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差别准备金率制度将影响深远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4月07日 09:24 中国经济时报

  易宪容

  央行近日宣布,将从2004年4月25日起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及再贷款浮息制度。

  消息公布后,立即引起了国内外业界与媒体较大的反响,普遍认为央行“新政”向市
AC-尼尔森互联网调查 粉红女郎紧急招募!
中国网络通俗歌手大赛 用搜索登陆一个城市
场发出了温和的信贷紧缩信号。按照市场的反映,把存款准备金率与银行资本充足率结合起来调控市场信贷是一个创举。相对于贷币的总量控制来说,这种差别准备金率制度既可以起到对货币与信贷总量控制的功效,也可以发挥窗口指导的作用,从而体现了日渐成熟灵活的贷币调控智慧;也有人认为这项制度作为中国的一种“专利”,有一箭双雕之效,既管宏观调控,又管风险监管。

  同时,也有人认为执行差别准备金率制度的仅是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所占的市场份额不到20%),因此,该项制度尽管对在地方政府投资冲动的刺激下信贷盲目增长的城市商业影响较大,但对整个国内的信贷紧缩理论上的意义大于实质上的意义。而且新制度属于局部收紧的宏观调控,并非是对国内信贷高速增长治本的方式。可以预计,该项制度也未必能缓和银行信贷和投资增长的速度,预计央行下半年会透过调高利率解决这些问题。

  正是针对国内外媒体与市场的反映,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在3月31日召集部分在京金融学专家举行了座谈会。在会上,通过央行相关负责人的介绍与解释,差别准备金率制度的推出和再贷款浮动利息制度的实行,实际的意义与对未来中国经济影响可能会比一般人理解要深刻得多。

  首先,差别准备金率一般是国外的央行使用的一种调控货币数量的工具。它可以依存款种类、存款金额、银行规模和银行区位等标准来订定准备金率范围。但一般来说,这是央行极少使用的工具,因为,准备金率调整过于频繁,将使银行从事资产负债管理决策时容易导致强制性的过度影响。而这次推出的差别准备金率制度是从量的管制与质的管制两方面入手,从银行资产质量好坏来确定准备金率的高低,从而达到既进行货币宏观调控,又实行银行监督的目标。

  作为一种制度设计,这种制度推出后所导致的结果、产生的效应如何还有待观察。但作为一种制度创新,笔者认为是应该大树特树的事情。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金融制度的引进与移植从来没有停止过,但是这些制度移植过来后,多数会水土不服,效果不佳。何也?与国情、相应的制度生长条件不适应也。因此,如何根据国情,在现有的约束条件下进行金融制度创新,是中国金融改革得以顺利进行的关键。而差别准备金率制度创立,是这种金融制度创新的有益尝试。

  其次,从差别准备金率制度的内容来看,其旨意就在于既充分发挥货币政策工具调控市场的作用,又减弱这种工具对金融市场冲击;既做到信贷供应上量的控制又能实现质的改进。

  一般来说,存款准备金是限制金融机构信贷扩张和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及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资金。这种制度初始意义是保证银行资金的流动性,后来存款准备金率才演变成中央银行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之一。不过,在发达国家,由于基础货币控制得好,存款准备金制度在央行的货币政策操作中的地位江河日下,为了降低中介成本和减少金融机构费用,存款准备金率被降得较低甚至于零的水平上。

  但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由于控制基础货币的能力较弱,央行往往会通过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化来调整商业银行的流动性,从而使得各国不同的经济发展时期存款准备金率的差别很大。比如,智利,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的四年里,存款准备金率从平均水平50%降低到1980年12月的10%(活期存款)。

  在国内,面对着迅速增长银行信贷,2003年曾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一个百分点,当时银行信贷增长也有所回落,但2004年前两个月,无论是货币供应量还是金融机构各项贷款同比增速都出现回升,固定资产投资竟然增长53%。在这一背景下出台的差额准备金率,自然是一种创举。这既向市场传递了一种信贷适度紧缩的信号,也减少央行贷币政策对市场的强烈反应,确保了金融市场的稳定。更为重要的是,差别准备金率制度的推出及完善会对国内金融市场改革与实体经济产生深远的影响。

  因为,从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的内容来看,它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确定差别存款准备金率的主要依据。有金融机构资本充足率、金融机构不良贷款比率、金融机构内控机制状况、发生重大违规及风险情况、金融机构支付能力明显恶化及发生可能危害支付系统完全的风险情况。也就是说,存款准备金率完全与各商业的资产的质量、风险制度程度结合起来,对于那些资产负债状况良好的金融机构鼓励其资产扩张,对于那些资产钡债状况较差的金融机构扩张将受到限制。

  二是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的实施对象是存款类金融机构,并采取统一框架设计和分类标准。也就是说,尽管目前适用的金融机构不多,但从长期看,国内这类的金融机构都会纳入其范围内。

  三是确定差别存款准备金率的方法。根据资本充足率等指标对金融机构重量状况进行分类,并根据宏观调控的需要,在一定区间内设若干档次,确定各类金融机构所适用的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并建立及时校正机制,对资本充足率低于8%的金融机构,金融当局及时校正,要求补充资本金或实行兼并,甚至强制清算。

  这一条与美国的存款保险制度安排有不少相似处。根据《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改进法案》,存款保险费率是由银行风险等级确定。银行的风险等级标准有资本充足水平(分为资本相当充足、资本充足、资本不充足三级)、监管评级(分为A、B、C三级)。银行存款保险费高低是与反映其风险状况的资本充足率与监管评级挂钩的。银行资本充足率越高、监管评级越高,所需缴纳的存款保险费就越低,反之亦然。同时,对不同资本充足等级,提出了相应的及时校正机制,补充资本金、重组、清算等。

  四是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的操作。央行定期根据银监会统计的金融机构法人上年季度平均资本充足率和不良贷款比率等指标,对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进行调整。在个别金融机构出现重大违规、风险问题以及支付清算问题时,央行将会商银监会,及时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也就是说,自2004年4月25日起实行的差别存款准备金率,一则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幅度小,只有零点五个百点,二则执行的范围小,因此,这次存款准备金率调整肯定会涉及金融机构少,对金融机构体系流动性影响也较小。

  但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却不可小视。因为,在这种制度安排下,任何一家金融机构信贷的扩张程度不仅取决于整个宏观经济环境(金融的存款准备金率整体上的变化导致信贷的宽松与紧缩),也取决于金融机构本身的质素好坏,从而这种制度为金融企业改革提出明确的方向和可操作的标准,以及正向激励的动力。

  总之,央行设计的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试图从质与量、整体与部分、长期与短期上国内金融机构发展的扶优限劣机制。这种机制从短期来看,可能见效不会太大,但是从长期来说,其影响是不可低估的。加上再贷款浮动利息制度的推出,让国内银行改革迈出不小的一步。

  不过,在这种制度安排下,存款者的利益如何来保护,特别是国内银行完全商业化而失去国家担保之后,对存款人利益保护问题更是应提到议事日程。据悉,央行正在对存款保险制度安排作系统的研究与设计方案,但何时推出是不确定的。可以说,存款准备金率制度、银行资本充足率、存款保险制度三者是不可替代的。如果存款保险制度不确立,不仅国内金融机构的商业化运作难以成行,而且差别准备金率制度也无法真正落实。

  此外,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金融机构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随时都会发生,即由于实行高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信贷扩张的成本上升,这就使得它们更倾向于从事预期收益高风险高项目。同时,评级标准的确立、央行与银监会协调等都是在执行该制度时会碰到问题,如何化解就得看央行决策者的智慧了。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