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作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性决策,于全国、于东北的确都是一件大事。大事面前,是心平气和对待之,还是心浮气躁处置之,其境界和后果大不一样。思考和谋划时心静如水,决策和行动时风驰电掣,是领导者必须具备的品格。但在现实生活中,浮躁和盲动之风并未禁绝,一有适当的环境和气候,它就会冒出来。就说这次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吧,一种凑热闹、赶浪头的风气也开始在某些地方冒出。此风现在虽才露头,但对由其导致的种种认识上的误区应见微而知著,防患于未然。
认识误区之一:天上要掉馅饼了。在一些人看来,中央既然决定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肯定给钱、给项目、给政策。于是喜出望外,整天盼着好事自然来。但若仔细分析,这种想法既不实际,也不可行。首先,还旧账,上技改,续投资,充社保,所有这些钱指望由上头填平补齐,那是不可能的。再说了,过分依赖外部注资,而忽视内生能力的生长,历来没有靠此打翻身仗成功的先例,只不过是吃点镇痛剂,暂时舒服一下而已。其次,寄希望国家给项目,也不可取。基础设施项目的布局,中央会统筹规划,有序实施,这要根据全局利益的需要来定,局部地区想吃偏饭,其出发点就是不对的。至于竞争性项目,应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则去确定,而不能再靠行政的力量来决定。第三,寄希望中央给政策,这要看你想要的是什么样的政策了。这一愿望若是建立在新思路、新体制、新机制、新方式的基点上,那没什么问题,中央把这个大政策已经交给你了,就看你会用不会用,用得怎么样了。如果你想不切实际地得到所谓“优惠”政策,谋求减税免税,设立这个“区”那个“区”的,恐怕已经行不通了。因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趋势下已不可能再这样做。
认识误区之二:一夜之间要找到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俗话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如若得了大病,所谓药到病除,妙手回春之功效,不能说没有,但实为少见,大多还得一点一点治,一点一点养,逐步恢复元气,进而强壮起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就是对一个有着近亿人口的庞大经济、社会、自然区域进行综合治理,使其步入良性循环和发展的轨道。东北老工业基地曾经有过辉煌,号称“共和国的长子”。但几十年之后,它有些衰老了,而且患有多种疾病。国企困难,结构失衡,资源衰竭,下岗失业,环境恶化,城乡差距,等等,所有这些“病”,交叉感染,久病未愈,想在短时间内找到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那是根本不可能的。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决策的出台,无疑给解决东北问题带来了一次机遇,但这仍然是一个长期的战略,切不可操之过急。关于改革和发展的理论中,有“路径依赖”一说,面对复杂的结构转型、制度转型、观念转型问题,从原来的路径一步一步修正到新的路径上去,是需要耐心和时日的,应有长期规划和长期作战的准备。
认识误区之三:又要大干快上了。从解放初期的合作化开始,几十年来在如何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的问题上,我们反反复复地受阻于一个老毛病,那就是急躁冒进。近几年来,不少地方制定的区域性发展战略大多雄心勃勃,且不乏“大思路”、“大手笔”,“超常规增长”、“跨越式发展”成了许多地方官员的口头禅。不管是否具备条件,愣是要“率先实现现代化”,GDP等宏观指标一改再改,越改越大。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决策一出台,科学策划,周密部署,务求实效者当属多数,但习惯于跟风赶浪头,玩惯了花拳绣腿的人也又一次涌动起“大干快上”的热情。什么“抓住千载难逢上一批大项目的机会”、“建设国际级的中心城市”等豪言壮语不绝于耳。如果照后一种人这样搞下去,岂不又要重蹈出口号、出“典型”见长,而出业绩、出效益见拙的覆辙。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尤需求真务实。应多几分冷静,少几分浮躁,多几分科学,少几分盲目,多几分实干,少几分炒作。如此而为之,过几年或若干年,我们就更有希望看到一个重新振兴的东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