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李连达:西医出身的中医药学者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2月14日 15:15 经济参考报

  李连达是谁?他是新当选的中国工程院7名医药卫生工程学部院士中惟一一位中医药界院士。在没有当选院士之前,也许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名字,但由他参与研究的治疗冠心病的名药——冠心Ⅱ号,却早已名闻遐迩。2月7日,记者在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采访了这位为中国中医药事业奋斗了近50年的中医药学者。

  李连达是辽宁沈阳人,今年虽然已经69岁,依然鹤发童颜,精神矍铄。他1951年考入
北京大学医学院医疗系(后更名为北京医科大学,北京大学医学部),1956年毕业后,分配到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一直工作到今天。在将近50年中医药研究工作中,发表了学术论文230多篇,编写专著17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卫生部科技进步甲级类及各级科技成果20多项,先后进行70多种中药新药的研制和药理研究项目,其中有20种已获得新药生产证书。

  “评选院士有着非常严格的标准”,李连达说,“不仅包括学术水平、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等,最重要的是看你有什么创新,有什么突破。”李连达西医出身,做中医儿科工作20年,然后转向研究中医基础及中药,他自称是一个“杂家”。但是,自从研究中医药之后,从未动摇过,一直沉溺其中。“不知怎的,我就是喜欢上(中医药)了。”

  “祖国医学博大精深,要想有所作为,有所创新,就要有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毅力。”十年动乱之后,李连达从事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愿望终于得到实现,有的领导不顾舆论压力,大胆地支持他的工作,把一间9平方米的卫生间改造成实验室,在抽水马桶和洗澡盆上面放了两块木板当实验台。在实验室里,他拿着领导给的400元科研经费,百感交集:“我总算有了工作的权力,有了一块虽然不理想,但却来之不易的小天地。”凭着这间简陋的“实验室”,他用无数个日日夜夜孵化出一系列科技成果。

  李连达在国内首先建立了心肌细胞培养,搏动长达106天,并且培养成功了人胚心肌细胞。他的“双龙方与自体骨髓干细胞经心导管移植治疗冠心病的研究”,首次将中药与干细胞移植合用于治疗冠心病,显著提高了疗效及干细胞移植的成功率,为冠心病治疗开辟了新领域。这种新方法,将胚胎干细胞、异体、手术移植,改进为骨髓干细胞、自体、导管移植,解决了供体不足、伦理道德限制、致癌潜在危险、排异反应、手术风险、费用昂贵等一系列难题,为干细胞移植的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该项研究解决了心肌细胞不能再生,心肌损伤后只能由瘢痕修复的世界性难题。研究证明,该疗法不仅可以促进心肌细胞再生,还可促进心肌小血管再生,使冠心病治疗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该项成果获得2003年度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

  李连达与陈可冀等专家合作,经过对“活血化瘀”理论的潜心研究,使这一中医理论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且研究的新药也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03年10月29日,“血瘀症及活血化瘀研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其他如冠心Ⅱ号、生脉散、金莲清热冲剂芪贝胶囊等,也获得了巨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有耕耘就有收获。当记者对他取得的成果感到震惊时,李连达却觉得没有什么稀奇,淡淡地说:“这些成果不是我一个人干出来的,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每一项成果都有大家的汗水和心血。”在宁静的实验室,虽然没有枪炮声,却同样有着前仆后继的悲壮场面。他告诉记者,和他多年合作的吕恩武及张占海同志,由于过度辛劳,年仅三十几岁就倒下了……

  李连达虽然在中医药研究方面具有很高的学术造诣,但他并没有一点门户之见。他力倡中西医结合,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在治病过程中,哪种优势大采用哪种,一切以治好病为中心。”

  在本职工作之外,他还兼任中国药典委员会委员、卫生部保健食品审评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药委员会审评委员等职务,特别是谈到这次当选为惟一一名中医药学院士时,他只说了一句话:“我觉得身上的担子更重了。”作者:王寿臣作者单位:经济参考报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发布日期:2004-2-14星 级: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