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寻心灵之灯(图)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3月23日 11:06 《新世纪》杂志 | |||||||||
灯,已不再仅仅是实用品和摆饰物,它营造了一种氛围和意境,空灵镌永,千奇万变。灯光赋予空间的意境,就像音乐一样,传递出不同的氛围和情感,是喜怒哀乐,还是激情和柔意。也许都是,也许都不是,一切就这样和谐而又独特地存在。 她叫顾荣,高挑、颀长,样子有些中国式的古典,又兼具西方式的娇艳。
与顾荣坐在同里“大元空间”的沙发上,她最喜欢谈的,是灯! 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毕业的顾荣,在扬州当了一阵子老师后,突然辞职来到北京,与丈夫在圆明园画家村呆了3年。此后,在许多无法解释又无法预估的情势下,他们走出那个“世外桃源”,走出了那段清晨看日出,傍晚看夕阳的岁月。开始从事以灯饰为主的家居装饰设计。 这一年,是1996年。 那时,中国人已从“富起来”的状态下走出,开始摒弃暴发户似的审美,萌动了寻求个性与独特性的装饰需求。 不能说此时的顾荣已触摸到这种时代的律动,她只是出于自身的艺术感悟,出于对传统家饰的情感颠覆,把目光投向家居中最打动人又最容易被忽略的——灯。 反复选择了多种材质,顾荣终于被“纸”打动。 回想起来,是一次与丈夫逛街时的偶遇,他们看见了出自台湾一种极富质感的纸。顾荣怎样地被这张纸打动,它的层次、它的厚度、它的韧劲、它的透光性、它的立体感,一切构成了丰富的表现形式。 把它做成一盏灯吧。顾荣相信这一定是超凡脱俗的一盏灯。 这盏灯后,顾荣一发而不可收。丈夫大元负责设计,顾荣四处搜寻属于她的那张“纸”。她不懈地“淘”着,不放过每一张“有感觉”的纸。 他们先后做出了充满灵性的灯。有的简朴粗犷,有的高贵典雅,有的豪华艳丽...... 有朋友来到顾荣家中,看到那些震惊四座的灯饰,不由分说非要拿走。顾荣也藉此领悟到受众的需求。 很快,她与丈夫建立了灯饰厂。顾荣说,当初做灯时,我们没有丝毫的商品意识,只是自我欣赏。没想到做出来人见人爱,才萌发了将其创造出来带给别人的想法。有些艺术家只生活在自己的艺术天地里,我们却幸运地被受众认同,从此不断地在生活中寻找美、感受美、创造美。通过我们的每一盏灯,这种艺术感悟被带到千家万户。 从自己做灯自己摆饰,到创造出灯艺带给他人,再到被请上门,为一个个家庭量身订做,设计那属于家中灵魂的灯饰,顾荣感到极大的满足。她每到一家,总是先与主人充分聊天,了解他们的喜好和品味,再深层次地探究他们的梦想和宿愿。她期望自己的灯,不仅与他们的品味相契合,更能实现他们的梦想。 灯,在顾荣手中已不再仅仅是实用品和摆饰物,它营造了一种氛围和意境,空灵镌永,千奇万变。 她摹想着这样的情景:当夜幕降临,星星点点的灯光,像花儿一样纷纷开放,耳畔仿佛传来悠远的乐曲,那只是光影在流动中的奏鸣,灯光赋予空间的意境,就像音乐一样,传递出不同的氛围和情感,是喜怒哀乐,还是激情和柔意。也许都是,也许都不是,一切就这样和谐而又独特地存在。 正是为了这种创造,顾荣坚持自己的灯全用手工制作。有些粗糙充满返朴归真感的铁条做筋骨,满带张力又变幻万千的纸质做形材,一盏盏灯从顾荣手中走向市场,走向国内外。 有人劝顾荣可以尝试大批量生产:只要设计新颖,肯定有市场。 顾荣不为所动,她认为:大工业批量生产,肯定有更多更大的利润回报,却丢掉了自己所追求的东西,恰恰这种追求才是十分可贵的。 顾荣的丈夫大元也认为:许多东西丢掉,是在不知不觉间的,等你意识到,再去找回来,可就真没有那么容易了。 说这话时,他们两人都显得异样地平和与从容。可设计和制作一盏盏灯时,他们又那般地投入与动情。 他们说:“每当我们走进店里和家门,第一件事就是去触摸一个个小小的开关,随着一盏盏灯的亮起,我们的内心也找到了最终的归依。人们经历了多种变迁的心绪,最终也凝结成为这最原质的表情和情感。我们沐浴在变幻的光影中,抚慰风尘中的心灵,挥抹去黑夜的孤寂和伤感。和家人、友人、爱人、享受片片温情。我们真的无法离开光生活。而一盏静静伫立的灯,用自己美丽的形式和光色,成全了一室的浪漫,这正是我们真正所需要的,这也大概就是灯最打动人的地方。” 顾荣评判道:目前国内的室内照明设计,灯具的选择和运用,已由过去仅注重单光层的照明过渡到追求多光源、多效果的要求。人们已经不满足于简单的照明和亮度,进而要追求光影的交化,色彩的变幻。人们已经开始用情感,用心灵去选择能触动我们内心的灯。因为他们明白只有在灯光中才能与我们的居住空间、让我们的身体和心灵亲密的融为一体。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顾荣一直坚持着,使她的灯艺成为中国现代最早的纸质灯“鼻祖”。 顾荣是用心灵、情感,用各种材料和色彩,创造出一种感觉,使灯的形式超越固有的物质形态,成为蕴含着某种人文精神的艺术视感载体和情感的化身。用不同凡响的造型为人们对未来的幻想暗示一个虚拟的空间,这是属于她内心无法比拟的宏阔空间。 顾荣总是充满感情色彩描述着她的纸质灯:当色彩遇见光线之后,她会变得多么奇妙,它会和周围的环境产生一种能量。使我们色彩的饱和度更加丰满、立体。使整个空间充溢着一种流动的情绪,让每个人身临其境。在灯光笼罩之下的人们,都在充分的体味和表达出属于自己的情感与心境。我创造的不是一盏盏有形、有色的光影,而是我们的情怀和心灵。 如今,来找顾荣寻灯的人很多,从古老的摩梭族群中走向世界的杨二车娜姆,把顾荣做的一盏充满中国风情的大红宫灯视为至宝;一位瑞士女孩,回国之前找顾荣挑了十几个灯,在店中就打包直接运往机场;还有为情侣选礼物的男孩女孩,为装饰而选灯的夫妻...... 顾荣对时代需求的律动,从此是自主而又自由地把握。 一个更有意境的空间艺术,开始延续他们的思维。心灵之灯,家的灵魂,又被囊括进更宽泛而又更具内容的追求之中。 顾荣,一个兼具了东西方女性之美的艺术创造者。 文/王哲 摄影/张新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