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中国国际定位的十个判断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2月19日 09:32 中国经济时报

  六、中国是个地区性大国

  中国是一个正在迈向世界大国的地区性大国。

  在东亚地区,中国着实是个举足轻重的国家。历史上看,中华文化曾广泛播撒到东亚地区,无论是朝鲜半岛、日本列岛还是东南亚诸国,历史上都曾经受到中华文化或长或短的
熏染。现实地看,中国经济的好坏对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指标意义,中国的地区政策和周边政策对东亚各国来说,都是需要仔细考量和研究的课题。

  从地区安全角度讲,中国在东亚地区的安全架构中占据了相当显著的地位,对东亚的一些热点问题也具有相当强的影响力。如朝鲜半岛问题,许多相关大国都希望中国发挥其独特的影响力,足见中国的态度和政策选择对事态发展的决定性影响。

  从经济角度看,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东亚地区的许多国家充满了对中国的经济向往。有的不断增加对中国的投资,有的希望搭上中国经济发展的顺风车。近年来,中国经济的走向对东亚一些国家的直接经济影响也越来越显著。

  从对多边外交的参与层面看,中国对全球性多边外交的参与是有限的,近年来虽有所转变,主要的多边外交活动还是集中在联合国及其相关机构和世界贸易组织等重要的多边经济组织范畴内。但对中国的周边,尤其是东亚地区的多边外交组织而言,中国不仅是积极的参与者,还是许多地区多边外交活动的倡导者与组织者。中国参与创建了上海合作组织,中国积极参与东盟10+1和10+3的历次重要活动,并对中国与东盟的关系发展不断提出新的建议、采取新的步骤。中国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谈判在不断走向深入,湄公河流域、图们江流域的多边经济合作也早已提上议事日程。中国对本地区的多边外交活动,从政治、安全到经济、文化等各个层面,都在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力甚至主导作用。

  作为一个地区大国,东亚地区是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影响力的重要依托,也是中国国际影响力的辐射核心。因此,与周边国家,尤其是与东亚国家的关系一直是中国外交政策中的重要环节。中国必须重视在地区事务中发挥建设性作用,用足、用好本地区这份资源,通过在本地区扮演好地区大国的角色,历练和培养自己逐渐适应和平崛起的外部环境。

  七、中国是个和平崛起中的大国

  作为一个无论是综合国力、国际地位还是国际影响力都在不断提升的国家,中国的和平崛起真正肇始于改革开放事业。中国政府和人民希望中国的崛起不同于历史上其他大国,是一个和平的历史进程。中国的和平崛起将基于自身的经济发展与综合国力的提升,而不是基于对外扩张。

  但中国的和平崛起给自身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多年来,我们满眼看到国际上关于中国的完全相左的看法都在广泛流行。“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时起时伏,乃至到了非典之后的“中国隔离论”。但与此同时,“中国机遇论”也在逐渐深入人心。也就是说,唱响中国与唱衰中国的论调在同时发酵。这些,都是外部世界对中国的崛起和崛起中的中国的不同反应。

  的确,面对中国的崛起,外部世界的反应是矛盾的,心情也是复杂的。中国的崛起在逐渐地改变着东亚地区的地缘战略环境,也在改变着各种国际力量格局的平衡关系。于是,一方面,许多国家艳羡于中国的经济发展,希望与中国共同分享经济增长的丰硕成果,希望搭乘中国的经济快车共谋发展。但另一方面,也有一些国家对中国的崛起充满疑虑和戒备,有的认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会使东亚国家的经济空洞化,有的认为中国强大后会威胁本地区的安全等等。但现实是,中国的崛起已是不争的事实,而外部世界对中国崛起的复杂心态也将长期存在下去。中国必须适应外部世界艳羡加疑虑、借重加戒备的双重心态,必须适应随着自身的和平崛起而日渐复杂的外部环境,必须充分借重历史上崛起的大国的历史经验,必须充分研究崛起进程中可能遭遇的各种复杂境遇带来的影响,力争让外部世界成为自身崛起的助推器而不是绊脚石。

  八、中国是个负责任的大国

  新中国自成立之日起就很看重自己的国际责任,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在外交政策中的投影。中国的历届领导人在处理国际事务中都非常重视公道、公正、公议、公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首倡的,也是中国多年来处理国际事务和外交关系的基本准则,充分体现了中国的国际责任感与义务感。

  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五常“之一,借助联合国的舞台,中国做了许多为发展中国家谋福利的事,也多次参加国际维和行动,为世界和平作出努力。中国签署了许多国际条约,只要一经签署,中国必然是认真履行的典范。在中国加入WTO之前,许多国家,尤其是西方国家怀疑中国加入后是否会认真履行义务。但事实证明,这种怀疑和担心是多余的。

  更重要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舍生取义的佳话同样在当代中国外交中得到了展现。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期间,如果不是中国背负着自己的经济损失保持人民币汇率不贬值,那场金融危机如何收场是谁也难以预料的。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正是在那场金融风暴中为全世界所认知、所喝彩。也正是从那时起,西方国家对中国的认识出现了巨大转变。当时的七国集团首脑会议破天荒地对历来在意识形态上有所抵触的中国大加褒扬,并在此后多次对中国发出加入集团的邀请。在今年的非典时期,中国同样展现了负责任的形象。在东盟与中国的紧急峰会上,在世界卫生组织大会上,中国领导人的言行获得了一致好评,中国为遏制非典蔓延所作出的卓绝努力和负责任举动是这些好评的坚强基石。

  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无疑是崛起中的中国的一笔财富,也是未来中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的立身之本。

  九、中国是个国防支出相对较低的核大国

  伴随着中国的崛起,外部世界对中国的重要疑虑之一就是中国军事力量的增强,“中国威胁论”的沉渣泛起也多与此有关。客观讲,中国周边的一些国家在密切与美国的军事关系、在不断增加军备,的确有希望借美国来平抑中国的一面。但中国军事力量的增长情况到底怎样呢?

  其实,中国一直坚持“国防建设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严格控制国防支出,国防经费一直处于较低水平。虽然近年来中国的国防费用有所增加,但国防支出的总体水平在世界上仍然相对较低。2002年,美国的国防费用是3479.9亿美元,英国是348亿美元,日本是405亿美元,而中国只有204亿美元,不足美国的6%,约为日本的一半。虽然中国国防费用逐年增长,但其占中国GDP和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与其他一些国家相比也是较低的。2001年度国防费用占GDP的比例,美国是3.04%,俄罗斯是2.1%,英国是2.5%,法国是1.96%,而中国只是1.5%;同年度国防费用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例,美国是16.55%,俄罗斯是18.35%,法国是11.08%,德国是9.8%,而中国只是7.65%。同时,中国的国防费用占同期国家财政支出的比例也在不断下降。1979年,中国国防费用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例是17.37%,到2001年只占7.65%,期间下降了10个百分点。

  数字是最能说明问题的证据。根据上述数据,所谓的“中国威胁论”应该可以休矣了。

  因此,国际社会应该正确认识中国的军事力量与核政策。同时,崛起中的中国也应该让外部世界对其军事力量与核政策深化理解,多做解惑释疑的工作,为自身的国际形象、为崛起的外部环境尽量创造良好的氛围。

  十、中国是个未完成祖国统一的大国

  日益崛起的中国至今尚未完成祖国的统一,这是全体中国人民心中永远的痛。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小平同志就把祖国统一作为当时的三大任务之一。继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之后,台湾问题更加引人关注。

  中国的统一本来应该是中国的内部事务,但中国的统一早已深深打上了外部的烙印。历史上讲,无论是香港、澳门还是台湾,当初离开祖国的怀抱都是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结果。近代中国近百年的被奴役历史,使中国人民对独立自主和祖国统一有着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这是许多外国人似乎难以理解的。

  客观讲,祖国统一问题对中国的外部环境和外交政策一直发挥着重要影响。但统一祖国是13亿中国人民的梦想,也是中国的国策。“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政策已经得到了国际社会和台湾人民广泛的认同。统一祖国是13亿中国人民的心愿,这份决心、耐力和毅力或许是外人所难以理解的,但这项历史任务的完成也是任何外力所难以阻挡的。(下)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