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责息斯敏:谁为你的16年之过埋单?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4月09日 08:56 新浪财经 | |
西安杨森麾下另一支市场劲旅普瑞博思,其血案累累记录更甚于息斯敏,该药于2000年2月29日进入美国市场,不到5个月后便仓皇退市。 次年,《国外医学—药学分册》发表署名为刘晓梅、邓扬桥的《英国和法国分别禁用和限用西沙必利》文章。该文指出,截至2001年,世界范围内已有386例患者被怀疑应用西沙必利(普瑞博思的医学名)造成严重心律失常,其中125例因严重不良反应致死,另有50例患者因应用西沙必利后出现难以解释的猝死。该药已被迫撤出欧洲、加拿大等地市场。 近日来,各家媒体的频繁报道加剧了息斯敏这个抗过敏药贵族的没落。 烽烟的此起彼伏,终于引起国家药监局的重视。3月28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检测中心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分支机构搜集涉及该药不良反应的报告病例。 4月7日,国家药监局新闻处处长何女士称,对息斯敏的调查已近收尾,在最近两天药监局的网站上,将可见到官方的说法。 观察人士分析,息斯敏应不会重蹈当初PPA被封杀的覆辙,然而,即便药监局继续许可息斯敏的市场通行证,却无助于该药销售量下滑的趋势。此次各地媒体的狙击,无疑动摇了息斯敏在民众心目中的公信力。 在这场风波中,值得深思的是,在病者甚至部分医生不知晓该药不良反应的情况下,息斯敏于中国药场的16年江湖纵横,究竟该由谁来埋单? 修改说明书 一纸说明书的修改将息斯敏置于风潮浪尖。 2月13日,国家药监局批准西安杨森关于修改息斯敏说明书的申请,其中对适应症、剂量、适用人群等处作大幅改动。 在息斯敏的旧版说明书中,该药的适用症为“治疗常年性和季节性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慢性荨麻疹和其他过敏性反应的症状及体征”,服用者“每日最大剂量10毫克”(1片),并未限定适用人群。 说明书修订后,息斯敏仅能治疗“季节性过敏性鼻炎”,12岁以下儿童不在适用人群中出现,用量改为“每日3次,每次1片(3毫克)”,并明确“禁忌超剂量服用”。 西安杨森为新浪财经提供的情况说明认为,说明书更新并不足为奇,国内每年有上千个药品在修改说明书。但不容忽略的事实是,息斯敏被超过适用人群的病者,超使用范围、超剂量地使用了16年。 对于说明书改动原因,西安杨森称,生产企业应根据药品临床使用,对其使用方法进行持续改进。 与此相关的背景是,在国家不良药品检测中心2002年7月公布的“黑名单”中,息斯敏赫然上榜。 广州孙逸仙医院皮肤科医生尹若菲表示,其实媒体对息斯敏不良反应的炒作只是“炒冷饭”,国内各大医院早在几年前就很少使用该药,改用不良反应小的抗过敏药取而代之。尹女士就职的医院,附属于中山医科大学。 既然息斯敏的医院路径坎坷难行,那么药品唯有转走柜台通道。西安杨森此次将该药每片剂量由10毫克下降至3毫克,无疑可以消散知晓其不良反应病者的心中阴云,扩大销量以使厂家取得更多利润。 与药品剂量下降同时,息斯敏的售价却提升了16%,3毫克/片装新药每盒(30片)市场售价为17.5元。 现实的劲马疾蹄常与谋划者的原有意图南辕北辙。3月25日,继《东方早报》登载《息斯敏“毒性”不改逍遥药市》后,国内多数媒体均对息斯敏的不良反应进行追踪报道。 励小姐曾在太太药业任职六年,她认为这次息斯敏的媒体风波不会左右医学人士对该药的意见,而普通市民的信任度则会大大降低,直接受损的是息斯敏的柜台通道。 上海一些药店已对息斯敏事件作出反应,雷允上连锁总店于网上发布通知,对该药作退货处理,华氏大药房亦将息斯敏暂时撤柜。 不良反应 化学名为阿司咪唑的息斯敏,属于第二代抗组胺类处方药。1988年生产获批许可后,西安杨森一直是息斯敏在中国的独家生产厂商。 息斯敏与中国市场曾有过花好月圆的美好回忆。因该药服用方便(每日一片)、对中枢神经系统影响小,息斯敏迅速击溃抗组胺类“元老”扑尔敏,在中国占有极大市场。 龃龉却因息斯敏的不良反应被曝露而加大。《首都医药》2000年第6期称,在1991年与1992年,山东与河南的两家医院,曾先后报道了息斯敏导致药物性皮炎和诱发心绞痛的不良反应病例。 医药界对息斯敏药性的认识渐趋明晰后,2002年7月1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检测中心公布了第二期《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阿司咪唑在九种被视作有不良反应安全隐患的药品之列。 这份通报描述了两起阿司咪唑引起不良反应的典型病例:其一是一个十五岁的女孩,遵剂量服用阿司咪唑后,晕厥反复发作三天,最终发生“尖端扭转性室速”;另一是55岁的女性患者,在未超剂量服用阿司咪唑的情况下,十天反复晕厥四次,并有“尖端扭转性室速”的症状。 上海药品不良反应检测中心副主任杜文民向新浪财经解释称,“尖端扭转性室速”在心脏病中属“比较严重”类型,因为该症状极容易导致“心脏骤停”。 通报还指出,国家药品不良反应检测中心数据库中,阿司咪唑的可疑不良反应病例包括7例严重过敏性休克、5例心率失常。由于我国药品不良反应检测工作起步较晚,该数字明显“不够全面”。 据《东方早报》报道,世界卫生组织不良反应协作中心曾作统计,因服用阿司咪唑而导致心源性死亡或猝死患者,迄今已有25例。 1999年,Janssen(杨森)公司自愿在全球撤消阿司咪唑的销售,同年6月18日,息斯敏撤出美国市场。西安杨森副总裁沈如林向《新快报》记者表示,息斯敏在美国、比利时等国的退市因为“销量下降问题”。而《首都医药》的说法是,“据Janssen公司称,‘此举是由于该药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导致一列标签改变和不良反应警告的结果’。 西安杨森麾下另一支市场劲旅普瑞博思,其血案累累记录更甚于息斯敏,该药于2000年2月29日进入美国市场,不到5个月后便仓皇退市。 次年,《国外医学—药学分册》发表署名为刘晓梅、邓扬桥的《英国和法国分别禁用和限用西沙必利》文章。该文指出,截至2001年,世界范围内已有386例患者被怀疑应用西沙必利(普瑞博思的医学名)造成严重心律失常,其中125例因严重不良反应致死,另有50例患者因应用西沙必利后出现难以解释的猝死。该药已被迫撤出欧洲、加拿大等地市场。 谁来埋单? 1999年,息斯敏从美国市场退出时,西安杨森发言人表示,将从中国市场上回收该药。 2003年底,上海的多家医院却收到西安杨森的一份《关于阿司咪唑片拟修改说明书的提示》,称公司正在修改说明书,息斯敏将不再用于皮肤过敏治疗,而是只能治过敏性皮炎。 今年3月29日,西安杨森副总裁沈如林向媒体表示,公司没有将息斯敏从中国退市的打算。至此,西安杨森以强硬立场,终结5年前对息斯敏的召回承诺,揠苗助长了该药的顽强生命力。 同月,国家药监局新闻处处长何女士称,凡药品说明书作大幅改动,厂商应从市场召回旧包装产品,而截至目前,息斯敏还未见有召回迹象。 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临床药学与临床药理部主任黄仲义一语中的,他认为西安杨森将息斯敏由每片10毫克改为3毫克,厂家纯粹为了商业利润,他们不愿放弃该药在中国的市场。 据《东方早报》报道,息斯敏在中国的年最高销售额超过2亿元,即便去年,销售额依然约有1亿5千万元。新浪财经向西安杨森公关部王鹏求证时,王鹏对此数据未置可否。 西安杨森为利润生产出息斯敏后,该药经医院与药店两条渠道流经患者。而相当多药店卖息斯敏时并不要求买者出具医院处方,息斯敏的“处方药”身份很大程度上处于无监控状态。 对此,沈如林的解释是,中国药店在政策执行上存在“灰色地带”,生产厂商对药店如何经营无能为力。 在息斯敏事件中,相关部门的监管令人疑窦丛生。励小姐质疑了国家药监局介入该事件的调查程序,称应当先由监管部门调查“问题药”,媒体再追踪报道调查情况,但实情却是相反,媒体的介入惊动了监管部门。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检测体系的不完善,也在息斯敏事件中得以显露。1991年国内即有基层医院报道息斯敏的不良反应病例,次年,英国宣传媒体大量报道息斯敏引起心脏病的事件,而直至2002年,息斯敏的不良反应才被国家检测中心予以通报。 杜文民解释称,国家药品不良反应检测中心由卫生部转至药监局后,《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方才启动,通报中存在大量术语,因为“主要是给业内人看。” 由此看来,生产厂商未能正本清源(息斯敏具有不良反应)、部分药店的越堤冲动(不要求买者出具处方)、监管部门的开闸(在药店监管存在“灰色地带”)、预警系统的失灵(患者对不良反应的不知情),促成了息斯敏在中国市场的汪洋恣肆。 五年之前,息斯敏在美上演完美谢幕,那么,这位昔日全球抗组胺类药品的“一哥”,又何时走出中国的历史? 策划/王炜 文/聂道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