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情人节的玫瑰如期怒放。2月14日情人节,玫瑰、情话、巧克力……浓得简直化不开。浪漫佳节加上周末闲情,在浪漫情怀升温的同时也给消费行业造就旺市:高档次的酒店套房、浪漫的烛光晚餐、两日一夜的短线旅行团宣布爆满,化妆品、衣饰、手表、珠宝零售业行情急涨,花店业的生意更是水涨船高,还有展览公司趁着情人节举办“情人节婚纱和结婚用品展”。
“舶来品”也好,传统节日也罢,情人节给了人们表达爱情的机会。情人节拉动相关行业和用品的热销,被商家命名为“情人节经济”。
象征爱情的“玫瑰”当然是这个节日里的主角,花店的主人们早在十几天前就开始为这个节日着手准备了。早在半个月前,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高级餐厅就已经开始接受预定。在这一天,各大城市的百货商场,珠宝、香水专柜前围满顾客,手表专柜,情侣表被摆在显眼的位置。服装、领带、皮带、钱包等都成了情侣们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表达爱情的礼物。
现在与其说人们过节时要消费,还不如说是商家引导了消费者“过节”更准确些。在这个商家和消费者共同策动的节日里,每个人都被情人节带来的浪漫气息感染着。
对于商家来说,这的确是一个赚钱的大好机会。来自一份对消费人群的专项调查显示,恋爱中的人们不但消费数额大,而且囊括的消费种类大而全,购物、吃饭、唱歌、看电影应有尽有,尤其是沉浸在爱意中的情侣们,逛街时常常会出现极大的消费随意性,购买力很强,成为商家的目标人群。调查显示,在情人节消费群体中,38岁以下的年轻人占据了60%,而55岁以上的人群也意外地占到了7%-8%的份额。
于是,商家们纷纷贴上“情人节”的标签,做餐饮的推出“情人节套餐”,旅行社合乎时宜地推出“浪漫之旅”,电影市场专门有了“情人节档期”,电信运营商自然也少不了以此为主体的“资费优惠”。“想送你玫瑰可惜价钱太贵,想给你安慰可我还没学会,想给你下跪可戒指还在保险柜,只能发个短信把你追……”这是情人节前夕流传的一条短信息,类似这样的短信不计其数,拇指按动即给电讯业创造继续繁荣的机会。
航空公司也不忘了凑热闹。海南航空即规定,凡是在2月12日至19日期间乘坐海南航空的航班往返北京和海南的“情侣”,均可享受全票价的五折优惠。海南航空有关负责人介绍,只要“情侣”双方航班一致,凭有效证件即可购买到往返程5折的机票。不过,此次优惠活动每个航班只限量销售5对情侣套票。
网上自然也是热闹一片,鲜花速递、情人节贺卡、情人节短信、情人节电影等尽显眼前。一些大的电子商务网站纷纷制作出以粉红色为主色调的情人节专题网页。在卓越网首页打出了大幅“2·14别错过你的爱情人节倒计时”,粉红的底色,跳动的数字,让人看了不能不心动。许多网站都专门制作了鲜花速递专题,并有提前预订鲜花8.5折优惠等措施,甚至还有一些网站打起了价格战。而其它一些网站也借情人节之机推出了如情人间的小测验、发送情人节贺卡、网络交友等栏目,借情人节争取网民的眼球。
西方有句谚语说,爱是盲目的。今年情人节,一种从韩国进口的“绿色美人”玫瑰开始在北京市花卉市场露面。这种玫瑰的身价达到80元一枝,并且很受欢迎。据花商介绍,“绿色美人”同“蓝色妖姬”一样,是用自然界原本就有的玫瑰,经过特殊染色工艺加工而成。商业开始让玫瑰变得五颜六色。绿色美人,蓝色妖姬,甭管什么颜色,一朵玫瑰就是一朵玫瑰,因为赋予了其代表爱情的意义,就显得格外金贵。
因为情人节,玫瑰的价格比平时翻了几翻。“但不买不行,女朋友要得就是个面子,别的女孩子都收到了,她没有怎么行?好在女友没有要求什么黑玫瑰、蓝玫瑰的,要不一个月的工资就变成几枝怪玫瑰了。”公司职员小张既幸福又无奈地对记者说。
因为情人节能够带来滚滚商机,因此更有别出心裁的商家,如上海徐家汇商圈一家刚刚开张的百货商厦,在商场门口贴出海报,情人节当天能当众在商场门口纵情接吻的情侣,即可赢得“私语玫瑰”和晚会入场券。
情人节,满街都是晕眼的玫瑰红和绑着巧克力盒的金丝带。空气中弥漫着商业气息和浪漫的味道,一对对身着情侣装的情侣在艳羡的目光中招摇。(16B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