入国际资本市场的时机,如果这个市场能够不断地比较稳定的增长,而且得到投资者认可的话,估计有很多巨型的企业陆续进入资本市场融资。由于有这样的投资机会,我们认为,相对而言,争取投资者的支持,获取较高的价值,对于新的上市公司是一个挑战。另外,刚才我们也说了,下半年的投资机会或者整个市场有一定下调的风险,如何能够抓住最好的让市场接受的窗口,也是对我们现在想要进入国际资本市场的发行人的挑战,我们的态度认为,积极的做好各种准备,要市场等你的话,就是比较困难的,如果你能比较主动,等市场,就会抓到比较好的机会,获取比较好的成功的上市。

  下面简单回顾一下银行业的发展趋势,我们认为银行业的发展总的来说有很多很多的变化,归纳起来有三大方面的感觉,第一个感觉是技术革新给银行业导致根本性的或者是不断的发展变化。第二个就是市场趋向于全球化,同时更具有本地化。监管一方面是开放,允许混业等各方面的经营,第二方面由于信息技术的掌握,由于对市场认识的提高,可能对披露的要求又更加的严格。新的技术革新会导致新的工具、新的市场、新的服务、新的要求,但是这个竞争会加大。事实上,全球化、本地化永远是一个矛盾的体系,一方面想扩充,进入全球化,但是对本地化的不了解,或者对本地化的不深入,往往在全球化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市场出现波动的过程中,全球化就是一个空的口号。现在真正看到所谓真正全球化的银行,也不是很多,一旦不进入第一或者第二这种大型的企业,如果想片面地强调全球化,我们认为在成本上或者最后的结果上并不能得到你所想象的结果。尽管开放了,严格披露的矛盾过去几十年都不断地存在,一方面,为了促进行业的发展,希望有更宽松的环境,但是又怕这种行业,因为是非常高风险的行业,是要严格监管的行业,对于披露和监管,使用什么样的尺度,又是在不断地调整当中的。

  这里面只是简单地举了一个例子,我们说的技术,技术是什么概念?新的技术的出现,比如说互联网,电子商务这种模式,利用网络发展金融业的趋势是不可避免的,这导致了两个机会,一个就是新的运行模式,所谓电子银行、网上银行的产生,对传统银行的冲击。第二方面,传统的银行如何利用网络不断地强化、提高我们本身这些传统银行的业务的发展,业务的模式和效率,也是提出了挑战。现在看看所有大型的金融企业,在商业银行,在保险业,投资界和证券界,技术的投入都是非常多的,而且想不断地改善他们的技术操作系统、风险的防范系统。一方面是提高效率,另一方面通过技术的不断改善,能够提高风险的防范。这里主要罗列一下所谓刚才说的技术革新和市场全球化挑战的具体的体现,一个就是客户,我们认为原来传统的就是大家有固定的客户、客源,现在来看,从井水不犯河水的情况下互相进入各自客户的争夺领域,客户关系的重要性不断升级。从地区经济全球化的加速,涉及到很多的国际性银行,这对中国本地银行的发展不可避免要考虑到的。同时有一点,我们也感觉到,国际化的金融公司真正要进入本地化,进入到非母国市场,是需要很大的战略性的尝试,同时也不是说一天两天就能做到的。我的总的感觉,应该说全球化这样的发展能够促进本土银行的进一步发展,本土银行有一定实力的话,应该说在这个过程中,可能某种程度上不一定像原来想象的这么恐怖,或者说受到了国际银行冲击这么大,因为毕竟这个市场在发展,同时对这个市场的了解和对市场风险的判断不是说一日就能造就起来的,而且国际银行的运作是全球化的运作,在某一点上可能不是他最强的精力的投入,在这方面,如果本地的银行或者本土银行,集中全力发挥自己的优势,取得比较好的竞争地位也是不容置疑的。

  另外一个就是产品,我们的产品一方面是用技术创造的产品,另一方面是看到客户需要发展的产品,如何在这方面,利用刚刚的这几个趋势,为客户提供从传统的产品到增值服务的产品,对于提高我们的竞争力,对于适应全球化或者利用技术革新带来的成果也是最大的挑战。

  最后就是所谓的人才,我们认为,人才是怎么来看的,很重要的一点,投资界看人才,在某种程度上,是真正能够产生效益的人才,比如说能够掌握客户关系、了解市场,专业知识的经验,本国行业知识的人才,可能跟国内有一定的差异,在国外所谓的人才是实用主义的,非常非常实用的观点,我不管你什么样的背景,也不管你什么样的过去,你能给公司带来收入,给公司带来效益,就是人才,如果你过去很好,在短期内或者一年两年内没有任何的表现,那就不是人才,是一个成本,所以人才通过两方面来走,一个是公司内部的培训,第二是外部的挖人也好或者是吸纳新的血液。

  网络技术,最大的两点,一个是改善服务,一个是降低成本。技术革新带来的成本的效益是最主要的因素,第二是服务的改善,深度和广度上,原来是8小时的服务,现在变成24小时的全天的服务。这种服务导致你的理念、运营模式的理念,最后不可避免的产生结果。还有技术全球化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很重要的是,现在投资者也好、客户来说,他们本身自己对银行业或者对金融业的了解越来越深入,他们也是非常聪明的客户,不是愚蠢的客户,这样的情况下,要求你的服务越来越高,对自身的要求不可避免地也提供一些通用性的产品,你通用性产品带来的收入回报率是非常低的,而且不断地想超越自己,或者就是想一些新的产品来实现他们的要求,因为本身他们的理解和要求是越来越苛刻或者是越来越高。

  尽管有一些挑战,混业的挑战和放松的挑战,这一块其实相当于你有机会尝试更多的领域,另外有新的竞争者进入你的领域,最终导致竞争加剧,一方面机会是增多了,第二方面抢机会的机构增多了,还有一方面最重要的是,同时风险也增大了,因为进入了不熟悉的领域,你以为可能赚很多钱,但是你要做好交学费的准备,同时也要考虑到这是不是你主业的准备。回顾这三大趋势,一个是技术革新,一个是全球化、本地化,第三个是所谓的监管的改革或者开放,同时信息披露的加强,我们总的感觉是,机会绝对的增加,这是没有置疑的,但是竞争的加剧也是随之而来的,同时风险加大,监管的开放必然导致信息披露和自律的加强,某种程度上就是个人的责任或者企业本身的责任要求增加。

  现在从国际资本市场投资的角度看,他要决定是否投一个银行企业,或者投哪个银行企业,基本上选择几大问题,我们觉得,其实主要是两大方面,一个是竞争力的考虑,相比较而言,就是企业本身的竞争力跟其他相比,他是处于什么样的地位。这里面体现在几个要素,一个是我们看这个银行的企业资产质量,相对而言就是资产负债表的质量,不良资产的问题有没有,坏帐的问题等等。第二个,很重要的一点是风险防范的能力,我们认识:相比其他行业最不一样的银行业两大特点,一个是高度监管,第二是其实是充满风险的行业。银行业的风险是天天要面对的,因为我们做的业务就是风险业务,一旦做业务就是有风险的,关键是度,你在寻求发展的同时,如何能够提高风险的防范能力,这一点而言,我感觉到,某种程度上可能国内的同行需要向国外的同行来学习的,大家都可以来谈风险,但是认识风险和真正提高风险防范能力这方面,需要做一定的事情,这一点倒不在于国外的同行怎么怎么聪明,而是他们已经吃了很多的苦头,他们在资本市场上有一些差不多死亡的,或者是爬出来了,或者是死了几次了,给人家收了卖了,卖了收了,死了几次,甚至是顶尖中的顶尖,也有一定抵抗力了,这就是他们的过程,看看国外银行的发展,一些购并的浪潮等等,这些过程中他们得到了一些教训,建立了一些相对而言比较完善的风险防范系统。这一点来说,他们风险的概念和风险的防范能力相对较高,我们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尤其需要注重这一点,就是怎么体现平衡发展的问题。

  风险防范几大块,第一个就是信用的风险,还有你做的一些潜在客户的风险,还有市场的风险,还有一个运营的风险。从金融界来看,包括美林这种公司,所谓的信用、市场,可以量化的风险大家还是觉得比较找到很好的工具来降低风险,不断地对冲也好,总体平衡资产负债表,运作上能够有比较好的监控机制,但是有两点来说是永远处于没办法对冲的,一个就是盈利的风险,运行中的风险是没有办法对冲的。第二个是监管的风险,也就是法律的控制,这也是没有办法对冲的,所以这一块在很多时候是强调采用严格的自律系统、内部控制系统运作,在运作中尽量减少营运的风险,某种程度上,通过内部的从严使得在外部的运作中得到监管的认可或者监管的比较相对较严的情况下,采用更严格的内控措施,使得整个银行自身的发展或者对某个机构的自身发展更有好处。

  接下来,投资者看你业务的发展,股票投资者,跟我们的债权人最大的不同就是增长(预期,编者注),他们以未来股东的身份来介入、分享公司未来的发展所得到的回报,他必然看你业务发展的前景,一个是所谓市场的份额是怎么样发展,第二是新市场的增加,你有没有机会进入。还有一个,要强调金融服务业,不管怎么样,它是服务业,服务导向的文化还是很重要的,不是原来业务的导向,或者说所谓产品的导向,现在整个商业银行也好,投资银行也好,证券业也好,一定是服务导向的文化,一切以客户服务为导向。由于这个要求,客户也会非常看重,所谓银行也好、机构也好,它的品牌、形象和运作等等。从第二点来说,其实比较强调的是企业的增长,企业股票投资者投资一个企业,尤其是在中国的企业,第一是买中国的增长,不管在金融业还是电信业,还是所有行业,增长是投资的第一要素。第二,还是比较稳定的赢利水平,比较稳定的现金流。第三是你能不能做这个事。

  从几个方面来看,一个是收入增长,就是现有产品上的有机的增长。第二是市场份额的扩大,刚才说的市场占有率的变化。第三是新产品的产生,由于新产品的产生进入了新的领域,比如说存贷,收费型的业务进入价值增长型的业务,又进入了贴身服务的业务等等,一系列业务的变迁导致了不断改善的收入构,使得收入的增长,市场规模的扩大,产品的创新。还有一点,中国银行业也包括在内,服务业面临着如何进一步提高本身的成本效率的关系,这一点是我们拼命强调重组,拼命强调改制,某种程度上,除了增长的机会,很大一点是提高经济效益,收入越高,效益不提高的话,投资者最看重的是两大财务指标,就是股本收益率和资本回报率没有办法体现。

  刚才讲了一些我们所说的如何看一个企业,现在具体看投资者,刚才我也讲了一下,最重要的是一个是有比较好的资产负债表,因为金融业运作是非常复杂,风险非常高,良好的资产负债表就是抵御风险能力的财务状况。第二是要有比较好的增长和预见的利润、现金流,这样也是抵御风险的过程。信息披露、严格的公司治理和监管环境,本身这个行业就是需要严格监管的东西,在这个情况下投资者希望非常清楚地了解公司本身的一些东西,他不一定说你来告诉他,他希望你给他披露的消息使它有足够的判断能力,让他判断A银行或者B银行、C银行之间的风险防范上真正达到什么程度,信息披露是非常严格的,要求也非常高。

  还有一个就是公司治理,麦肯锡曾经在2001年做过一个分析,他们专门研究公司治理的完善到底对投资者或者到底对这个企业产生什么好处,很显然就是良好的治理完善的企业,投资者愿意付较好的价格,就是对企业的价值有较大的认可。第二,我们可以看到,对于股东而言,如果是能够产生较高的股本回报率的企业,从企业的价值角度也是相对较高的,怎么体现呢?最终从投资的角度,一个监管比较完善的企业,他们觉得比较放心,这种情况下,同等条件下他们愿意支付一个比较好的价格。第二个,如果在业务上体现了较高的股本回报率,投资者愿意支付的价格也是比较高的。

  如果满足我们这些要素,就是一个成功的企业。把它简单细化了,其实就是一个要素。从环境来说,一方面是竞争的加剧,机会增大的同时,竞争加剧是不可避免的。第二是风险加大,由于竞争,由于新的产品的出现,你对这些风险本来的认识度可能有一些变化。另外,监管也在不断地改善和增进,某种程度上,如果没考虑好,在风险上不光是一些市场或者金融的风险,而且在运营和监管的风险上是无法量化的,风险也越来越大。所以,建立良好的企业品牌,企业文化、机制,适应这种压力,风险加大的宏观背景下,从几方面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一个人才、产品、技术,一个服务和一个客户。我们感觉比较重要的就是对于服务的理念一定是要深深地扎住,我们的感觉,不管现在做什么事,服务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基本要素可以往下走,但是看任何事情,是从客户那里看反馈回来的,你的收入和利润来源来自于客户那方面,他是否满意,取决于你的服务,然后才是技术和产品。

  如何使投资者接受我们这样投资股市呢?我认为可以通过这几个方面实现公司的竞争力,从若干个方面向投资者阐述我们投资的股市和值得投资的要点。第一个是通过重组与整合,极大的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益。首先,综合信息的系统与服务,这一块是国内相对比较缺乏,这体现在一个客户关系的管理上,客户关系的管理如何体现,是简单的一对一的人与人之间的客户关系,还是把它建立在非常强有力的信息的基础上,理性分析,得出一套科学的方法来进行科学的管理。第二是业务的建立和成本的控制。还有就是建立一个客户为中心的服务体系,这个体系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怎么能让大家理解,各个银行会有不同的理解,怎么叫完善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体系,从重组的过程中,战略角度也好、操作的角度也好,我们把它系统化,从上到下有一个服务。还有品牌,分销网络、资产质量、公司的治理结构、总部和部门决策的集中,其实现在简单看一下,看看所有几大银行的重组,其实就是重新把总部、部门、决策的系统重新理顺,这是非常重要的。原来中行系统没有一个统一的信息平台,来了解所谓支行,但是我们感觉他们应该首先建一个总的系统,里面搭建统一的技术平台、统一的信息平台,这对于风险的防范,对信息的准确性,得到的信息反馈率提高,运作就有很大的提高了。

  第二,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强调发展,成本驱动比较完备的情况下我们开始想接入的驱动,扩展了服务与产品,清晰地向投资者展示,我们的银行去上市的话,除非你的本身重组的整合,第二就是你发展的潜力在那里,我们新产品的开发和服务的提供,新产品的信贷,进入消费者行业,进入汽车贷款等等一系列的东西。还有没有外延增长的机会,投资者也会看,有没有收购兼并的机会,如何进入一个新的客户群,进入一个新的产品组合等等。比如说适当地通过保险公司、基金管理公司、财富管理公司的合并收购提高我们的外延增长,提高我们为同一个客户提供不同服务的能力。接下来,最后一点,中国的增长商机。毕竟,对于金融来说,很多时候是投资于GDP紧密相关的行业,中国的GDP增长,我是一个中国基金,想投资中国,肯定看哪几个行业和中国的同步增长是相关的。按道理说,金融的变化和经济的增长是密切相关的,但是由于我们在内部结构上、产品结构上,或者是政策环境上,有时候可能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不一定体现在银行的盈利上,有一些坏帐问题、资产的质量、资产的工具方面,还有产品的开拓问题,银行不一定能抓住增长的商机,有些人是不理解的,如果抓不住这样的商机,那么他就没有投资价值。第二,有一些投资者是理解了过去的历史问题,慢慢的会信服管理层、公司的领导有能力有清晰的蓝图,使他感觉到这个比较痛苦的转变过程,能够达到跟中国经济很好的良性循环,就认为相比其他的投资机会更值得投资,这种情况下,他们可能会相对条件付更好的价格,这几块是在给投资者说一个故事,或者是说服投资者要充分考虑的因素。

  最终,投资者要看管理层的执行战略和能力。中国的企业通常是不会缺乏战略的,而且战略都是非常的高,某种程度上我们还有很多的战略家,怎么把战略变成一个执行的过程,通常是少之又少,魔鬼就在细节之中,我们看到远方都是一片光明,但是往下看,都是很多很多的魔鬼在缠着你,如果不清晰地认识到这些东西,永远都是看着远方,你就永远无法移动半步,这一点使投资者失去信心。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基础设施,所有的这些东西怎么保障?要通过有效的治理结构体现到公司的架构,落实到文化上,这也是投资者喜欢看到的,这也是进入海外市场比较成功的基本要素。

  如果有机会,美林作为世界四大银行之一,有机会为在座的企业进入海外资本市场作出贡献,我们也愿意为大家提供最佳的服务。

  美林国际集团董事、北京首席代表王仲何答记者问实录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