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银行业改革之路:经营环境宽松控制不良贷款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4月16日 14:27 中国新闻网 | |||||||||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有关印度经济的话题屡屡见诸报端,中国在亚洲乃至世界范围内的迅速崛起,多少令同样潜力巨大的印度相形失色,但谁也无法否认,印度在包括IT产业、资本市场等方面的显著成就。尤其是银行业,麦肯锡咨询公司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01年,印度银行体系的不良贷款占净资产的比例仅为4.4%,占总贷款额的8.8%。尽管这可能离实际数据有一定差距,但也足以看出两国银行至少在经营管理存在较大差距。印度银行业是怎样有效控制坏账率?个中缘由何在?
业绩骄人 据统计,近20年来,大国中尚未爆发严重银行业危机的国家除了中国,只有印度,而印度银行的年利润增长率在现有的数据中是世界最高的,1996至2001年印度银行的年利润增长率为39%,而世界银行平均年利润增长率为18%,同期中国银行年均增长率仅为3%。 麦肯锡管理咨询公司在其《亚洲银行:建立商业头脑》报告中指出,印度是一个成长中的市场,深具潜力。花旗银行和渣打银行发行的一半以上的信用卡和个人贷款业务在印度分部,每个业务都将可能转换成3000万至5000万的年利润。印度中央银行则表示,印度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总额占其贷款总额的10%,远低于标准普尔公司对中国不良贷款比例40%的估计值。 两次改革 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印度银行业并非天生丽质。同许多发展中国家一样,印度银行业也存在与生俱来的顽疾呆坏账。为了改善这一情况,印度政府在上世纪90年代决定进行银行业改革,从而掀开了该国金融市场新的一页。 改革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自1991年8月至1996年底,负责研究银行业的改革方案,第二阶段则由1997年开始至今,拟定改革方案分别由两个委员会制定,一个负责规划银行业的总体发展方向,针对解决国有银行的特殊地位及存在的问题,另一个专门研究国有银行的改革措施。印度政府参考了几个委员会的研究报告,最终采取了包括降低准备金等措施在内的多项建议,两个阶段的改革为银行业创造了较为宽松的经营环境,各类银行都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印度就在前不久上调了外资对国内私营银行的投资上限,而且近几年来,银行已经不再被要求按照政府指令以一定利率向农业领域放贷,正将重心转移到利润更高的消费信贷业务上。与此同时,当局也注意了在法制方面给予银行业更多的支持。印度最高法院2002年出台的《担保物权法》中曾规定,银行有权取消不良债务人对抵押物的赎回权,旨在帮助印度银行重组不良贷款。 当然,由于整体经济起步较晚,印度银行业仍存在诸多问题,银行制度结构仍然较为落后,这使其在面对恶劣外部经济环境时难免会受到牵连。 (稿件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朱周良、刘美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