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期货 > 正文
 
沪胶:展开新一波涨升行情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2月18日 01:52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1月底2月初,沪胶受制于部分相关税率下调、期市库存量迭创新高等诸多方面利空因素,结束了长达数月的单边涨升走势,进入阶段性弱势回调。2月10日,随着利空因素逐渐被市场消化吸收,基本面供需关系利多对胶价走势的作用不断加重,沪胶呈现探低后遇撑而强劲回升的走势特征。

  盘面多强空弱

  盘面呈现多强空弱对比态势。目前除量仓规模相对较小的远期板块RU409至RU501合约以外,量仓规模相对较大的RU403至RU408各月合约期价呈现近低远高正基差排列态势,显示沪胶涨势将在时间和空间两方面得以延伸,主力资金通过扩增远期合约多单,减磅近期合约多单,使涨势由近及远逐渐延伸。昨日封于涨停的的RU407、RU408、RU409合约不但成交量最大,而且均处于增仓态势,说明多方增量资金进驻,积极追捧上述合约期价,致使合约期价突破前期高点而创新高。

  政策利空被消化

  在曼谷协定框架下,海关对原产于韩国、印度、斯里兰卡、孟加拉国和老挝的天胶进口实行17%税率,自2004年1月1日起实行。事实上,2003年印度天胶产量为65万吨,斯里兰卡天胶产量仅为10万吨,进口关税仅较原来的20%微幅下调3个百分点,因此利空作用较为薄弱。同时上述两国对华天胶出口规模均较小,其余国家天胶产量和对华出口量则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对国内天胶期现两市利空压制作用较为薄弱。

  另外由于沪胶期市交割制度规定仅有泰、印尼、马、斯等国橡胶可以参与沪胶替代实物交割,因此上述其他国家天胶将不能流入沪胶期市参与实物交割,对沪胶期市利空作用也较为薄弱。整体而言,该利空题材随着沪胶技术性回调而被市场消化吸收。

  我国自2004年1月1日起,取消国内主产区海南、云南两大垦区天然橡胶生产的农林特产税,该税为8.8%,改为执行5%的农业税。这一政策的出台,意味着天然橡胶的生产成本每吨将降低500-600元,售胶利润将增加500-600元/吨,由此对国内天胶期现两市胶价走势也构成利空作用,该利空题材也随着沪胶技术性回调而被市场消化。

  高供应对峙高需求

  据曼谷信息中心报道,由于2004年全球经济将逐渐复苏和持续增长,2004年全球橡胶需求将达到2000万吨,比2003年的1906万吨增加94万吨,相对增幅为4.9%。其中全球天胶需求消费量比2003年的774万吨增加46万吨至820万吨,同比增幅将达到6%,中国逐渐成为全球性工业基地,汽车工业迅速发展,用胶需求消费量将扩增至169万吨。而美国和日本也将由于国内天胶库存量显著缩减,而扩增天胶进口规模和需求消费量。

  与此相对应的是,由于全球主要产胶国和地区依然实行扩增天胶产量和出口量的双增政策,天胶产量和出口量也将得以扩增。其中,据泰国橡胶协会预测,今年泰国天胶产量将达到300万吨,比去年的290万吨增加10万吨;出口量将达到260万吨,比去年的255万吨增加5万吨。

  但考虑到天胶作为一种生产周期相对较长的热带作物,其产量增长幅度将相对较小,由此将导致全球天胶库存量继续缩减。天胶库存量对弥补供应量小于需求消费量所形成缺口的能力将继续减弱,由此而不难推测,未来国际胶市产销区胶价仍将稳中趋涨。目前国际产区胶市时值2-4月的产胶淡季,现货胶源供应将比产胶旺季显著缩减30%,由此而导致产区胶市现货价格难以显著下跌。

  综上所述,政策性利空因素逐渐淡化,基本面利多因素持续作用,致使沪胶重新展开新一轮涨升走势。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