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陈剖建天安企业文化的引领者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2月18日 01:33 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国际金融报记者 李俊 实习生 龚艳 发自上海

  何为“保险人”?也许你能不假思索地回答道:从事保险行业的人就是保险人呗!那么何为真正的“保险人”呢?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似乎就不那么容易找到答案了。而当记者走进天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便从一个与保险行业结下二十年不解之缘的“保险人”———天安保险公司董事长陈剖建的身上,寻到了答案。

  陈剖建其人

  陈剖建,天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现任天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在保险业成就突出,1988年获中国平安保险公司总经理基金奖;1992年获中国平安保险公司平安勋章;1997年获上海市浦东新区十大杰出青年、新长征突击手标兵;1997年获浦东新区经贸局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个人标兵;1998年获上海市十大杰出青年提名奖;2000年获浦东新区开发建设贡献奖

  与保险同呼吸

  17岁的陈剖建就为自己选好了这一生要走的路———保险之路

  早在1982年,大多数中国人还不清楚保险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时,17岁的陈剖建就为自己选好了这一生要走的路———保险之路,他进入了中央财经大学国际保险专业。而时间和事实也都证明了,自从铺下了这块基石后,二十年里陈剖建的保险之路越走越开阔。自1994年起,他带头发起成立天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在他的领导下,天安用了九年时间即发展成为一家全国性的大型保险企业。

  如果说天平的一端是保险,另一端是个人,那么陈剖建的这架人生天平永远都是不平衡的。在他的眼里,个人实在是微不足道的,而保险却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事业和理想,用他自己的话来诠释就是,保险是个高尚的事业,是人类文明精神道德升华的结晶,是将人与人之间互相关心、帮助的精神转化成的一种经济制度和行为。从选择保险行业的那一刻起,陈剖建就已将自身融入到保险事业中。

  谈起中国目前保险业现状,陈剖建严肃的神情中微微地流露出了一丝担忧、一种使命感。他谈道:近几年,中国的保险业确实经历了快速发展的过程,但是,与西方国家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而这种差距既与中国目前尚不发达的经济水平有关,也存在着种种历史的原因。中国曾一直处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社会,千百年独特的文化意识造成中国人万事不求人、遇灾遇难只求上天保佑的传统。在长期封建观念的禁锢下,保险业没有发展的契机。建国后,由于计划经济一度占据统治地位,商品经济遭到漠视,经济行为由国家统一安排,而保险只是作为这种经济行为的一个分支,也没有受到重视。种种客观的、人为的因素造成中国保险业起点低、起步晚的局面。“但是我相信,中国保险业这几年已经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机遇,通过我们保险人的共同努力,相信一定能够把民族保险业做大做强!”陈剖建的脸上透着自信。

  企业文化也是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无人不知,而在天安却一直流行着这样一句话:企业文化也是生产力

  采访从对保险的认识转到了天安企业文化,陈剖建的神情也变得舒缓起来,天安的企业文化就像他的一个孩子,从建立到发展直至今天的初具规模,其间无不倾注了他的心血,也融合了他和他所领导的管理团队共同的理念。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无人不知,而在天安却一直流行着这样一句话:企业文化也是生产力。公司创立九年来,在陈剖建的领导下,企业文化一直贯穿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

  “企业文化不是口号”,这是天安的一句口号,但也确实不仅仅是一句口号。几年来,公司的经营理念、方针和策略都建构在对行业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统一认识上,以“理想之道”、“工作之道”、“经营之道”、“管理之道”、“分配之道”、“员工之道”、“公司之道”为主要内容的“天安之道”塑造了天安文化的核心价值,为公司当前及今后的发展从文化战略角度明确了目标,指明了方向。

  陈剖建津津乐道地谈着企业文化,时而兴奋,时而打趣,气氛一下子变得轻松起来。从他的言语间听得出他对企业的文化建设有很深的领悟。也许保险业本身就是个具有人性化的行业,作为“保险人”的陈剖建骨子里也渗透着人性化的情愫。在他的眼里,企业也是“活”的。公司不是一个冷冰冰的实体,而是与人一样有精神、有性格、有个性。一个成功的人,必须具备良好的性格、奋发向上的精神等等;而一个成功的企业,也必须具有鲜明的品格,也应该具有精神。像塑造一个人一样去塑造一个企业,这正是陈剖建和他带领下的管理团队倾注全力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的动因所在。

  “文化是成功的关键”,陈剖建和他的团队对此有深刻的体悟和高度统一的认识。正如他在访谈中指出:在后WTO时期的竞争环境中,一个企业,特别是保险企业,在机构、人员、产品、技术等单个经营或管理要素方面进行优势积累固然重要,但在经济全球化、知识化、信息化的浪潮中,技术更新日新月异,信息传播方便快捷,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技术、产品甚或其他优势,你有,别人也会很快“拥有”,甚至比你更强,能保持持久优势的只有文化。在今天这样一个物质产品极大丰富、产品同质化速度不断加快的时代,保证企业持久成功的力量,只能是文化。文化成功了,企业的成功只是早晚的事。

  而事实上,企业文化建设所取得的成效是立竿见影的,天安人的凝聚力在业界是有口皆碑。对于企业与员工的关系,陈剖建有个生动形象的比喻,员工与企业之间的选择就像一个家庭,如果夫妻间志同道合、两情相悦,有共同的事业追求,哪怕两人条件一般,在双方的共同的努力下,这个家庭也定会有美好的未来,并且同甘共苦走来,彼此会更加珍惜。公司通过对员工文化的熏陶,就是让员工与公司的文化观、是非观、价值观以及劳动纪律等达成一致,通过不断整合,在经营管理制度上形成一种共识,在这样的氛围下,员工自然都怀着一份轻松愉快的心情投入工作,对企业产生一种向心力。

  “我是企业文化的建设者、倡导者,但更是忠实的执行者!”在陈剖建心中,他希望企业文化是高尚的文化、符合社会主流标准的文化,符合优秀企业的发展方向,可以塑造司格、个性、精神等方方面面,用文化来带动员工,影响员工。“在天安,不以财富来论英雄,而是要踏踏实实地注重文化建设,体现文化精神。”

  创新+学习=效益

  在陈剖建看来,技术是最根本的,保险这样无形的商品需要的技术含量甚至比那些有形的商品要求更高

  在人们的印象中,保险是个劳动密集型行业。“其实这是个错误的认识,”陈剖建解释道,“保险不仅讲技术,而且其中蕴涵技术进步的潜力是非常巨大的。”在陈剖建看来,技术是最根本的,保险这样无形的商品需要的技术含量甚至比那些有形的商品要求更高。

  陈剖建笑谈,中国人做生意时常常讲的是“关系熟”、“人头熟”、“酒量好”,这在保险行业却根本行不通。保险是个持续性发展的行业,靠压价竞争、靠“吹得天花乱坠”都没有出路。只有诚信经营,从客户切身利益出发,根据他们的需要提供最适合的险种,为他们提供专业、周全、完善的风险保障,才是最关键的。

  记者注意到,陈剖建在谈到技术时,总是会提及“创新”这个词。要使公司形成可持续性发展,产品创新、服务创新都是重中之重。陈剖建用“米”作比喻将创新的重要性演绎得更加形象、生动。众所周知,米能做成米饭,为了使米有更好的销量,米的用途就需要再扩大,这就需要创新,用米来酿酒就是一种创新。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一种产品几年或十几年一成不变是肯定不行的,必须根据市场的不断变化而持续创新,并形成属于自己的、富有独特个性的产品。

  正是在这样思想的指导下,天安人自上而下都时刻努力着突破传统思维定势,追求并且树立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开拓意识。正是在这种创新精神的驱使下,九年来,天安人借着浦东开发的东风,凭着与生俱来的现代企业制度的优势,在产品、客服、体制、营销等诸多方面进行创新。还本增值型幸福家庭综合财产险、律师责任险、建设工程监理责任保险、医疗责任险等创新险种的率先推出,都赢得了市场的青睐;客户服务中心的率先成立及规范运作,赢得了广大客户的好评;核心业务系统的日趋完善,使公司管理水平更上了一个新台阶;绩效考核等内部激励机制的不断革新,使公司人力资源建设在高起点上不断提升……

  而技术的创新根本来源于学习。在天安,“学习”是陈剖建始终倡导的一件大事,并且全公司就是在这样一个学习的氛围中不断地成长、提升。这也许跟陈剖建自身所具有的“学无止境”的意识分不开。“学位不代表一切,重要的是学习的精神。”身为经济学博士的陈剖建深有感慨的说:“学习和思考可以让自己少走弯路、少犯错误。”他不仅注重自身在专业上的提高,而且要求员工在工作中高度重视日常学习、岗位学习和互相学习,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提升新思想。“个人的学习,在一定程度上是关系整个企业前途发展的问题,不容忽视。因为只有每个员工都成为学习性个体,企业才能成为‘学习性组织’。”

  陈剖建如数家珍般地聊着天安的“学习之道”。在天安,历来注重员工的教育培训,组织公司骨干开办硕士班、送员工去国外学习先进保险技术是常有的事。公司于2001年成立了业内首创的网络教育学院,以此作为学习、交流的平台和专业培训的窗口。公司从高层到每一个营销员工,按照“缺啥补啥”、“一切有利于工作”的要求,展开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学习,使学习蔚然成风。相当一部分优秀营销员利用休息时间埋头钻研业务,学习营销和英语知识,不断拓展自己的展业渠道;在全系统的机构中树立起一批“学习型公司”的典型代表,并最终成为提升公司经营效益的推动力量。

  天安的理想

  天安有个理想,这也是陈剖建和他的管理团队矢志追求的理想,那就是:把天安在较短的时间内建设成为中国民族保险业的优秀品牌,并最终建设成为中国财产保险第一品牌

  天安有个理想,这也是陈剖建和他的管理团队矢志追求的理想,那就是:把天安在较短的时间内建设成为中国民族保险业的优秀品牌,并最终建设成为中国财产保险第一品牌。陈剖建始终坚信保险是个高尚的行业,一个高尚的行业就该有更崇高的理想。

  对于如何建设品牌,陈剖建有自己独到的想法。品牌不是光靠鼓吹和宣传建成的,靠广告运作、新闻炒作形成的知名产品仅仅是“名牌”,并非品牌。“品牌其实是一种为客户所感知、认可和接受的附加值,不是企业自己的广告词,而是来自客户消费的体验和认知。”说到此,陈剖建又作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国际知名品牌的服装不需要广告,它的品牌就来源于它上乘的款式、精良的做工以及舒适的质感带给顾客的一种信任感,一传十十传百,就成为家喻户晓的品牌。

  如何将天安打造成中国保险业的优秀品牌乃至产险的第一品牌,陈剖建在思考,天安在探索。在经历了困惑、反思、总结再到提炼后,天安意识到,在向国内外同行学习的同时,更要从天安自身出发,走内涵式发展的经营之道,通过公司产品、服务、技术、品牌要素的全面创新,做到技术领先、产品优质、服务到位,推动公司规模与效益的同步增长,为保障经济、稳定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增强企业的人性化、潮流感和时代感,想别人未想的,做别人未做的。

  《国际金融报》 (2004年02月18日 第八版)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