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公车改革:车补不宜因“权”而定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2月21日 01:29 新京报

  在正在举行的北京“两会”上,有人大代表提出议案(329号),建议对北京公务用车制度进行改革,一些市民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对这样的建议表示认同。

  的确,在包括北京在内的国内大多地区,公务用车目前基本沿用计划经济时代的管理体制,在这样的体制下,公务用车使用和维护成本很高,公车超标准、超指标配置,以及公车私用的状况长期得不到有效遏制。时代在发展,对旧的公务车制度进行改革迫在眉睫。

  此前在浙江、江苏等地已经进行了公车改革的摸索,虽然取得一定成果,但不是很彻底。比如取消了公务车,但高额的交通成本并没有消除,一些地方的车补偏高,甚至出现了车补高过工资的不正常现象;此外公车虽然取消了,公车背后的权力特殊化仍然存在,大多数地方的车补制度都是按行政级别而设立,职务越高的人得到车补就越多。

  这次市人大代表提出,以车补的形式按工作性质和工作量为公务员发放合理的补贴。这大大深化了公车改革的内涵:公车改革不仅要降低行政成本,减少公车数量,更要破除长期以来因为公车制度形成的特权思想。

  车补就应该是公务员因公外出所花费的交通成本,发车补的根据只能是工作性质,而不是简单地与行政级别挂钩。行政级别越高只是说明官员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与义务,而不是得到更多的特权。在政府机构里,低级别的办事人员往往需要处理很多琐碎的公务,给他们的车补太少的话,将大大影响他们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积极性。而且车补金额不应该是每个月都固定的,公务员参加公务活动的数量每个月都会有差异,所以车补应该是一种动态的补贴,需要伴随工作量浮动,不应该搞一刀切。

  人大代表还建议,要制定严格的管理措施,严禁向企业摊派用车费用,严防既拿津贴又坐公车,防止新的腐败滋生,这个改革建议也是有针对性的。一些地方的公车改革完成后,当地政府机关的车辆大大减少,不过有的职权部门官员却利用权力,向下级、向企业要车用,形成了“一边拿车补,一边有车用”的不正之风。

  综上可见,人大代表提出的公车改革议案有着很大的参考利用价值,值得重视。当前,公车改革势在必行,北京市2003年初曾将市属机关车辆的维修养护业务面向社会招标,由此可见北京市政府对于公车改革的态度是很积极的。2004年我们希望北京市充分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广大市民的建议,加大公车改革的力度,推动公务用车改革的深化。本报评论员于平(来源:新京报)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