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经济的困局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3月24日 14:09 21世纪经济报道 | |||||||||
读者转来一篇长文,是四位经济学者联袂之作,起势磅礴,从古越秦汉说起,穿插统计数字不计其数,洋洋近两万言,主旨是如何拯救香港今天的经济。但我搜索一下,发现通篇完全没有提及“联系汇率”、“福利”、“地价”、“财政赤字”、“减薪”或“减价”的问题,而“通货紧缩”也只是一句带过,我便思忖:只字不提关键点,要分析得有见地,可能性很小。
理解经济现象,分析经济走势,必须从制度和约束条件着手,才能得到有意义的观点和线索。光是搬字过纸,罗列宏观经济数据,用“去年同期”、“前年同期”的数据横比竖比,就算长篇大论,也只是“用事实解释事实”,永远弄不清楚哪些是因,哪些是果。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逞论对症下药? 联系汇率的制约 香港今天的经济困境,是由几个并发因素造成的。首先是港英政府遗留下来的“联系汇率”机制。香港实行的“联系汇率”,不是其他国家的“外汇管制政策”,而是“港币的发行机制”。香港三大发钞银行每储备1美元,就发行7.8港元。港元实际是美元的代币,在香港流通的实际是美元。也就是说,香港政府不具备控制货币总量的酌情权。 这样做的好处,是免除了政府滥发货币、用所谓“货币政策”来调节经济的机会。毕竟“弗里德曼警钟”应该长鸣——通货膨胀的压力总是存在的,政府总有利用通货膨胀来“暗中征税”和“粉饰繁荣”的冲动。港英政府在1983年的汇率危机中决定采用“联系汇率”机制,无形中将港元的发钞权给了美国的格林斯潘,算是两害取其轻的做法。 但问题是,一旦美国发生通货膨胀,那么香港也会“引进”通货膨胀;一旦美国发生通货紧缩,那么香港也会“引进”通货紧缩,而今天香港的经济困难——物业价值暴跌、负资产人士大增、裁员减薪、消费疲弱、利率贴近零——恰好就是“通货紧缩”的综合症状!遗憾的是,在“联系汇率”的制约下,香港政府不可能靠调节货币总量来舒缓困难。 通货紧缩的症状 什么是“通货紧缩”?通货紧缩就是货币流通总量“意外大减”。一旦发生了意料之外的货币收缩,经济生活中的“相对价格关系”就会发生紊乱,通货紧缩的症状就会迸发。例如,某人原先月挣三千,供楼、伙食和娱乐各花一千。设想现在发生通货紧缩,全社会的货币总量意外地减少一半。如果各行各业都步调一致地减价一半,那么生活本来可以照常。但问题是谁也不愿率先减价! 通货紧缩造成的困难,就是“全民一致减价”的困难。细说起来,这个困难有三层。一是心理接受的困难,要减薪减价,面子上过不去。二是获取信息的困难,人们由于无法判断到底是自己时运不济,还是整个社会都面临通货紧缩,所以要过一段时间才肯认命。三是许多长期合约,例如银行的按揭合约、长期订单、工资合约、福利承诺等,都明文约定了固定的货币金额,几乎无法推倒重写。 大量“负资产人士”就是这样产生的。所谓的“负资产人士”,绝大部分是勤勤恳恳的中产阶级,他们为什么会忽然变得资不低债呢?背后的原因,是“通货紧缩”。须知道,“通货紧缩”与“通货膨胀”,会造成截然相反的财富效应。 假如发生“通货膨胀”,即社会货币总量处于增长阶段,那么最走运的就是早期借钱买楼的人,他们得到了越来越“值钱”的楼房,而只需偿还固定数额的货币;相反,假如发生“通货紧缩”,即社会货币总量处于萎缩阶段,那么最倒霉的也是当初借钱买楼的人,他们必须偿还固定数额的货币,而得到的却是越来越“不值钱”的楼房。 同样,银行的利率接近零,主要根源也是“通货紧缩”。银行的业务是借钱和还钱,而不是借物和还物;银行结算都是以“货币”为单位,而不是以“实物”为单位的。所以,随着货币总量不断减少,“今年借多少,明年就要还多少”的难度必然大增。假如货币总量明年减少三分一,那么“货币利率”就很可能是负的。 从高地价到财政赤字 香港经济困境的另一方面原因,是港英政府遗留下来的“高地价、高福利”政策。香港政府的库房,很大一笔收入来自卖地。打开香港地图,会发现空地很多,已开发的却很少。香港的地价极高,政府通过捏紧卖地量,无形中向香港市民收取了很高的“间接税”。 政府的这些收入,都用到庞大的财政支出项目上去了。古往今来,政府机构和社会福利都是容易膨胀,而极难收缩的。在经历“通货紧缩”的时期,由于政府的卖地收入和税收大大减少,而财政支出则居高不下,所以很容易出现财政赤字,而这已经是事实了。接下来,财政赤字难免会侵蚀外汇储备,令本来兑换自如的“联系汇率”机制受到冲击,这是隐患。 减价才能走出困局 在一个实行“联系汇率”的地区,如果遇到“通货紧缩”,就只剩两条出路:一是拆除“联系汇率”,让货币贬值,从而使全社会的物价水平统一自动下调(以后有机会再说明我为什么很不赞成这个选择,认为“联系汇率”应该死守);另一条出路就是鼓励各行各业自行“减价”:消费品物价要减,楼价和房租要减,工资水平要减,政府派发的福利也要减。 但在真实世界里,减价比想象中难得多。而且,不同的项目,减价的难度也不同。易腐消费品最容易减价,耐用品减价要难一点;房租比较容易减,而楼价比较难。私营企业的工资比较难减,而公务员的工资和政府派发的福利,要减就难于上青天。至于跟银行签订的抵押贷款合同,则是“死契”,没有听说可以中途减价的。 用两千字篇幅,只能说清楚一个问题,即香港经济的困局是:在“联系汇率”下,遇到了“通货紧缩”,所以全社会要经受“减价”的痛苦。既看清楚“减价”的重要,又明白“减价”的困难,就不会轻易提出或相信各种不够切题的“拯救药方”了。 《21世纪经济报道》2002年1月2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