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GDP维新 统计制度为何要改革?(组图)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2月18日 01:49 北京娱乐信报
  从去年年末到现在,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正在廓清人们对于作为国家经济发展情况直观缩影的数字的认识,GDP、财政收入、财政预算,这些此前遥远得甚至有些陌生的辞藻逐渐走进人们的视线。而这些数字背后蕴藏的深刻内涵正随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数字新政而愈加受到社会公众的关注……

  GDP在政府考核政绩时所处的地位过于重要,直接导致了一些地方政府虚报数据。

  阳光财政

  2月12日,广东省财政厅副厅长郑振涛遇到了自己从政生涯中的一次大考。考题之难,问题之刁钻,令他终身难忘。

  这次考试就是近年来广东省首场由人大代表对省级部门预算进行质询的询问会。郑振涛和广东省财政厅预算处处长沈红梅作为政府代表直面了代表们的质询。

  当天询问会共分为两部分,首个部分上午在广州大厦举行,参与者为广东省部分人大代表,下午在广州市人大601会议室举行询问会的第二部分更是激烈异常,参与这部分询问的是广东省人大财经委的辛瀑、杨建优、张绍兴、陈伟平以及多位每月都要审计企业财务报告的业界代表。

  “省政府公报的免费发放专项经费是550万元,这个公报发放的范畴有多大?把大量的个人纳入派送范畴,是不是浪费了一点?”“省高院大楼730万元的维修费是否过高,公安部门本身就收办证费,为何还给公安部门拨此类费用?”“政府机关幼儿园一年投入2000多万元,实在难以理解!”“有200多亿的转移支付都没有纳入预算当中,省里每年财政补贴在基层都用到哪里去了,有没人知道?”……一连串尖锐的问题顿时掀起了询问会一个接一个的高潮。与会代表们亦对事业编制屡增不减,导致财政预算过高、部门预算应建立评估机制等深层次的问题进行了质询。

  尽管认为“省政府在公共财政公开、透明以及打造阳光财政已经迈出了很大步伐”,但面对代表们的尖锐发问,郑振涛坦陈,“如何正确拨钱将是下一步首要解决的问题。”

  “代表们专业水平之高,问题之尖锐颇让人吃惊。”是日晚上,财政厅办公室的一位人员回忆起激辩的情形,仍显得异常激动。这位人士说,为了这次质询会,财政厅内部已经精心准备了数月,其间还模拟演练数次,尽管如此,还是有些不适应。

  用郑振涛自己的话来形容,“自己就像在聚光灯下,汗都下来了。”

  根据记者掌握的信息,类似于广东这样在“两会”期间举行的财政预算询问会已有多个省份有将此列入议事日程的计划。

  之所以会有如此变化,除去社会公众权利意识增强的因素之外,可以通过相应渠道获取更加准确数字信息亦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去年年末,随着一系列有关统计制度的更新,人们关注于此的积极性更是得到了极大的激发。”社科院一位人士如是说。

  来自地方的新鲜气象亦为中央高层所关注,2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党校校长曾庆红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班开班式上指出,GDP是世界通用的重要的宏观经济指针,在中国整个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保持GDP的增长都是至关重要的;但是,作为综合经济考核指针,GDP也有着不容忽视的缺陷;我们一定要用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的思想方法去对待现有的GDP核算制度,防止任何片面性、绝对化。

  曾庆红的上述表述引起外界广泛关注,有评论人士说,这是中央领导人首次对GDP核算制度的改革提出明确的要求。

  数字激辩

  一切肇始于去年下半年的一场大辩论。

  去年10月26日,在民间机构天则经济研究所主办的中国第三季度宏观经济研讨会上,法国投资银行百富勤中国总经济师陈兴动率先指出,中国国家统计局已悄悄在刚出版的统计年鉴中,把2002年的名义经济增长率由原来的5.2%提高到7.7%。在通货膨胀数据没有相应调整的情况下,中国经济2002年的实际增长率应是10.5%。

  陈兴动说:“今年大家都感觉到经济的整体形势要比去年好,如果去年的增长率不是8%而是10.5%,那今年肯定超过10.5%。”

  而瑞士银行的观点更为激进。其首席亚洲事务经济学家安德森分析道,用其银行内部系统测算,2003年第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长率为14.2%。

  舆论一片哗然。

  相关人士当时一针见血地指出,这些分析报告之所以做出如此高的测算,就是因为想对外证明中国的经济增长率被低估了,证明中国经济过热进而逼人民币升值。

  除了动机原因,诸多业内人士认为,造成国外对中国的统计数据多有怀疑的原因是,GDP在政府考核政绩时所处的地位过于重要,这种考核方法直接导致了一些地方政府虚报数据,致使中央和地方的统计机构在数据方面自相矛盾,从而成为国外经济学家指责中国数据作假的依据之一。

  作为对质疑的回应,国家统计局随即在官方网站上发表题为《统计局公布的前三季度经济增长速度可信吗?》的文章,用大量的事实证明,中国的经济数据统计方法和数据都是可信的。

  在此文中,国家统计局亦表示,外界之所以认为存在误差,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统计工作的各个方面和世界通用的标准还存在差距。

  在此次激辩上,国家统计局首次对外透露了即将改革GDP统计方法的信号:中国GDP统计工作将改革传统做法,在数据的收集、核算和发布上都要与时俱进,建立定期调整的制度。

  “作为全球为数不多的几个经济增长亮点,中国必然引起全世界的关注,如果不够透明,必然会引起各种各样的猜测。而广泛的猜测带来的恶果是国际社会会对你产生不信任感。很多等待进入中国的资本可能因为对市场前景没有把握而裹足不前,这就耽误了我们自己的发展。”对于去年的那场论战,一位人士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起到了积极作用。

  一些地方因为大量外地打工者不被计入户籍人口,致使人均GDP不能真实反映实际情况。

  GDP新政

  就在此种背景下,以GDP为核心的统计制度改革的大幕已经徐徐拉开。

  去年11月12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了国家统计局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和改进我国GDP核算与数据发布制度意见的汇报,在会上原则同意进一步改进我国GDP核算和数据发布制度,并授权国家统计局具体组织实施。让人颇为关注的是,会议还强调,GDP核算和数据要提高透明度和可信度,并逐步采用国际通用办法,确保数据的权威性。其针对性不言而喻。

  11月20日,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发布会上对外正式公布了这一消息。在此次会议上,李德水表示,为使GDP数据能够客观真实地反映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提高透明度和可信度,我国将改进GDP核算和数据发布制度。

  根据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同意的改革方案,年度GDP核算按初步核算、初步核实和最终核实三个步骤进行。与现行做法相比,年末不再公布当年的预计数;季度GDP核算改为初步核算、初步核实和最终核实三个步骤。同时,为提高中国GDP及增长率数据的透明度和可信度,在发布GDP数据时要同时发布与其相关的重要数据,必要时还将公布核算方法。除特殊情况外(如出现SARS疫情等),国家和各地区原则上都不再对外公布月度GDP数字。

  原则方案公布之后,一些技术环节和措施亦在随后举行的全国统计工作会议上得到落实,如国家将改进和规范地区GDP核算。作为过渡性措施,可在两年内同时计算两种口径的人均GDP,两年后取消按户籍人口计算的人均GDP。对历史数据将进行同口径调整。业内人士说,此举将解决一些地方因为大量外地打工者不被计入户籍人口,造成人均GDP不能真实反映实际情况的问题。与此同时,地区GDP的中文名称改为“地区生产总值”;将地区GNP改为GNI,相应的中文名称为“地区收入总值”。

  此外国家统计局还宣布改进GDP核算与数据发布制度,改革方案的核心内容是在GDP核算制度和数据发布上建立定期修改和调整机制。李德水说,随着数据的不断完善,或者是计算方法和分类标准发生了变化,需要对GDP增长率进行修正。过去我国往往只公布修正后的GDP绝对量,而不相应公布修正后的增长率数据。今后,发现对GDP数据有较大影响的新的基础资料,或计算方法及分类标准发生变化时,要对GDP的历史数据进行修正和发布。既要调整GDP总量,也要相应修正增长率。这些措施已在今年1月1日开始实施。

  至此,GDP增长率一旦公布,就“驷马难追”的传统做法由此得到改变。

  在调整GDP计算方法和公布制度之外,对于各地政府普遍重视的外商投资数额统计方法,国家统计局也联合国家商务部对此做出了详细规定,根据新公布的《外商投资统计制度》:今年开始,合同利用外资将按注册资本中的外商出资部分进行统计;实际利用外资以验资报告的数据进行统计。

  湖州实验

  改革的步伐远比人们想象的要大。

  去年12月9日,中共浙江省湖州市委常委会讨论通过的《关于完善县区年度综合考核工作的意见》明确规定,取消沿用多年的GDP指标,取而代之以更为全面和科学的干部评价体系。

  新华社报道说,湖州考核县区的GDP指标近年来正逐年弱化。2001年这项指标在考核中所占比例由原10%调减至8%,2002年调减至4%,2003年又调减至2%。GDP指标淡出之举,在湖州市经济社会发展中所产生的引导作用日趋明显。湖州市调整后的具体考核指标共包括财政总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招商引资、外贸和外经工作、工业经济、农业经济、第三产业、科技教育、城乡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就业和社会保障、精神文明建设、党的建设、社会稳定等15个方面。

  湖州的举措恰逢其时。因为关于改变“以GDP论英雄”的呼吁近来日益高涨。去年12月23日召开的全国统计工作会议,再一次从官方的角度肯定了湖州实验的方向。在此次会议中,李德水透露,有关部门已经在研究对地市党政领导班子工作实绩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改革。将来考核地方党政干部不再仅仅考察GDP,而是要更加全面进行考核。这项改革明年有可能会在部分地方考核任用干部时进行试点。

  在2月16日的谈话中,曾庆红指出,科学发展观所强调的坚持以人为本同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内在统一的,以人为本是发展的目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达到这个目的的手段;只有随着社会财富的不断增加和社会文明的持续进步,人民群众的需要才能日益充分地得到满足,人的全面发展才能愈益充分地得到实现。

  “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保护好大好形势,发展好大好形势,决不允许经济发展大起大落。”李德水说。他进一步指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就是要明确“发展什么”和“如何发展”的问题,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就是要明确“为谁发展”的问题。

  “在此之前,各个地方政府在以GDP为单极考核指标的激励下,为了政绩常常会做出许多短视行为。”该人士说,中央此前重视GDP的本意原是通过GDP的快速发展,使得中国的经济实力增强,进而为公众增加生活福祉,最终实现民富国强的目标,可是在许多地方政府在急于出政绩的焦躁心理驱使下,将其异化,变成了不惜一切代价确保GDP的快速增长,由此造成了许多本末倒置的情况,“这和有关部门的初衷是背道而驰的。”

  社科院经济所的一位人士说,浙江湖州等许多地方已经将万人拥有医生、律师以及入学、医疗等和百姓生活质量密切相关的因素作为考量的重要目标,“水涨自然船高,民众的生活质量提高了,自然这个地方的经济也就上去了。”在这位人士看来,这种经济增长的质量远比靠原来单靠政府投资拉动来的经济增长质量更为实在。

  协调发展

  “这一系列的改革其实就是在凸显政府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念。”社科院人士说,自从去年召开的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确定了“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之后,中央政府出台的一系列的政策无不凸显政府这一理念,如对于统计制度的一系列改革就是如此。

  以往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主要局限于经济,而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等“五个统筹”,表明了中国要建成的是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的市场经济,“在此背景下,如何保持可持续和协调发展才是问题的关键。”

  如统筹城乡发展,是从全局出发看“三农”,抓住了要害和关键,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统筹区域发展,逐步扭转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是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深化改革的内在要求。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切实关注和解决诸如失业、贫困等社会问题,才能保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全面进步。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是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的要求。

  随着我国社会形态发生的巨大转变,单纯已GDP为考核的主要目标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对于此次国家对以GDP为主要内容的统计制度的调整,诸多人士均表示了欢迎态度。

  按照新的制度,一方面这将有利于地方政府改变原来单纯追求GDP增长率的做法,“让他们在制定地方社会发展规划时更能全面考量当地情况,切实制定出符合当时实际情况和群众实际需求的目标。”在这位人士看来,中央政府传递的这些信号在诸如调整后GDP统计方法等政策的传导下,已经得到地方政府积极响应,“不少地方已经不再单纯把GDP和财政收入作为是否实现小康的目标。”

  另一方面,通过这种思维方式的改变,进一步加强了民众参与公众事务的积极性,为政府向“有限型”和“服务型”的转变提供了强大的动力,社科院该人士说,如广东省“两会”期间举行的人大代表对财政预算的询问会就是社会公众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物管理的典型案例,随着GDP对地方政府激励作用的淡化和数据更加确切。“作为纳税人不仅能够获得更为全面和清晰的数据,而且在新的发展观念下,他们会比以前更有足够的动力去关心政府的公共预算支出是否用于提供公共产品和提供公共服务管理上了,因为这和他们的切身利益紧密相关。”

  专题图片由中国图片库提供

  【评论】

  统计制度为何要改革

  进行统计制度方法改革是先进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这个社会什么样?“十六大”给出了一个定量的描述: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在2000年的基础上翻两番。与此同时也给出了一个定性的描述: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我们的统计能回答这些问题吗?目前的统计还不能很好回答这些问题。小康社会的实现是一个进程,对这一进程用一系列统计数据进行监控,并最终给出准确的回答,是统计义不容辞的职责。但我们目前还很难做到这一点。

  现行统计制度方法中仍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统计指标体系存在缺陷。统计指标体系仍留有计划经济的烙印,其特点是重生产进度轻经营情况;重实业轻服务业;重数量轻总值。统计分类标准存在缺陷。如批零贸易统计中市、县、县以下的分组代表的经济意义不明确,没有多大意义;其他一些专业中什么农业人口、非农业人口,乡村人口、市镇人口等多而乱。统计调查方法体系存在缺陷。不容置疑,抽样调查已成为统计的主体调查方法,但在执行中仍存在很多问题。

  下一步统计制度方法改革的重点是建立起既能与世界通行规则接轨,又能符合中国国情的统计制度方法体系,是统计制度方法改革追求的目标。首先,以国民经济核算为龙头建立健全专业统计。国民经济核算2002版本已基本与世界通用的SNA体系接轨,专业统计要围绕核算体系进行改革,要为国民经济核算服务。其他专业统计的指标设置、计算方法、报表周期也都应向国民经济核算靠拢。

  继续推行新的统计分类标准。与世界接轨的另一项重要内容就是统计分类标准的接轨。在我们的统计设计工作中,要坚持统计分类的标准化;在统计管理工作中要把好部门统计、民间统计、涉外统计的审批备案关,严格按统计分类标准要求进行统计。

  解决抽样调查中存在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理顺与政府部门统计的关系。重要的是要在统计设计、调查、数据公布等环节加强对部门统计的管理,使部门统计做到规范化、标准化,依法进行。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数据质量控制办法。1.加快统计制度方法改革,用科学的统计指标体系和调查方法确保统计数字质量;2.依法进行统计,用法律手段净化统计环境,维护统计数据的真实;3.采用现代化的统计手段,如利用计算机对统计数据进行光电录入、网络传输、超级汇总、逻辑审查、提高统计数据质量;4.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建设,保证源头统计数据质量;5.搞好数据质量评估工作,评估时要与历史数据对比,与相关部门掌握的相关数据比,与周边地区对比,看增减变化是否符合趋势,把好统计数据上报、公布前的最后一道关。

  转自国家统计局网站(www.stats.gov.cn)(文章有删减)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