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作为一个正一步步告别垄断的行业,医疗行业使各类资本趋之若鹜。而上海拥有丰富而优良的医疗资源和巨大的消费市场,一直是意图进军医疗市场的“大资本”们关注的重点。虽然诸多障碍让一些资本暂生退意,但把近一半的医院推向社会,上海此次医改的力度在全国来看也堪称少有。不管资本是出于做大医疗产业的目的,还是想把收购的医院包装一
下转手倒卖,相信上海将再次成为他们的“火拼”之地。
更重要的是,上海在医改政策上的这一尝试,将为艰难前行的中国医疗体制改革提供一个可借鉴的范本。如获成功,不但盘活了医疗资源,还能从根本上缓解目前存在的众多就医难题,让老百姓真正受益。
是公立,还是民营、外资,甚或是国有资本与社会资本共股?对于上海200多家公立医院来说,它们的命运将在2004年上半年见分晓。
2月10日,《上海医疗体制创新》课题组一位负责人向本报记者透露说,上海市政府计划在今年上半年完成本市的区域卫生规划,现已要求各相关部门落实实施;而随着区域卫生规划的完成,上海市第一次将政府办医疗机构和社会办医疗机构(即公益性与经营性医疗机构)完全区分开来,这两种类型医疗机构的具体名单也将在上半年敲定。
“这个名单的确定对上海医改的进程将是至关重要的。以后,社会资本就很清楚哪些医院它是可以投资的,哪些医院是由政府来办而它不能投资的。也就是说,这个名单为下一步社会资本大量进入医疗领域提供了可操作性。同时,也就意味着上海的医疗体制改革真正进入了实质性阶段。”一位市场投资人士向记者表示说。
200多家公立医院推向社会资本
在上海这一阶段的医改中,最受关注的是那一份名单———哪些医院将被划定为社会办医院,哪些医院将仍然是政府办医院。这不仅关系着这些医院今后的生存和发展,而且对社会资本进入医疗领域和今后的医改走向、医院格局,都是一个分水岭。
“我们课题组的意见是,所有的一级医院(社区医院)都由政府来办,另外,政府还要办好3~5家三级医院,其余的全部二级医院和大部分的三级医院都全部推向社会资本。”这位课题组负责人告诉记者说,“杨副市长(上海市主管医改等工作的副市长杨晓渡)基本上也同意了这个意见。估计最终也会这样去做,八九不离十吧。”
根据他的计算,上海市目前总共有医院530多家,民营医院50家,三级医院35家,一级医院200多家,二级医院也有200多家,今后社会办医院和政府办医院“大概就是一半对一半左右吧”。也就是说,经过2004年上半年之后,上海将有200多家原政府办医院的性质彻底改变。
另据了解,目前,上海市政府还明确了在医改过程中公立医疗机构国有资产转让收入的执行办法:按照国资管理机制,市级归入上海申康投资有限公司(2003年3月26日成立,负责市级医疗机构的投融资改革);区县级无相应公司的,由区县国资管理部门设立专户。
70号文件推动上海医改
这一系列措施的依据其实是70号文件。2003年12月8日,上海市政府正式出台《关于本市促进社会办医发展民办医疗机构若干意见(试行)》(70号文件)。据悉,70号文件是上海今后一段时间内医改的指导性文件,将在2004年起全面贯彻实施。该《意见》在内容上有重要突破。比如《意见》提出:发展公益性医疗机构和发展经营性医疗机构相结合,逐步形成两者错位竞争、共同发展;鼓励基本医疗服务主体框架以外的政府所办医疗机构改制为民办医疗机构,吸引社会资金多形式投资兴办医疗机构等。《意见》还写明:“将部分政府所办医疗机构改制为民办医疗机构,是本市发展社会化办医的重要形式和途径。”
70号文件之后,上海医改的一些实质性动作就随之开始了。据上述课题组负责人透露,上海市政府目前已对本市区域卫生规划中的关键内容作了明确,提出了对医疗机构(包括政府办和社会办医疗机构)实行公益性和经营性分类管理的具体办法,明确了基本服务的主题框架,并界定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上海市流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汪亮认为,此次70号文件的出台及上海市领导的讲话,首次表明,除了公办医疗机构是政府为了维护社会公平、公正而提供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外,其余的医疗资源都应该作为经营性的机构,而经营性的医疗机构的性质属于服务贸易范畴;并且,基本医保同基本医疗相对接,经营性的医疗机构应该同商业保险相对接。所以,这也将为进一步深化医保制度的改革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社会资本能否接盘?
在过去几年中,与国有企业如火如荼的改制形成对照的是,医疗领域的产权改革却一直没有实质性的举动和进展。“目前国家还没有关于医疗体制改革的一套比较完整的配套政策。”亚太医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陈虎向记者表示说。
而上海市的医改走在前列。2002年3月26日,上海卫生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和上海申康投资有限公司成立,标志着上海社会事业投融资改革试点正式启动。到2003年2月21日,上海市政府出台影响较大的《上海市市级卫生事业投融资改革实施方案》的7号文件,重点明确了几个“基本原则”,比如:明晰卫生事业单位的产权关系;充分调动卫生系统及其他社会投资主体的积极性,形成政府与社会投资的合力等。2003年3月,上海市副市长杨晓渡在上海市卫生工作会议表示,2003年要重点深化公立医疗机构改革,积极推进多元化办医。
但即使这样,医改更多的还只是停留在理论和政策层面,投资商和医疗机构之间也经常停留在“接触”之中而没有实质性动作。甚至有投资商向记者表示说:“你想参股或者并购一些医院,但是你根本不知道政府是不是想把这个医院抛出去。”
因此,当传出上海市政府要公布社会办医疗机构名单时,许多投资商就立刻表现出了望眼欲穿的资态。
而作为被抛出去的对象,许多医院则还沉
浸在未知之中。上海东方医院(三乙)市场部一位负责人向记者表示说:“没有听说过这回事,不过也没有什么值得惊讶的。我们最近主要在做托管一些小的医院以及和国外一些大公司谈合作之类的事情。”而当记者把这一消息告诉一家二级医院的一位科室负责人时,他则感到了惊讶,“以前也听说过要把我们二级医院推出去,但是没想到力度这么大!”
“这个名单现在应该是很机密的吧。”陈虎说,“而且,最终的结果,还是要看政府在这方面的想法是否和投资商是一致的。”
陈虎向记者分析说,从政府的角度来说,那些成为财政包袱、属于重复性建设、功能上没有什么特别的医疗机构肯定是要抛出去的。但是,政府抛出的这些医疗机构是否就是投资商感兴趣的,这是一个更关键性的问题。他认为,在投资商看来,最有特色的医院就是最有商业价值的,是最值得投资的,一二三级医院都各自有自己的投资价值。
也就是说,在政府抛出的这一名单中,那些不符合投资商需要的医疗机构将面临如何继续生存下去的问题。而如果很有商业价值,政府是否能慷慨出手呢?
上述课题组负责人表示说:“推向社会资本,并不意味着就是出卖,而是以增量投入为目的。社会资本进入后,可以参股也可以控股,国有资本并不是一定要完全退出,同样可以控股或者参股。”
另外,在70号文件中,特地提出“营造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这一条,对社会办医疗机构在登记注册、资产和土地政策、医保定点政策等方面给予支持,比如:社会办公益性医疗机构自用的房产、土地、车辆等税费方面,享受与政府所办医疗机构同等优惠政策;凡符合区域卫生规划要求,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社会办医疗机构,其医保定点资格与政府所办医疗机构同等对待。
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上海目前50家民营医院的经营依然举步维艰;而且,最近几年社会资本要大举进入医疗领域的呼声居高不下,但却总是雷声大雨点小。
“我觉得这主要是两方面的原因:首先,投资商对医疗投资项目的盈利模式依然不清晰;其次,更为重要的是,政策放开得还是不够,配套政策少。”陈虎分析说。
名词解释:
社会办医———是指除各级政府用财政经费办的医疗卫生机构之外的其他社会化办医形式,重点是民办医疗机构。
作者:本报记者文照谋上海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