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韩国连续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2月23日 09:17 中国经济时报

  徐长文

  2003年是中韩建交十二周年,十多年来两国人员往来迅速增加,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的交流扩大,友好关系不断改善。特别是两国经贸方面的发展更加引人注目,1992—2003年的十多年中,两国贸易由建交时的50亿美元增加到2003年的632亿美元,增长了十倍多,年均增长近30%,这一增长速度不仅大大高于这一期间韩国对外贸易年均增长8%的速度,
也高于同一期间中国对外贸易年均增长17%的水平。因此,中韩贸易占中国对外贸易的比重已从1992年的所占3%,上升到2003年的7.4%。韩国已经连续几年成为仅次于日本、美国之后的中国国别贸易统计中的第三大贸易伙伴。中韩建交以来,韩国企业对中国的直接投资的增长虽然出现某些波动,但是一直保持增长态势,截止2003年底韩国是中国的第四大投资国。对韩国来说,中国是其第二大贸易国和第一大投资对象国。今后,两国经贸合作的前景更加广阔。

  中韩经贸持续增长

  2003年韩国对外贸易预计增长13%左右,但是中韩贸易却增长40%多。韩国企业对中国的直接投资再创历史最高水平。2003年的中韩经贸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特点:

  1、双方贸易额持续增长

  根据中国海关统计,2003年中韩贸易额达632.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3.4%。这个增长速度不仅高于中国对外贸易总额增长的37.1%的水平,也高于中国同第一大贸易伙伴日本31.1%和第二大贸易伙伴美国增长30.0%的增长速度。是两国间自1995年以来相隔八年来的最高增长水平。韩国继续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2003年中国对韩国出口20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9.4%,中国从韩国的进口比去年增长51.0%,金额达431.3亿美元。中国同韩国贸易继续保持增长态势的主要原因是:首先,在世界性经济恢复之中,中韩两国经济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其次,两国企业相互投资增加,带动了两国贸易额的进一步扩大。三是中国去年9月宣布调整出口退税率,由原来的15%下调到12%,并从2004年1月1日开始实施。致使一些企业的出口订单提前执行,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2、进出口商品结构发生变化

  2003年中国对对韩国出口的商品结构继续有所变化。多年来,中国对韩国出口的最大商品是纺织原料及制品,2000年以来虽然也有较大增长,但是仍赶不上机电、音像设备及部件对韩出口的增长速度,机电、音像设备及部件自2000年以来已经连续四年为中国对韩出口的第一大商品。矿产品对韩出口由2000年的第四位2001年上升为第三位,2002年以后由于钢铁产品出口的增加,贱金属产品上升为第三位,矿产品又降至第四位。化工类产品由2000年的第六位上升至2001年的第五位,取代了原来谷物类产品对韩出口的地位,但是2002年以后由于谷物类产品对韩出口的急剧增加,植物类产品上升到第五位。2003年中国纺织原料及制品、机电音像设备及部件、贱金属、矿产品、化工和谷物六大类商品占我国对韩出口总额的79%,这六大类商品对韩出口与上年比增长率均在两位数以上,其中贱金属及制品和机电音像设备等增长率分别位60%和41%。

  3、对韩贸易逆差再创新高

  在中韩两国贸易持续增长中,对韩国的贸易逆差也在继续扩大。由1992年两国建交时的2.2亿美元一路攀升,1997年首次突破50亿美元大关,2000年达历史最高纪录之后,2002年一举达到130多亿美元,2003年中国对韩贸易逆差突破200亿美元大关,达230.4亿美元。自建交以来至2003年底,中国对韩国贸易逆差额累计金额已经达到970.6亿美元,已接近1992至2003年的12年中,中国对韩国出口总额的水平。对韩贸易逆差大幅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韩国企业对中国直接投资的增加,中国从韩国的进口迅速扩大;而韩国方面则只注重向中国出口,对中国商品进入韩国市场却持消极态度,有时还千方百计地加以限制,严重地阻碍了两国贸易正常和均衡的发展。

  4、企业相互投资增加

  韩国企业对中国的直接投资也有较大增长,据统计1985—1992年的八年中,韩国企业对中国直接投资只有942个项目,合同金额6.2亿美元,实际使用金额仅为1.6亿美元。而2003年1—9月韩国企业对中国直接投资的实际使用金额便已经达到32亿多美元。截止2003年9月末,韩国企业对中国直接投资中的实际使用金额达到181亿多美元,成为中国第四大投资国。2003年中韩两国企业的经济合作又获得新的发展。首先,韩国企业对中投资改变了近年来的徘徊状态,而呈现出较大幅度的增长。2003年1—9月韩国企业对中国的直接投资与2002年比,无论合同金额,还是实际使用金额均超过其全年水平,而且均创迄今为止的最高纪录。其次,投资规模趋于大型化,2003年1—9月平均每项投资金额达到169万美元,与2000年的平均每项93万美元比,增加81.7%。表明韩国的大企业和大跨国公司对中国直接投资增加。

  中国企业对韩国投资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已经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预计到2003年底中国企业在韩投资有近4000个项目,金额将达5亿多美元。近两年来,中国大型企业在韩国的投资有所增加,2002年10月,上海汽车工业集团出资5970万美元收购韩国通用大宇汽车科技公司10%的股份,成为上海企业在海外购并金额最大的项目。两国企业投资迅速增长的主要因素是,近年来两国人员交往增多,为两国经贸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另外中国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入WTO以及将举办2008年奥运会、2010年的世博会等,对韩国企业扩大在华投资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当然,从韩国企业对中国投资的状况看,主要还是中小企业居多,如平均每个投资项目金额只有百万美元左右,多是中小型项目,技术含量不高。在中国市场上其竞争能力明显低于日本、欧美国等企业。

  中韩经贸合作前景广阔

  中韩建交十多年来,两国经贸发展总体是好的,虽然也出现了某些矛盾或纠纷,这只是两国长期经贸往来中的一个小的插曲,它不会也不应该影响两国人民扩大经贸往来的愿望。中韩贸易额在2003年已突破630亿美元的历史最高纪录,今后随着两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以及各自国内需求的增加,两国经贸往来将持续扩大,但是增长幅度不会像近几年那样高。2005年两国贸易额将达到或超过800亿美元的新高。预计2010年有可能超过1000亿美元甚至更多,届时中方的逆差也将有所减少。这是因为两国经贸发展的有利因素很多:

  (1)世界经济大环境的改善,有利于中韩两国的经济的发展。两国均已克服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阴影,中国经济在未来的十年中仍将以7%以上的速度增长;去年下半年以来,韩国经济明显恢复,预计今年的增长率将在5%左右。随着韩国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今后韩国的经济增长也将稳定在5%以上的水平。另外,两国在努力扩大内需方面也都取得了一定成效,所以有利于两国的进出口贸易的持续扩大。

  (2)中国加入WTO后,关税持续下调,今年的平均关税已经由去年的11%下降到10.4%,这不仅有利中国总体对外经济易贸易的发展,也有利于中韩两国经济贸易合作事业的发展。中韩两国贸易在继续扩大的同时,不仅韩国企业对中国直接投资会有较大增长,中国企业对韩国的投资也将有大幅度增加,两国企业相互投资的扩大,将进一步推动两国贸易额的增长。

  (3)中韩两国是东亚地区具有影响的国家,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区域集团化的迅速发展中,为了避免这一地区经济发展的风险和社会的不稳定,两国应积极推动东亚地区经济合作的进程。尽早建立像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那样的经济合作组织,这不仅有利于中韩两国经贸合作事业的发展,对于整个东亚地区的经济繁荣以及和平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了推动整个东亚地区的经济合作进程,首先建立中日韩FTA或中韩FTA,在区域合作中起核心的推动作用是十分必要的。因为无论在理论与实践上,还是在模型模拟上,均表明区域内各种经贸合作安排都会给中韩两国乃至东亚国家和地区带来经济利益,促进这一地区经济的繁荣与政治的稳定。关于中韩两国建立FTA问题,两国多数人持积极态度,但是也有部分人表示担心,韩方部分人担心中国的农产品可能冲击韩国市场,而中方部分人则担心韩国的重化工产品会冲击中国市场。实际上这两种担心都是没有根据的,多年来两国农产品贸易占两国贸易额的比重尚不到10%,比重很小。中国人口多,可耕作土地少,劳动生产率水平低,农产品出口竞争力弱。近些年有些出口也是在海外提供生产技术、优良品种以及协助开拓市场等的合作下实现的,出口数量也有限。随着中国的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今后中国市场对高质量、无公害的绿色食品的需求会大大增加,韩国的科技水平高、开拓能力强,今后韩国开发出的高质量的农产品,也会大量地出口到中国。至于说韩国重化工产品冲击中国市场问题也是没有根据的,中韩建交十多年的经验已经证明,随着两国经济的发展和贸易的不断扩大,重化工产品已经成为两国商品贸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不仅从韩国进口大量重化工产品,同时也对韩国出口大量重化工产品,所以说韩国的重化工产品,现在没有冲击中国市场,将来也不会冲击,而相反两国在这一领域的合作会更加深化,为两方带来双赢效果,所以中韩两国应推动中韩FTA的建立。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