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泊溪
一、扩大内需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
近年来,我国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取得了一定成效,使经济得以持续保持较快速度增长。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起了重要作用,同时为提高居民消费能
力、扩大居民消费需求也采取了措施,如提高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和城镇低收入居民基本生活费标准,大力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努力减轻农民负担,大力发展服务业等,有助于推动消费需求持续增长。
实现2002年的经济增长目标总需求拉动的情况。消费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但也受到一定抑制不能期望过高,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长速度减慢,可是我国进出口增势良好,但进口与出口相抵的净出口估计不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限。因此,投资的增长对2002年我国经济增长起重要作用,而投资增长主要靠政策因素,尚未形成良性的需求持续增长态势,我国现阶段经济增长主要受到需求约束,所以说启动内需仍是2003年以及今后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
2001年、2002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保持高速增长,成为支持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之一,但是由于投资体制不健全,促进投资正常增长的体系尚不完善,投资增长主要靠国家国债项目投资拉动,投资稳定增长的内在机制还没有形成,投资增长缺乏持久动力。“三农”问题解决还需要一个过程,保持农村消费市场稳定增长的难度进一步加大;城镇就业压力仍然突出,城镇低收入人群体呈扩大趋势。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教育、医疗保险制度等改革措施的相继出台,使居民消费预期支出增加,储蓄倾向上升,限制了即期消费增长。尽管这些都给扩大内需带来难度,可是扩大内需是政策选择要考虑的重要方面,而且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性启动
我国经济发展的第二步战略目标是2000年国民生产总比1980年翻两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这个目标已经实现。从新世纪我国开始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历程即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水平,这是很宏伟的目标。近期中央又把这五十年分成三个阶段,在这期间人民生活目标怎么体现是重要的战略选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战略转变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关注人民生活,第一步到温饱;第二步到小康,这个战略转变有重要意义,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从人类生活发展阶段来看,大体上经历了贫寒、温饱、小康、富裕四个阶段。小康是对人们生活的一种描述,是一个过程、是一个生活发展阶段,这一阶段处于温饱和富裕之间。我们的第二步战略目标所达到的只是小康阶段的起点标准,从小康的起点标准进入富裕阶段,中间还需要经历一段比较长的时间。
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从人民生活——最终需求的角度启动中国经济,建立长期支持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同时,必须要有相应的政策,如收入分配政策、消费政策、消费信贷政策等的支持。
现以房地产为例,根据亚行驻中国代表处首席经济学家汤敏博士的研究,2001年,全国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6245亿元,比上年新增1261亿元,综合考虑直接和间接因素,在2001年7.3%的经济增长中,来自房地产的贡献率达1.6个百分点,占当年经济增长率的22%。所以取得这样的成绩是基于住房的商品化、市场化,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成为推动房地产发展的主要力量,要进一步推动住房产业发展必须加快住宅金融创新步伐。如通过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推进住房贷款二级市场的发展;在完善新房抵押贷款政策的基础上,推动二手房市场抵押贷款业务的开展;采取房贷利息冲抵所得税,养老金、公积金融通等手段,鼓励居民购房置业以扩大内需。
三、调整财政政策支持改革和发展
积极财政政策,如果从一般意义上来理解,一直都是存在的,是根据经济周期波动的情况,短期调整总需求的政策,都是从积极的意义上发挥作用,从这个角度来看,似乎没有什么淡出的问题。近年所提的积极财政政策实际上是适度扩张的财政政策,它与发行国债拉动经济增长是相关联的,从这个意义来说,似乎有“积极财政政策的淡出”问题。从这两年经济运行的情况来看,所谓“积极财政政策立即淡出”有难度,根据经济运行情况“相机抉择”,调整财政政策的作用方向和作用力度,发挥财政政策作为短期宏观调控政策的功能可能是适宜的选择。
四、推进金融改革,强化货币政策
在近几年我国经济发展中更多强调和和关注的是积极财政政策的作用,这可能与我国有执行积极财政政策的相关经验有关,也与中国改革的程度有关。其实货币政策和金融改革同样重要。在我国储蓄主体以居民为主,企业负债率普遍较高,四大商业银行都是国有的,这些情况使得金融活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很大,货币政策的松与紧直接关系我国经济运行的态势。从经济发展需要来看,推进金融改革强化货币政策是非常重要的,要形成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机制,市场是基础,良好的金融环境和适宜的货币政策是前提。
目前,非国有经济投资在全社会投资中的份额已经超过国有经济,其对金融投资增长的贡献率逐步提高,尽管积极财政政策带来的国债投资使国有经济在全社会投资中的比重曾有小幅度回升,但未能扭转下降趋势。非国有经济增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国有经济发展不快给非国有经济的发展留出了空间,国有经济的非国有化推进加大了非国有经济的实力,同时,战略的推动和法律上的支持促进了非国有经济的发展。
国有经济仍占有我国的大部分资源和资金,非国有经济融资渠道不畅,金融政策对非国有经济存有不平等待遇,金融改革应该为不同类型的企业、不同规模的企业、不同所有制的企业创造平等的金融环境,中国资源配置的水平才有可能提高。
近年来从物价水平下降,全球经济增速减缓,支持经济增长的动力需加强等经济运行的态势看,货币政策显得偏紧。年中以来,货币供应量M0、M1和M2增幅提高。从今年以来的变化趋势看,M0的增速在波动地缓慢回升,M1的增速有所回升,M2增速则变动不大。贷款的力度略有增大,总的看货币政策有点松动,金融运行情况稍有改善。应根据经济运行情况不断把握货币政策的调控力度并与财政政策配合促进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五、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是在市场中形成和发展的,不是政府指定的,但国家的战略引导和政策支持也发挥重要作用。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长期支持国民经济增长的产业往往是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产业。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之后,开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些新的经济增长点是为了满足新的消费需求的产业,有的是为了抓住机遇创造需求的产业。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的发展和机会既要考虑本国的需求(这是基本的)又要考虑世界的需求,从两个角度抓住机遇满足和创造需求。从制造业来看既有国内消费结构升级所带动的制造业又有国际分工形成的制造业。同时应关注住宅、生命健康、服务业和文化产业。
六、推进改革完善相关政策体系
党的十六大为新阶段改革指出方向,2003年新一届政府也会对经济改革和发展做全面的部署,预计2003年会是改革全面推进的年份。
政府经济职能的转变是2003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也与兑现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有关,本项工作2002年已经开始,法规制度的清理和政策透明化进程已经开始,在2003年需要有实质性推进,特别是在减少行政审批为不同所有制企业创造平等的竞争环境上。
企业改革特别是国企改革,依然是关系到中国经济今后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近几年国有企业改革仍在向前推进,破产重组步伐加快、减员增效进展明显,电信、电力、民航等垄断行业改革也有了一定进展,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设逐步走向规范,在制度创新上已做了有益的探索。进入2003年国企改革的形势越来越紧迫,改革步伐会加快。党的十六大决议将使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从国企改革的理论上进行提升,有利于推动一些行业调整,垄断行业改革可能会有大的进展,国有资产战略重组可能会出现新的局面。为培育中国的跨国公司在体制上可能会有大的突破,同时社会保障的改革步伐要加快。
2002年中国人民银行出台了一些重要的政策,如开始着手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为了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央行松动了政策,允许新增地方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建立小型企业投资公司。配合反贪污央行成立“反洗钱处”等等。2003年需要在推进的是加速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减少银行呆坏帐支持金融创新促进经济发展以及降低金融业风险上有突破性进展。
在财政改革上将会有重要推进,企业所得税、增值税、个人所得税的改革在2002年已进行准备,2003年有望出台,具体进展要根据相关条件和基础性工作进展的情况。如个人所得税等改为综合税制,建立个人税务号码和相应的信息及信用系统。
七、在政策措施中关注解决社会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开放的深入,深层次问题的解决关系到利益分配格局的变化。中国渐近式改革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在总结渐近式改革成就的同时应关注渐近式改革的特点。在改革初期,基于解决生产力增加经济活力的改革,人民特别是农民普遍受益;改革开放带来了经济的大发展,同时带来了收入差距的扩大;地区原有的不平衡在新形势下形成地区差距问题,长期存在的二元结构使城乡差距相当突出;农村大量劳动力需要转移,新生劳动力需要就业而减员增效,又使一些工人下岗,使就业形势变得严峻。这些问题集中的地区甚至可能出现群体性的突发事件,值得认真关注。
当前社会问题出现的特点有三,一是社会问题的产生一方面是因部分人群生活困难确实存在,但更多是因为差距扩大,特别是不合法不合理形成的收入差距扩大;二是社会保障不健全,遇到困难的劳动者难以得到基本生活保障;三是渐近式改革到现阶段,进入难度较大的攻坚阶段,有些改革对国家的未来有利却影响现有居民的利益,如医疗改革、教育改革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居民的负担,退休养老与原有的国家都包下来比保障程度下降。有的企业特别是大企业改制上市造成上市部分和存续部分收入差距迅速扩大,如果处理不当,群体性事件出现的可能性就大,可是如果我们能正视和正确处理这些社会问题,社会矛盾是可能化解的。
八、2003年是我国完善经济发展政策体系的新开端
近年我国经济出现了若干具有中长期意义的变化,这些变化对中国经济产生重要影响,而且对政策调整提出了要求。这些影响在上述的政策选择中已经涉及到,但需要说明的是这些因素的影响要在今后几年中发挥作用,而不仅是2003年。
一是:通过市场形成了支持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提升的产业,主要是信息产业(装备业与服务业)住宅业、医药业、汽车业、服务业对中国经济发展可能起重要的支持作用。政策的调整方向是如何有利于为这些产业的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
二是:连续几年的积极财政政策的带动使我国基础设施的发展很快,有利于企业扩大资源配置的空间,改善了我国经济发展的环境。
三是: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基于国际分工的甚至于由跨国公司主导的制造业在我国发展很快,逐步形成着世界制造业中心,在经济增长和出口中发挥重要作用。如何借鉴这些制造业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我国制造业的整体水平,并发展我国的自主知识产权都是相当重要的事情,需要政策的引导。
四是:国有企业的改革,在改制、改造和加强管理方面取得了成效,在从一般性竞争性企业退出方面,有些进展较大的成功案例开始进入良性循环。民营企业发展有新的突破,有些已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对中国经济发展作用正在持续增大。但发展是不平衡的,东南沿海几个省进展快,如何在全国范围内推进,需要战略、制度和政策引导。
五是:金融改革有所松动,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有望出台,对垄断性产业,如电力、电信等行业的改革经过几年来的努力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推进过程中的政策引导也急需出台。
六是:加入世贸组织之后,政府经济职能和管理体制的改革推行加快,规范行业行政审批制度,缩小审批范围的改革正在进行。但政策透明度方面的进展还跟不上需要。
七是:有望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产业由于政策限制或是战略引导不利而发展受到限制。如教育产业,我国出国留学生的年龄愈来愈小,每年因出国留学而流出的费用据估计约有数百亿美元之多,但我国教育产业的发展却跟不上需要。
八是: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过程中,旧体制的弊端和原有的发展不平衡特点及二元经济结构问题以社会矛盾的形式显现,给进一步的改革开放增加了难度。要求在今后的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推进中,必须把化解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作为重要任务。
以上是我国经济发展所出现的一些新现象,有些本身正在发挥积极作用,有些需要政策引导转变为积极因素。当然有关政策的完善是今后几年的任务,不是2003年一年的事,可是在研究2003年政策选择时,应该把握上述情况。我们应根据党的十六大决议的精神把2003年作为完善和规范中国经济发展政策体系的新开端。(作者单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摘自2003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