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朱镕基曾表示:我只希望在我卸任之后,全国人民能说一句,他是一个清官,不是贪官,我就很满意了。如果他们再慷慨一点,说朱基还是办了一点实事,我就谢天谢地了。
如今的朱镕基如何生活,他的亲人对他有何评价?最近一期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出版的《党史信息报》披露了朱镕基的生活近况。
为堂兄写寿联
朱镕基:诚信传家经风雨,廉洁从公冶新人。
2003年9月9日是朱经冶老人90大寿。这日朱经冶邀请亲朋好友共同做寿,席间他高兴地宣读了嫡堂弟、国务院前总理朱镕基在共和国总理卸任前夕于百忙之中写给他90生辰的两幅贺联,一联为“诚信传家经风雨,廉洁从公冶新人”,另一联为“儿孙满堂万事足,夫妻偕老百年欢。”朱经冶说:“基为官清正廉明,官风务实严谨,平日鲜有为人题词者,故此两联手迹弥足珍贵,殊堪留传后世也。”
2003初,因饮食不慎,朱经冶的重症胰腺炎急性发作,住进上海瑞金医院。朱经冶的大女儿写信告诉朱基,说父亲住院病情严重。朱镕基一直记挂着欠朱经冶的字幅,于是抽空写了两副联,并写上朱经冶的小名“葵哥”,让秘书给朱经冶的大女儿送去,再转送朱经冶。
卸任前正是朱镕基工作最繁忙的时刻。朱经冶说:“躺在病床上看到朱镕基专门为我撰写的贺联,我很激动,病也好了一大半。”
拒绝为母亲修坟
朱镕基:为母亲修坟之事决不可为,传扬出去影响更坏。
朱经冶的兄弟姐妹准备将父母的坟墓修整一下,询问朱镕基是否也将他母亲的坟墓顺便修整一下。朱镕基很快就复信:“接到来信,关于为我母亲修坟之事决不可为,传扬出去影响更坏。顾念之情,心领不尽。”
家中及外头有人说朱镕基六亲不认,朱经冶否认。朱镕基是性情中人,他对国民关怀,对自家的亲人非常亲切。朱镕基每到一个地方出差,只要知道有本房亲戚,都会尽量抽时间安排与亲戚见面,调北京工作时,还把上海所有朱家本房的亲戚都请到他家里。(上海文汇读书周报)
不看自己的传记
朱镕基:都是东拼西凑去卖钱的。
2003年8月,朱镕基听说朱经冶病情好转,想到朱经冶处看看他。朱经冶的小儿子,现任上海纺织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的朱匡宇知道后,赶紧打电话说:“不要烦劳长叔,父母都能行走,我们去看您吧。”朱镕基因在位时严谨治国,得罪了不少权贵,所以退位后,中央要求加强保安,朱镕基还是不能像平常人一般随意走动。于是8月下旬的一天,朱经冶和朱匡宇来到朱镕基居住的上海西郊宾馆。自朱镕基离开上海进京工作,朱经冶已有十多年没见过这位堂弟了。刚刚在北京过完75岁生日的朱基,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年轻得多。兄弟俩在一起非常亲热,不谈政治拉开了家常。不少退休领导都喜欢写些书,但朱镕基什么都没有写。朱匡宇带了一套“唐诗、宋词、元曲”送给朱镕基,朱镕基很喜欢。朱镕基说过,不看别人写他的传记,认为都是东拼西凑去卖钱的。不久前,朱经冶的亲弟弟写了一本与朱镕基有关的书,写成后要送一册给朱镕基。那时正是非典时期,朱镕基见都没见。弟弟生气了,拂袖回到了长沙。
[朱镕基亲人朱经冶简介]
朱经冶原名叫朱镕墨,是朱镕基三伯父朱宽浚之子,比朱镕基大十多岁。他20岁出头离开湖南老家,到上海复旦大学读书,上世纪40年代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深造。回上海定居后,曾任上海市长宁区工商界政治学校教务长。虽然有当国务院总理的堂弟,但夫妇俩仍住在上海虹口区的老式石库门楼房里,在那里度过了50多个春秋。(日京/编制)(来源:金羊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