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新闻视点) 过敏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2月26日 06:14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

  国资委开了个工作会,虽然只字不提国有股减持和全流通的问题,但市场还是做出了过敏的反应,近三天两市股指已经下挫逾4%。而前一阵市场传得有鼻子有眼的一些国有股减持概念股,三天来也遭到投资者的抛售。

  市场对国有股问题的过敏,已经有两年多的时间。本以为两年多的痛苦和磨练能够让投资者在国有股的问题上表现得更无畏一些,可事实是,投资者的心态依然很脆弱。尽管前不久
国务院发布的《意见》中提到,稳步解决目前上市公司股份中尚不能上市流通股份的流通问题。在解决这一问题时要尊重市场规律,有利于市场的稳定和发展,切实保护投资者特别是公众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但这些规定究竟能否成为公众投资者的尚方宝剑,看来很多投资者心里还没有底。

  似乎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在具体的国有股减持办法出台之前,投资者对国有股问题总会反应过敏。两年多时间里,国有股问题被多次提起,并且每一次都促成大盘的调整。而有些机构更是散布关于国有股的各种小道消息,引起市场兴奋或恐慌,从而给自己牟利。一般的公众投资者,在市场上只能处在弱势地位,除了反应过敏,似乎没有更好的出路。

  都说市场永远是对的,其实也不尽然。因为在没有利空的日子里,市场照样会受到各种利空传闻的袭击,从而做出过度的反应。关于国有股减持和流通的种种不确定性,这是造成许多投资者反应过敏的真正原因。试想,当一个人对明天的事情完全没有把握的时候,他还敢去投资吗?

  再回到市场来看,近期在核心资产股调整之际,各种传闻不绝于耳,并引发各种概念炒作的风潮,就连国有股减持,也硬是传出了许多利好的版本,在这样混乱的信息下,投资者的神经都绷得紧紧的,很多时候就出现了草木皆兵自己吓自己的状况。

  一味责怪投资者反应过敏是于事无补的,管理层在关键的时刻就是应该说话,把事情的进展告诉投资者。透明度增强了,传闻也就没有了生存的土壤,媒体的捕风捉影也就没有市场,毕竟,谣言止于智者嘛。上海证券报少业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