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通胀压力带来金融政策微妙变化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2月14日 09:14 经济日报

  细品全国银行、证券、保险工作会议精神时我们注意到一个变化,就是金融监管部门已经将防止通货紧缩的提法改为防止通货膨胀——

  在经历了6年与通货紧缩的不懈抗争之后,中国开始将防止通货膨胀推向了经济工作的前沿。

  近日来,各家金融机构在传达学习全国银行、证券、保险工作会议精神时都提醒大家注意到这一变化,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已经将防止通货膨胀作为今年央行工作的重点,这些举动无疑将引发今年整个货币政策的走势发生可以预见的变化。

  通胀压力悄悄降临

  仅仅在一个多月前,关于中国是否有通货膨胀压力还是一个具有争议的话题。

  判断经济是否出现通货膨胀趋势,不仅仅要依赖于物价指数的变化,更要将眼光延伸到整个经济格局。

  中国经济目前毫无疑问是正处在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但经济运行中的矛盾也十分突出。尤其是2003年全社会投资总规模过大,部分行业和地区出现了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这些都加剧了能源和部分原材料等资源的矛盾。去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6.7%,究其资金源泉,很大程度上是依靠货币信贷的急剧扩张,信贷面临着巨大压力。

  当2003年10月份的统计数字公布后不少人已经注意到物价指数的显著变化。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涨幅从去年1月由负转正,从7月份开始呈现上升趋势,10、11、1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分别上涨1.8%、3%和3.2%,今年1月份也比去年同期上涨3.2%。从环比指数看,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从去年8月份开始由负转正后,已连续6个月连续上升,今年1月份比去年12月份上涨1.1%。这表明物价出现了明显的上升趋势。

  央行有一个对企业商品价格的监测系统。根据他们观察的结果,被监测的企业商品价格同比已连续13个月上升,2003年11月份上涨5.5%,12月份上涨6.3%。根据最新的统计,2004年1月份企业商品价格总水平较上月上升1.2%,较上年同期上升6.7%,上涨幅度十分明显。

  由于去年粮食等农副产品价格出现了大幅上升,因此物价上涨有其一定合理因素,但引人注意的是生产、投资领域的价格和房地产价格也相应地从2002年4季度出现了持续大幅度上涨。这些现象表明,市场供求关系正在发生新的变化,通货膨胀压力开始显现。在此背景下,明确提出要防止通货膨胀,这是对中国经济的一个新的判断。

  货币政策面临微调 尽管周小川将今年的货币政策仍然表述为稳健的货币政策,但人们已经感受到了其中的细微变化。

  根据已经公开的数字,今年全部金融机构新增贷款将比去年少增3900亿元左右。通胀压力对于金融领域来讲,十分明显的表现就是货币信贷增长潜在压力持续加大。放缓信贷资金发放的增势,对于防止通胀有着重要的作用,这是今年货币政策最为直观的变化。

  在刚刚宣布的央行今年十大任务中,多项与防止通胀有关。要有效防止通胀更应着力提升监管当局对经济金融运行的分析和预测能力,对可能出现的通货膨胀准确地作出超前的判断。金融专家分析认为,央行控制基础货币投放还有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对再贷款和再贴现管理。来自金融机构的消息表明,目前他们从中央银行获取再贷款的可能性越来越小,这也是中央银行调控功能在发挥作用。

  防止通货膨胀,利率无疑是一个最为敏感的领域。分析人士认为,利率市场化改革尚有许多领域可以触及,而改革的结果无疑会对利率杠杆的成功运用起到积极的作用。

  如何应对通胀和通缩,历来被视为一项十分难以掌握的调控艺术。我国中央政府已经多次成功地克服了通胀和紧缩带来的消极影响,受到国际舆论的高度评价。今年新一届中央政府未雨绸缪,对经济走势判断准确,对策有力,人们相信中国经济仍将会沿着平稳较快的发展轨迹运行。 文/本报记者 王智作者:王智资料来源:经济日报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