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互联网周刊》新银行业专栏 > 正文
 
柜台后面的变革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4月03日 13:47 互联网周刊

  跨行转帐、香港受理、移 动POS、收取年费、发放外资参股双币卡……在国内银行大力推进、外资银行积极参与的频繁动作之下,银行卡已然成为我国银行经营发展的战略重点和新一轮竞争焦点

  日前从中国银联召开的2004年工作会议上刚刚传出信息,2003年银联基本实现了在地市级以上城市实现银行卡跨行通用的目标,全年实现银行卡跨行交易12亿笔,交易金额3805亿
AC-尼尔森互联网调查 粉红女郎紧急招募!
中国网络通俗歌手大赛 用搜索登陆一个城市
元,分别比2002年增长90.4%和112.2%。而几年后就要到来的2008年奥运会和2010年世博会,更会将我国银行卡产业推入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时期。

  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均GDP已超过1000美元,月收入相当300美元或以上人数已达6000万的国家,区区100万张信用卡的数额曾一直是一个让银行界感到羞辱的数字。不过情况正在改变。Visa国际组织亚太区副总裁兼中国区总经理熊安平表示:“中国卡市场的巨大潜力已经开始逐步释放出来。国际信用卡尤其是双币种信用卡已日益受到消费者青睐。发卡量和交易金额的逐步增加,正是人们用卡意识提高的表现。而另据Visa估计,从2004年开始,中国内地信用卡每年将获得80%至100%的增长,5年后发卡量可超过1000万张,相当于目前整个中国香港的发卡量。

   

  井喷下的隐忧

  不过在被熊安平视作全球信用卡发展潜力最大市场的中国,重复建设、恶性竞争、风险管理技术落后、社会征信体系缺乏……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已昭示出信用卡业务实际蕴含的较大信贷与市场风险。而更为严重的是,它很可能成为银行一块新的不良资产。因此在上月召开的全国银行工作会议上,银行最高监管机构——中国银监会,已经传递出要对去年各家银行出现的“信用卡热”浇浇冷水的信号。

  3月1日起央行宣布实施新的《银行卡跨行交易收益分配办法》,曾沸沸扬扬的刷卡费率之争终有定音。新办法不再规定收单机构收取的商户结算手续费比例,而只规定了发卡机构收益和银联网络服务费的比例——一般类型商户为交易额的0.7%和0.1%,而超市、加油、航空售票等类型的商户则比照一般类型商户减半。虽然在央行看来这已经是在很大程度上给予商家优惠,然而在商户之中却并未引发多大反响。因为其并未能够从根本上缓解矛盾,而是把收单方费率的难题又扔回给了原本就在峰巅浪尖上的银行和商户。

  而随着人们使用银行卡次数的“水涨船高”,银行卡犯罪也开始日益猖獗。据央行透露,我国目前每年银行卡案件涉及金额在1亿元左右,而所造成经济损失初步估计在3000万元左右,并呈上升趋势。万事达卡国际组织资深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经理冯炜权认为,磁条卡技术自身的缺陷已构成银行卡犯罪的主要因素。因为犯罪分子可以很容易地通过设备盗取磁条上的资料,再复制到新的卡片上。

  事实上国内一些商业银行已对此迅速做出反应,比如工行就在力排众议试点签名制不过一年半的时间后,又在2003年11月11日起恢复使用密码制—要求除牡丹国际贷记卡外,任何卡种通过POS机刷卡均需输入个人密码—令已一度平息的“签名与密码谁更安全”的争论再度成为业界焦点。而有些银行则加大对防盗侦测系统的投入,当单笔交易达一定金额以上时,将能在数秒内迅速通知持卡人交易信息。

  然而风险依然长期存在。在全球信用卡欺诈交易额已占到年总交易额1.5%的现在,国际上采取的主要应对措施是大力普及EMV的安全认证,磁条卡将逐渐被智能卡(即芯片卡或IC卡)所取代。然而对于我国6.13亿张磁条卡,最新消息是央行正在抓紧制订我国的EMV迁移总体规划,修订金融IC卡规则,普及智能卡的明确时间表还并没有确定。业内人士认为,这主要是由于一张IC卡的成本在40元人民币左右,成本较高,且目前国内一些POS、ATM机并不适应智能卡的技术要求,也需做出调整。而如此浩大的一个工程,自然还需稳步前行。此外,我国在信用卡立法方面还需进一步完善的声音最近也层出不穷,因为我国信用卡立法目前还是空白,且《银行卡管理条例》更迟迟不能出台。而曾是伪卡集团肆虐地区的我国台湾,其信用卡伪卡盗刷损失率已从最高峰时期的平均万分之四十降至现在的万分之二十上下,关键原因之一就是相关法律的完善。

   

  发卡心态微妙

  发卡量和刷卡量的巨大反差向来是令银行头痛的一大难题。为此银行们一方面不断发行新卡并通过各种创新业务、营销手段来巩固已有地盘,卡位新市场,另一方面又开始试图通过收费等手段解决大量睡眠卡的存在问题。

  2003年底,中国银联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厦门5个试点城市开通银行卡跨行转帐业务,入网机构包括28家全国性商业银行的分行及5家城市商业银行;同时银联还在全国大部分主要城市开展起移 动POS业务,布放移 动POS机近5000台,发展商户2000多家。1月18日,央行宣布自当月18日起,首批30余家内地银行的“银联”标志人民币卡可在中国香港的4000多家特约商户刷卡消费,及1100台ATM机上提取港币现金。在推销该业务时,中国银联把不收取外币兑换费作为一大宣传重点,因为国际卡组织Visa和Master对此类服务一般要收取1%左右的外币兑换费。这项新业务的被批准犹如打开了一个巨大的资金水龙头,据中国香港政府估计,一年所产生消费额将达400亿港元。

  此外,各银行发行新卡的工作更是从未停止。就连从未有银行卡业务的中国农行,也推出真正意义上的信用卡产品—金穗信用卡(贷记卡),吹响了自己挺进信用卡市场的号角;而深发展、广发、中信、光大、民生五家中小银行甚至已意欲结联盟以扫清发卡障碍。同时更引人注意的则是银行卡正进入日益深入个性化时代。光大银行发行阳光国际旅行卡,方便短期出国需求;上海银行推出中国移 动VIP申卡,宣称为中国第一张用户无风险信用卡;民生银行则开发出国内首张房产联名卡—民生中广安居卡,将借记卡和房产业务整合在一起;而招商银行推出了面积比普通信用卡小43%、可用作耳环、钥匙扣或项坠的国内首款迷你信用卡—VISA MINI。

  另一方面,备受关注的银行服务收费也从银行卡这里“开了张”。3月18日起,农行、交行、工行相继开征借记卡年费,银行卡收费似成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对此银行的解释是对借记卡收取年费,将有利于国民对手中的银行卡重新整理组合,对一些不用的卡片进行整理,从而将目前睡眠卡量减低至少20%;同时有助于加速借记卡功能的开发,让银行卡这一电子支付工具拥有更多的理财功能。不过尽管工行牡丹灵通卡年费标准已经公示,目前在上海仍享受“推广期”的免费待遇,从而明显表露出工行在借记卡年费问题上的犹豫不决;而招商银行及一些中小股份制银行更明确表示不会收取借记卡年费。

  在眼下低息竞争的时代,存贷款利差越来越小已是大势所趋,美国花旗银行信用卡收费业务的丰厚收入就已占到其全部利润的1/3。国内银行业却为何似乎“有钱不敢赚”?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银行界人士表示,这是因为美国花旗银行的收费标准是“算”出来的,其不仅有成本意识,还通过收费来确定银行的服务定位。而国内的绝大多数商业银行市场化程度还不是很高,连全成本核算都实现不了,收费服务的定价依据更无从谈起。按照最起码的商业规律,银行收费要在成本和利润之间寻求契合点。然而央行划出的利润边界是否符合各家商业银行的投入产出和利润标准还有待于实践检验;且我国目前基本上还没有哪家银行能够算出具体某项服务的成本是多少,因此其收费标准目前更多是考虑市场的接受程度而不是成本,且在相当长时间内都将只能处于一种摸索状态,因为在没有过得硬的特色服务的情况下,如果收费标准定高了,客户必定大量流失。银行卡收费对于银行来说,是一把双刃剑。

   

  中外同台竞争

  按照花旗环球金融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黄益平博士的预计,2006年中国银行业对外资全面开放以后,信用卡将是中外资银行最早发生激烈竞争的一个领域。

  而事实上,几乎所有的外资银行都已在敦促中国尽快开放信用卡市场。渣打、东亚银行、美国国际集团以及摩根斯坦利等正在计划“卡位”中国,已先后向中国银监会就发行外币信用卡提出申请。今年1月,汇丰与上海银行发行了美元单币种的“申卡”,标志着已由原来的战略性合作向更趋紧密的业务领域深入。而2月17日花旗更与浦发合作发行联名卡,迈出了整个中国信用卡市场开放的一大步。因为它是中国首张由外资银行提供管理与技术,并获批打上外国品牌的双币信用卡。

  按照现行的《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即使零售业务全面放开,外资银行仍须先有5年或以上的人民币信用卡经营记录才能进一步开办外币信用卡业务。而这自然将是困扰外资银行发卡的“瓶颈”所在。然而金融街赖以生存的是出售想象力,外资银行的大佬们早已深谙政策规避的诀窍所在。两家银行均采取股权合作的方式成功得到央行和银监会的发卡批准,并在卡上印上了自己的LOGO。而对于花旗而言,其真正的突破还在于能够参与管理浦发银行信用卡中心—一个信用卡合资公司的雏形;并使该中心得到批准进行独立核算—而此前中资银行中只有工商银行的信用卡中心是独立核算,其它银行的信用卡中心都只是一个隶属部门。按照花旗的计划,该信用卡中心将用两年左右时间实现盈利。

  尽管花旗和浦发合作发行的联名卡让人觉得似乎亮点太少,没什么特别,但进入一个新兴市场前半年动静不大,先尝试一番再大举扩张,早已是花旗的一贯风格且很少失败。且两张银行卡均可利用花旗或汇丰的网络在全球通用,并通过VISA国际组织清算。而花旗双币卡180元和360元的年费,更令外资商业银行骨子里追求利润的秉性显露无疑。让花旗敢于这么做的原因除对自己成熟系统及优质服务的自信外,其实还在于外资卡的专业—它不见得看重发卡数或持卡份额,而是始终以盈利为主要目标。与国内卡前3~5年亏损不同的是,由于花旗的卡交由新加坡亚太区数据中心处理,节省了前期昂贵的系统投资,因此或许还会提前盈利。世界一流信用卡现身中国市场,在给中国银行业带来巨大正面冲击的同时,却也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示范与培育市场的作用。

   李晓蕾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