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李书福自己植树造林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2月18日 08:07 上海青年报

  《挪威的森林》是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一篇小说,他把一个名词变成了形容词流行于世界。“挪威的森林”当然不属于中国,如果人们都这样认识就好了,偏偏有人以为“挪威的森林”搬进中国,就属于中国了。这不是一个失误,而是一个很严重的错误,我们要让中国的土地上长出中国的树。这是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的理想。

  作为一个万分热爱汽车事业的李书福,他很清楚地感受到汽车与文化的交融所产生的
情感,这种情感可能是有些人认为的“狭隘的民族主义”。李书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也可能是因为我是农民出身,也可能是因为我的狭隘,所以才有这种热爱和重视中国汽车自主品牌的开发与建设的热情。”

  “五年前我就这么说,四年前我就开始这么做,中国汽车工业不能没有自己的品牌!我差不多是在疾呼了,不知道自己的声音有多大,有多响,但我知道很多人听见这喊声时,心里在流血。”

  “汽车,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它真的不那么简单。而汽车的品牌正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标志性旗帜。我很高兴我们有自己的‘解放’、‘红旗’。半个世纪过去了,‘解放’和‘红旗’还屹立在中国,这真的让我感动。”

  中国轿车去年突破200万辆的产销量,人们都很高兴,但李书福却怎么也快乐不起来。他相信,不快乐的人不止他一个。因为这“200万”有多少是中国自己品牌的轿车?跑在中国大地上的轿车绝大部分是拿来主义的合资产品,品牌是人家的,你再努力,也是为别人的金币做着卓越的贡献,他把它形容为中国土地上的“挪威的森林”。

  这真的不行。

  李书福不否认中国汽车工业因合资而得到发展,这个贡献是客观存在的。李书福说:“在这个历史关头,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中国不能没有自己的汽车品牌!汽车政策的制定者和管理者不能视而不见,想扛起中国自己民族品牌的汽车人不再需要态度,而是行动。我们一定要让中国的汽车跑遍世界,而不能让世界的汽车占领中国的市场。”

  《经济日报》供稿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