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日本经济走向复苏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2月20日 00:40 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张季风

  2004年度日本经济仍然会继续出现出口扩大带动生产扩大,继而带动制造业设备投资扩大,同时也带动非制造业设备投资扩大的局面

  集中调整期的改革任务可望得到完成,日本经济恢复将会更上一层楼,并在未来一、
两年之内真正进入自律性复苏的轨道

  上个世纪90年代被称作日本“失去的十年”。新世纪的头两年经济萧条的乌云依然笼罩着日本列岛。2002年下半年日本经济出现了一些转机,该年度实现了1.6%的正增长。进入2003年以后日本经济继续保持正增长,并开始驱动整个经济的复苏。如果国内外局势不发生大的变故,2004年,日本经济的回升之势仍将延续。

  明暗相间

  2003年,日本四个季度的实际GDP增长率分别为1.5%、2.4%、1.4%和7.0%,实现连续四个季度的正增长。特别是第四季度的高增长是1990年第二季度以来最高的季度增长率。在设备投资和出口增加的带动下,企业生产得到扩大,经济效益普遍提高,工矿业生产指数回升,企业倒闭数量也远低于上一年同期,这说明日本经济的恢复过程正在持续。多数国际经济组织和研究机构预测,2003财政年度,日本经济增长率将达到2%,甚至3%。也就是说,可达到、甚至超过日本经济的潜在增长率。人们看到,原来乌云密布的日本列岛上空露出了曙光,日本经济的列车终于驶出昏暗漫长的萧条隧道,奔向广阔的原野。2003年日本经济运行最显著的特点是明暗相间,有些领域出现亮点,有些领域昏暗依旧。

  主要亮点:第一,企业设备投资明显扩大。2002年度日本经济的增长主要是依靠扩大出口实现的,而2003年经济继续保持正增长势头,则主要是由企业扩大设备投资带动的。前三个季度设备投资大幅度增加,估计整个2003年度设备投资增长率可达12%。在近年日本的GDP构成中,设备投资大约占15%。从战后日本经济发展史上看,设备投资一直是推动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设备投资的增加,既是扩大内需的一个重要方面,又是增强未来发展潜力的重要因素。因此,设备投资增加是经济进入自律性复苏的重要征兆。

  第二,股市上扬。自2000年下半年以来,日本股市一直熊气弥漫。当日经平均股价在2003年3月11日跌至7862日元时,金融厅于3月13日紧急发表6项稳定股市对策,其中包括限制“卖空”行为、放宽对购回公司股票的限制等。中央银行也于3月25日作出决定:将收购银行持有股票的上限由2万亿日元提高到3万亿日元。在经济基本层面好转的影响下,上述对策很快奏效,6月份日经平均股价一举回升到10000日元以上并一直持续到现在,上升幅度超过30%。股市上扬不仅提高了投资者和经营者的信心,而且还使持有大量股票的民间银行“账面利益”上升,“账面损失”下降,极大地缓解了银行的不良债权压力。

  第三,不良债权的处理大有起色。长期以来,巨额不良债权的存在一直是困扰日本经济走向复苏的重要原因之一。进入2003年以后,不良债权处理有所进展,特别是大银行状态更好一些。银行业不良债权总量从2002年3月的40万亿日元减少到2003年9月的28.3万亿日元,降幅为30%;主要商业银行的不良债权从2002年3月的26.8万亿日元下降到2003年3月的20.2万亿日元。日本主要银行的不良债权率,2002年9月为8.1%,2003年3月下降到7.2%,2003年9月决算期估计将下降到6%。银行业不良债权率的下降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年初各大银行进行了大规模的扩股增资;二是景气回升和股市回暖;三是加大对不良资产的处理力度。

  存在的问题:第一,通缩压力未减。到2003年12月为止,日本消费者物价指数已经连续四年零四个月持续下降。2003年,日本实际GDP前三个季度虽然取得了较高的正增长,但是,名义GDP增长率分别仅为负1.1%、1.1%、0.3%和2.5%,远低于实际增长率。实际增长率高于名义增长率的“名实逆转”现象已经持续七个季度,这说明通缩的压力仍没有减弱。

  第二,居民消费低迷依旧。日本居民消费约占GDP的60%,在一定意义上讲,居民消费的长期低迷是日本经济萧条的主要特征和主要原因。在超薄电视、数码家电畅销带动下,第四季度的居民消费有所恢复,但2003年全年日本全国家庭消费支出同比减少0.8%。

  第三,失业状况依然严峻。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日本经济萧条的深化,失业率一路攀升。2003年日本的失业率为5.3%,虽然与2002年的5.4%相比略有好转,但失业人数仍在300万人以上。

  第四,财政困境无丝毫好转。“泡沫经济”崩溃以来,日本政府一直通过扩大公共投资来刺激经济恢复。自1992年起,日本已经先后12次推出“紧急经济对策”,累计投资已达140多万亿日元。到2003年度末,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长期债务余额将达686万亿日元,与GDP之比超过151%,在主要发达国家中是最高的。2003年度,日本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达到7.7%,财政状况依然十分

  严重。特别是在通缩的情况下,政府债务的实际负担还在增加。国民的预期增税意识和不安心理增强,消费倾向下降,直接影响消费的扩大。

  原因、走势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也曾出现了1994-1996年和1999-2000年的两次短暂的景气,这次经济回升是90年代以来的第三次景气。前两次景气主要是外部动因(如阪神大地震的震灾恢复、扩大公共投资以及扩大出口等)带来的,属于“外需依赖型”和“财政投资依赖型”的景气,在景气扩张期设备投资仍然低迷,因此中途夭折,一直也没有实现自律性复苏。

  而这次景气回升,主要是由企业设备投资扩大这一内在动因带来的。股市上扬、不良债权处理进展也比较顺利。从上述情况看,已经向自律性复苏迈进了一大步。但现在断言日本经济已经进入自律性复苏还为时尚早。理由在于:一、设备投资虽然大幅度增加,但仅限于制造业,占经济总量70%以上的非制造业的设备投资增幅微弱;二、通缩、失业压力依然存在;三、居民消费依旧疲软;四、财政状况未得到改善。尽管如此,日本经济毕竟处于持续恢复状态,而且向自律性复苏迈进了一大步。这次经济回升是多种合力作用的结果。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景气循环的作用。从日本经济本身的景气周期来看,2002年初可能成为谷底。战后日本景气循环周期大大缩短,平均3、4年为一个周期。战后第12次景气周期的谷底出现于1999年4月,此后进入2000年的景气扩张期。从1999年初到2002年初刚好3年,从时间上看,2002年进入低谷,并开始走向高涨,符合日本经济景气循环规律。

  第二,世界经济形势总体趋好和中国经济的强劲拉动。美国经济持续恢复,股市上升,带动日本股市上升。亚洲经济整个势头发展良好,扩大了日本的出口。特别是中国经济的强劲发展推动了日本经济的持续回升。美国是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但2003年日本对美出口业绩不佳,为9.8%的负增长;而日本对华出口为33.2%的正增长。2003年,中日双边贸易尽管受到“非典”的影响,但增速仍然不减,全年中日贸易额达到1336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如果这种势头持续下去,估计再有两、三年时间,中国有可能取代美国成为日本第一大贸易伙伴。日本的对华出口已经超过日本对外出口的12%,毫无疑问,今后这一比重还会继续上升。2003年,日本出口增加额的67.6%是对中国出口的增加,中国已经成为拉动日本出口增长的主要力量。

  第三,政策的呵护。日本的经济政策对经济持续回暖发挥了支撑和保驾作用。

  2003年的主要政策有:一、促进公司治理结构。从2003年4月1日起,修改后的《商法》正式付诸实施。这标志着日本在健全市场经济机制、强化公司治理结构方面前进了一大步,其重要意义在于:强化企业内部监督机制,促进企业健全经营;提高企业经营的透明度,强化社会对企业的监督;提高投资者对市场的信任度,促进证券市场发展,从根本上扭转市场风险过度集中于银行的金融结构。《商法》新规定实施后,日本公司制度改革步伐加快,大规模公司的合并与经营合作频繁发生,成为2003年日本经济中引人注目的现象。

  二、稳定金融秩序对策。2003年日本在加强对银行业的监管和处理不良资产力度的同时,还采取了稳定金融秩序的灵活政策。当五大主要银行之一的理索纳银行陷入经营困境时,日本政府果断决定为其注入2万亿日元公共资金。阻止债务连锁反应,避免了新一轮金融危机的发生。

  三、稳定汇市对策。2003年日本政府频繁干预汇市,一年内日本政府干预汇市动用的资金多达20万亿日元以上,创历史最高记录。日本政府大量买入美元,一是抑制了日元升值,使日本经济回升具备了相对稳定的汇市条件;二是限制投机资本对日元的过度炒作;三是向国内市场投放大量日元,缓解通缩压力。

  鉴于美国经济与东亚经济也呈现出继续回升的势头,2004年度日本经济仍然会继续出现出口扩大带动生产扩大,继而带动制造业设备投资扩大,同时也带动非制造业设备投资扩大的局面,实际GDP增长率仍将是超过2%的正增长。在加大处理力度和经济景气的共同作用下,主要银行的不良债权问题可望得到最终解决,即不良债权率下降到4%左右的正常水平。在经济景气的作用下,居民收入将有所提高,失业压力得到缓解,通缩和消费疲软的趋势可望得到遏制。集中调整期的改革任务可望得到完成,日本经济恢复将会更上一层楼,并在未来一、两年之内真正进入自律性复苏的轨道。

  (作者为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博士)

  《国际金融报》 (2004年02月20日 第四版)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