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央行现在无需加息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2月26日 01:04 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系主任赵锡军认为应该综合分析通货膨胀的表现。“只有通货膨胀确实成为一个事实,央行才会迫不得已用加息的方法来缓解通货膨胀的压力,但现在我还看不出来央行需要加息。”赵锡军说。

  赵锡军说:“从去年下半年之后,无论是从消费品的价格,或者是生产资料方面,都能感觉到通货膨胀的压力。通货膨胀的苗头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消费品价格上涨
幅度大,另一方面主要表现在货币供给加速。”

  他认为,中国的经济如果健康地发展,那么价格上涨是正常经济发展的表现,不能称其为通货膨胀的表现,相反还能拉动经济。但是,目前的问题是,有不少企业投机炒作,利用银行贷款购买大量的生产资料,造成生产资料的囤积,等到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之后,才抛售而获取盈利,因此加剧了供求的紧张关系,还有就是造成银行下发的贷款变为不正常交易,由此反而可能会造成通货膨胀。这两种情况控制得不好,都有可能要面临通货膨胀的压力。

  赵锡军称,缓解这种压力的方法还是要从根本的市场体系和市场环境出发,市场体制的不完善和法制的欠缺仍然是影响市场发展、造成市场波动的重要因素。再则,今年2月初中国银监会要求全国金融机构针对钢铁、电解铝、水泥、房地产、汽车等五大行业的贷款情况进行专项检查。能尽快制止某些企业的盲目投资,这些都会对制止通货膨胀产生效果。

  目前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的通胀迹象已经比较明显,现在关键是看央行是否能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调控。如果在未来几个月,居民消费指数和投资继续快速增长,央行很可能进行8年来的首次加息。

  经济学家情报研究所近日发表了2004年《中国展望》国别报告。报告认为,虽然目前中国政府大力支持粮食生产,但农产品价格的压力看来短期内难以消除。然而,政府放缓投资及信贷增长的努力将使通货膨胀的其他因素降温。最终结果,虽然2004年通货膨胀预期将会上升,但不会维持很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预计在2004至2005年分别上升3%和2%左右。

  《国际金融报》 (2004年02月26日 第二版)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