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术
对一个公司和它的领导者来说,最绝望的时刻便是发现自己与“安然”(Enron)这个词联系在一起:2003年初爆出会计丑闻的荷兰皇家阿霍德公司被称作欧洲的“安然”,而年末意大利帕玛拉特公司的假账事件则被称为安然的欧洲版。
丑闻像个不可破解的诅咒:和前两年一样,2003年依然充满了会计丑闻、无限制的贪婪和各种令人愤慨的强词夺理,并在力度上更加深化:秋季发生的格拉索薪酬事件前所未有地将纽约证交所置于监管之下,险些引发人们对现存商业体制的置疑。
这一诅咒很有可能会延续到今年,至少,已被诉诸法律的案件在程序上就远远没有结束。
但事实上,2001年占据媒体头条的经济罪行报道时刻提醒人们对未知丑闻的恐慌,而2003年的同类报道更注重对过往行为的事实追究,并认为丑闻能切实推进公司制度的改革。
这使我们有理由相信,和经济发展一样,商业丑闻也具有某种不易察觉的循环周期。这一过程中,大量足够灵敏的监测措施相继启动,人们应对丑行的能力不断增强。
一个显见的事实是,共谋式经济犯罪越来越容易被发现,在公司组织中至关重要的职位被公众的目光盯得更紧,处在其顶端的领导者尤其喘不过气来:好业绩只能得到少得可怜的褒奖,并得随时准备面对舆论的怀疑或繁琐的财务审查,该职位被动地处于失衡状态。
因此,对商业领导者来说,2003,是重新找回职业平衡感的头一年。
一个颇为不赖的消息:全球经济的回暖在去年年末得到了肯定,新兴经济体增长势头强劲,亚洲和拉美许多经济体第三季度的增长达到数年来的最高;日本和欧洲的经济也同样重获增长,只是相对而言稍慢些。
尽管去年大部分时间美元疲软,但美国股票市场在经历三年忧郁期后回归牛市,道·琼斯工业股票飙升了24%;另外,美国公司在欧洲市场进行的并购交易额较前年增长一倍以上,至745亿美元——分析师们认为世界上最结实的经济体美国在2004年将继续保有跨国并购的热情。
现在可以乐观地断定,目前商业领导者正处在一个微妙的阶段:经济周期和商业丑闻周期恰好处于同样的上升周期,因此,两者产生的合力呈现出一个美妙的趋势:良好的公司治理正在形成,基于理性的冒险欲望恰好重被点燃——正是那种能产生真正财富的结合。
而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点是,这一趋势需要通过公司治理者的领导力来实现。或许很难再将1930年代J.P.摩根(J.P.Morgan)式的绝对影响力复制出来,但领导者仍是商业活动的核心,通过健康的公司行为将生龙活虎的气息重新带回交易场所。
在今天,这一点尤其值得强调。
基于这一判断,我们在本期特刊的结尾部分推出“Who is who in 2003商业人物榜”,分为红榜、黑榜和幸存者三个组成部分,其中红黑榜是主打。
红黑榜内再度细分的意图如下:对红榜人物的选取体现出《环球企业家》对领导力三种要素的强调,光明商业前景的实现有待这些要素得到倡导和实践;黑榜回顾了一年中最失意的商界人士,当然包括丑闻主角,不过其初衷并非重复对过失的拷问,而是希望借此明确公司领导者在当今商业社会中的位置、界限和应有的承受力,因此同样关涉这个世界的商业未来。
红榜
●谢尔盖·布林&拉里·佩吉
(Sergey Brin & Larry Page)
Google创始人
虽然已将细节管理工作交给职业经理人艾瑞克·施密特,google的两位创始人谢尔盖·布林与拉里·佩吉的光芒并未被压抑——特别是在2003年下半年,google即将上市的消息传出后,这两个低调的技术天才成为全球的财富偶像,如同其硅谷前辈史蒂夫·乔布斯、约翰·钱伯斯和杨致远一样。
最迟到2004年4月,它将完成自己的首次公募(IPO)。银行家们将其市值预估为200亿美元,也就是说,出让10%股份的google在上市当天就可融到20亿美元的现金。
这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它的杰出业绩:过去的18个月中,google的企业规模已经翻了四倍,年收入则是之前的六倍,达到9亿美元,税前利润也迅猛提升了23%,达3亿5000万美元。
令投资者疯狂的原因还有,google已经超越搜索引擎的行业标准,树立了崭新的网络生活方式。
但此事更为关键的意义在于它昭示着一个沉闷时代的结束:人们对IT业的仰视变为仇视,流向纳斯达克的资本趋近干涸。
另外,微软在做出极大努力后成功了,而一度被认为有望打败微软的网景失败了——现在,google晋升为微软新的对手。“你会收购微软吗?”有人问布林,人们认为这才是google的终极使命。此时,摆在这双网络新贵面前的最大障碍是,如何让google在管理和创新方面的成熟程度与公司的发展保持同步,它需要做的已不是发现一个机会并全力抓住那样简单。因此,上市融资所得将令google有能力进行更为细致的创新,以及进行必要的收购使自己更为壮大,从而逐步踏入成熟公司的行列。
●张富士夫(Fujio Cho)
丰田汽车公司总裁
厚镜框,精心修饰的头发,66岁的张富士夫看起来像是日本经理人中保守派的一个典型。事实上,他也是终身雇佣制等日本传统商业实践的忠实拥护者。
在骨子里,他却是个冒险家。2003年,丰田的新部门Scion在美国推出了一系列旨在迎合年青人的时髦车型;还在汽油/电力混合动力等可替代能源汽车上豪赌:打算推出混合动力的凌志RX330跑车。
张富士夫对混合动力情有独钟,相信它能“领导汽车时代的新纪元。”
冒险获得了丰厚回报,当美国三大汽车公司饱受煎熬之际,2003年的丰田成了一个地道的“赚钱机器”——
8月数据显示,丰田在美国轿车和卡车市场的业绩开始超过克莱斯勒,并在此实现了80%的盈利;过去长期亏损的欧洲业务实现了盈利;而在日本本土市场,丰田保持了42%的市场份额,《日经商业日报》将其评为日本“最受尊敬企业”;在全球范围内,丰田以10%的市场份额超过福特,成为世界第二大汽车制造商;
三个月后,张富士夫宣布丰田2003上半年的净盈利增长23%,这意味着丰田已是过去10年里世界上盈利能力最强的汽车公司:分析人士估计,在2003年初售出的每辆车,丰田赚1800美元,通用汽车赚300美元,福特赚240美元。
张富士夫还有一个更雄心勃勃的目标:在2010年,让丰田的全球市场占有率达到15%,取代通用汽车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制造商。
不要置疑丰田实现目标的能力——设立一个目标后,丰田通常会超越它,而且比对手实现得更出色:当日产2002财年表示要削减20%的成本时,丰田在同期轻易实现了削减30%成本的目标。
真正应使竞争对手紧张的是张富士夫所谓“丰田之道”的核心:通过强调中国在制造成本上的竞争优势,向员工灌输危机意识。这样的结果是:在对手们刚赶上丰田上一代的汽车制造技术时,作为“精益制造”行家里手的丰田已开始实验应用新一代低成本导向的汽车制造厂,以期像耐克生产鞋那样来生产汽车,再将成本降低50%。
●罗曼·阿布拉莫维奇
(Roman Abramovich)
俄罗斯石油及铝业大亨
关于这个俄罗斯第二富豪的西伯利亚石油公司在与霍多尔科夫斯基(见黑榜头版)的尤科斯进入“蜜月套房”后却突然抛弃“新娘”的幕后真相,可能会是个千古之谜。唯一肯定的是,在身有“原罪”的俄罗斯新贵阶层中,阿布拉莫维奇是最为聪明的一个家伙了。
这并不是说他没有政治野心——普京最初能容忍寡头参与地方政治时,现年36岁的阿布拉莫维奇曾在2000年“买票”当选北极圈无人地带楚科奇的地区行政长官,并在该区首府花两亿美元搞了三家酒店、一间影剧院和超级市场,以及重修荒废已久的机场。
但当去年莫斯科欲调查阿布攫取俄罗斯铝业的行为时,他迅速移居英国。在那里,他大规模变现自己的在俄资产,出手阔绰:斥资1.33亿美元买下切尔西俱乐部母公司97%的股份;拿出1.55亿美元替俱乐部还债;在新球员身上花费了1.7亿美元;置办波音737飞机;花1.2亿美元为自己购置半年内的第二艘超豪华游艇;买下四百五十英亩的英国乡间庄园……
当英国人对他将大把卢布洒向斯坦福桥的举动表示愤怒和讥嘲时,阿布已成功地实现了自我保护的目的:将自己打扮成一个只知道穷奢极欲的逍遥大亨,与别列佐夫斯基、霍多尔科夫斯基等寡头划清界限,最终降低甚至解除莫斯科的敌意——
《华盛顿邮报》报道说,当莫斯科急欲打击霍多尔科夫斯基对尤科斯公司的控制权时,阿布出现在克林姆林宫,与普京总统会面后,西伯利亚石油公司与尤科斯之间进行的俄罗斯历史上最大的企业合并案便终告流产。
●桑迪·维尔(Sanford Weill)
花旗银行董事长
在金融业挣到大钱的人数不胜数,但只有极少数人能改写金融业历史,即将卸任的花旗银行董事长桑迪·维尔做到了。他出身卑微,在一败涂地后重新攀上事业顶峰。
这个裁缝的儿子从每周挣35美元的推销生涯开始了自己的华尔街生涯。自1960年创业以来,维尔在金融业摔打数十年,三十八年后将旅行者集团与花旗银行合并,由此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金融公司——花旗集团,并导致美国盛行半个多世纪、禁止金融混业经营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废止。
整个1990年代,他的旅行者集团及后来的花旗集团的投资回报率超过40%。但维尔最大的功绩是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和力量完成了对花旗集团的整合工作。这比完成合并难得多:合并的另一方花旗银行的企业文化僵死,业绩持续下滑。将规模如此巨大、企业文化迥异的两家金融公司融为一体,势必引发巨大牺牲。
在炒掉自己的爱将詹姆斯·迪蒙的鱿鱼后,维尔发起政变,将代表花旗银行旧势力的联合CEO约翰·里德赶出门外。在处理公司丑闻方面,维尔也不惜一切代价,并在短期内取得卓越成效。并购后第二年,他即让花旗集团扭亏为盈,并实现两位数的增长。
2003年,维尔积极着手于洗刷花旗近年来积累的种种丑闻,强硬、极端的他展现了自己实用主义者的一面,极力塑造花旗集团的诚实形象——他早已证明自己挣钱的能力,最后他还要证实自己的方式是干净的。
年中时,70岁的他突然宣布将CEO之位让给副手查尔斯·普林斯,以一种更隐秘的方式发挥他在花旗及金融界的影响力。
●沃仑·巴菲特(Warren Buffett)
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总裁
2003年,奥马哈Gorat牛排屋的生意越发兴隆。这家巴菲特最喜爱的餐厅正出入着众多企业的CEO:通用电气的杰夫·伊梅尔特来向巴氏请教管理层薪酬问题,施乐公司的安妮·穆尔卡妮前来询问公司管理问题,因关联交易而备受谴责的玛莎公司的玛莎·斯图尔特希望获得伦理与形象方面的建议,比尔·盖茨也在微软取消期权之前飞往奥马哈听取“先知”的意见……
“我很遗憾我一直在借巴菲特的名义告诉我的下属,公司应该怎样经营”,桀骜的媒体大亨巴瑞·迪勒表示,“因巴菲特之名”是非常有效的沟通方式。
这说明一种更朴素、更理性的价值观在美国商业界逐渐建立起来。
在1999年网络股最疯狂的时候,不愿冒险的巴菲特曾被认为已经过时。在经过电信及互联网泡沫、明星公司进行大量内部交易、滥用金融工具并伪造报表,以及证监会监管行为存在漏洞等一系列让投资人感觉到被“背叛”的公众事件之后——2003年,投资收入丰厚且投资方法无可挑剔的巴菲特被尊为“全世界的先知”。
这个73岁的老人并没有因此失去前进的动力。看到美国企业投资价值不高后,他将视野投向全球:2003年4月,通过旗下基金大量吸纳中石油的股票,巴菲特的收益超过23亿港元;年底,他又借助摩根士丹利大量吸纳中国人寿的股票。
这些都让人想起巴菲特的老师本·格雷厄姆的名言:“你是对的,仅仅因为你的推理及论据是对的,而非有多少人认可呢。”
●鲁伯特·默多克(Rupert Murdoch)
新闻集团董事长
你永远不能低估默多克,即使他已经72岁。
自从50年前这个牛津学生突然继承父亲留下的报纸,他的雄心从未得到真正满足。他在全球拥有175份报纸,在英国、意大利等欧洲国家的卫星电视领域占据王位;在美国,他拥有电影业巨头20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电视光纤网福克斯网络,以及35个电视台。这些资产为他每年创造300亿美元的收入,并将他的影响力拓展到世界各地。
2003年12月19日,他获得了新王冠:DirecTV。
这是一桩默氏觊觎了20年的资产,他为此耗费了数年时间和68亿美元,且手段狠辣:新闻集团的对手EchoStar曾一度对DirecTV达成收购意向,默多克一面打电话到EchoStar的CEO查理·厄根家中表示祝贺,一面上告美国司法部称EchoStar对DirecTV的收购造成卫星电视平台垄断。
这一釜底抽薪之举让新闻集团重新获得与DirecTV的谈判资格,并最终完成收购。
现在,DirecTV不仅为新闻集团带来1200万美国电视观众,更让默多克手中同时握有节目资源、电视台和卫星传输渠道,并且让默多克在谈判能力上精益求精——他能让自己的电视台落地成本更低,也能以更便宜的价格购买电视节目,他是自己的“看门人”。
“别担心,我们并不想接管全世界”,默多克笑着说,“只想要其中的一部分。”
●阿兰·乔治·雷富礼(A.G. Lafley)
宝洁集团董事长、总裁兼CEO
讲求股东收益的年头又到了,57岁的阿兰·乔治·雷富礼以一连串骄人的财务数字顺应了这一商界趋势。2002至2003财年,宝洁集团销售总额增长了8%,纯收入增长19%,达到51.9亿美元;除基础建设之外的核心业务盈利升幅13%,利润规模达到宝洁集团近50年来最高水平。同时,本财年宝洁集团的股票红利提高了11%,延续了该集团48年来股票红利持续攀升的传统。
雷富礼由此赢得了公司上下和投资者的尊重。和他的前任相比,满头银发,戴着眼镜的雷富礼看起来一点不像一个CEO,倒像一位有点儿学究气的大学教授。他一直把自己当作公司的一名普通员工,被人称作“非CEO”(un-CEO)。
但他的治理手段却堪称铁碗,在2000年上任后不久,雷富礼就在各个分部推广他的品牌战略,要求所有部门经理集中精力销售如汰渍、佳洁士等成功品牌的产品,而研发新品牌的工作被勒令暂缓或停止。
在人力资源上,先是前所未有地更换了30名集团高层官员中的一半,接着砍掉9600个工作岗位,还安排大量女性员工进入管理高层,这些都对宝洁固有的传统观念发起了最强有力的挑战,然而效果却异常明显,舆论普遍认为,这家老牌日用品巨头开始重新焕发活力。
●李斯阁(Lee Scott)
沃尔玛CEO
如果一家大公司与“垄断”这两个字联系起来,人们通常会认为这家公司要么靠行政庇护,要么具有核心技术,要么蓄意合谋。总之,它都会容易损害消费者的利益。
但李斯阁会委屈地说,对于一家以“日日低价”为口号的公司来说,怎么可能站到消费者的对立面呢?
答案很简单:这家年收入逾2500多亿美元的零售商已是这个星球上最大的公司:每周,会有1.38亿人光顾沃尔玛的近4800家零售店;约八成的美国老百姓一年内至少光顾一次沃尔玛。它与其他零售商的距离拉得太大,以至于根本无法放在一起比较。
精通物流的李斯阁在2000年出任沃尔玛的CEO,第二年,沃尔玛以2189亿美元的销售额超过埃克森——美孚公司,使得服务业公司首次位居全球500家最大公司榜首。
沃尔玛的销售额已连续五年每年递增超过10%,2003年前三个季度该数字分别为:9.7%,11.3%和13.1%,要保持继续增长,并非难事。
现在,沃尔玛的小城镇和郊区战略、办事“吝啬”严禁行贿、“对顾客露出八颗牙”等做法仍为人津津乐道,它雇佣非法劳工、工资歧视、性别歧视以及违反反垄断条例的问题也开始吸引人们的注意力。
面对媒体和业界的批评,在2003年底接受采访的时候,言语温和的李斯阁表示不会让沃尔玛停止扩张的步伐。
当被问到创始人山姆·沃顿“不要到沃尔玛不被需要的地方去”的训诫还是否被遵循时,李斯阁反问说,如果“沃尔玛不被需要的地方”是由不想看到低价革命以及不愿与沃尔玛竞争的人来定义的,那么他就无需理会。
对于沃尔玛的规模还能多大,李认为沃尔玛现在只占到美国非汽车及非餐饮领域销售额的8%,“为什么不能是24%呢?”
●李·雷蒙德(Lee Raymond)
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来访者走下舷梯,匆匆坐上豪华轿车开往预定地点:在一幢类似城堡的建筑前,卫兵引领他进入电梯;电梯门打开,穿过一系列门厅进入一间办公室,一位66岁的老人正等着他,头上悬着一幅猛虎的图像。
来访者拼命挤出笑容试图缓和气氛,跟往常一样,老人礼貌但威严,看上去颇为傲慢。
这就是李·雷蒙德,当今世界最具权势公司的执掌者。他将在2004年光荣退休,完成他作为“埃克森先生”的传奇职业生涯。
人们至今还把他在1999年收购美孚公司——这桩价值810亿美元的交易是工业史上最大的合并——视为雷蒙德十年任期中取得的最辉煌胜利。
事实上,自从他1993年就任CEO以来,公司没有停止过高速成长,埃克森的股价大幅超越标准普尔500指数,业绩优于主要竞争对手雪佛龙-德士古公司和壳牌公司。仅2003年上半年,公司盈利就达到了110亿美元,接近该公司2002年利润的总额。
在任职期间,雷蒙德一直是守旧派的代言人。他从不做和事佬,也毫不掩饰对风能、太阳能等替代能源潜力的怀疑,此举彻底激怒了批评他的人士。此外,雷蒙德对矿物燃料的使用与全球变暖之间所存在的关联深表怀疑,他的这一态度让环保人士感到不安。
但在他退休后,等待他的肯定仍是数不清的荣誉,因为没有谁能像他一样,让这个保守行业里面的超级公司股息连续21年不断提高。
●李健熙(Lee Kun Kee)
三星电子董事长
如果你在2003年才初次接触三星电子,你一定认为它是世界上最高档的电子品牌——五年前,冠名“三星”的产品还被认为是廉价品,当时三星电子的母公司三星集团负债170亿美元,濒临破产。
现在,三星已成为世界第二大手机生产商和最大的存储器厂商。
2003年,三星电子的收入预期为360亿美元,利润则可达50亿美元。虽然较之2002年,利润因芯片价格下跌而下降15%,但分析师们仍坚信,三星电子在2004年利润将超过75亿美元,成为商人们当之无愧的榜样,无论在韩国、还是美国。
自从1987年李健熙接手其父李秉哲一手创立的家业,他就开始了企业再造之旅。以喜爱的高尔夫运动做类比,他认为:“抽球打出180码的人,有教练的指点,很容易就能打到200码。认真联系的话,也可以打到220码,但是,想要打到250码以上的话,从握杆的方式到站姿等等,都得全部修正。”
他的全部努力,就是将三星从一家低成本制造公司升级为在设计、技术方面均具备竞争力的国际电子品牌。为此,他以高薪广罗人才,精简厂房,将次要业务外包,并对高科技产品投入重金。
这其中,毅力是最珍贵的品质:仅CDMA手机就经历了7年时间才从概念变为流行产品。
刚过去的一年,三星电子在新崛起的移 动闪存领域获得全球市场第一,这是它的第12顶桂冠;最新财报显示,2003财年第四季度纯利润跳涨24%,事实上,三星保持这种季度性两位数增长的频率已有三年时间。
黑榜
●迪克·格拉索(Dick Grasso)
纽约证券交易所前主席
在安然破产所引发的清算贪婪CEO的浪潮中,因薪酬过高而被调查的个案并不多。正因如此,格拉索这位“9.11”恐怖袭击事件后重振股市的英雄成了其中最著名的一个。
2003年8月,格拉索累积退休金、奖金及储蓄等总额高达1.4亿美元的薪酬计划披露后,公众的愤怒情绪一下子被点燃。
其实,格拉索的年收入在2001年时已达3100万美元,其中包括表彰他在“9.11”恐怖袭击事件后6天便迅速使纽约证交所复市的奖金500万。如果格拉索逐年提款,大概不会有问题,但他把大部分所得留存交易所专设户口,而交易所保证他每年有8%收益,遂达成令人咋舌的巨款。
9月,在“有力人士”及传媒的追查下,纽约证交所又透露格拉索尚有一笔4800万美元的“递延薪酬”,事情遂变得不可收拾:美国国会议员公开指责格拉索贪婪无厌,向来最听话的证券经纪商也联合署名逼他下台。格拉索被迫辞职。
眼下,纽约证交所准备要求格拉索放弃他业已收到的约1.4亿美元薪酬的大部分;证交所董事会已要求纽约州和联邦检察官同时展开调查,弄清格拉索是如何获得近2亿美元退休金和延期支付的薪酬的。
这一事实向后安然时代的美国企业管理人士发出了一个明确无误的信号:即使是极受尊敬的企业高管人士,亦可能会因薪酬过高而遭清算。
尽管如此,许多大公司的高管仍坚持寻找新方式补偿经济低迷时期相对微薄的加薪和奖金:据咨询公司统计,在2002年,美国大公司高管人士直接薪酬总额跃升15%,平均为300万美元,格拉索事件并没有使这一数字的增长出现明显停滞。●米哈伊尔·霍多尔科夫斯基
(Mikhail Khodorkovsky)
尤科斯石油公司前任CEO
在克里姆林宫与寡头的这场新战争中,看来双方都低估了彼此的耐心。
特工出身的普京2000年初以改革俄罗斯经济和打击寡头财阀的政纲参选,当选后遂与寡头达成“只可发财、必须交税、不准涉足政治”的不成文“约法三章”。对此置若罔闻的豪富都没好下场。
但普京政府没想到,看似最温顺的霍多尔科夫斯基自仗财雄势大,在政府拘捕其公司二号人物后仍不逃之夭夭。2003年10月25日被捕入狱后,霍氏成了俄罗斯历史上最有钱的“持不同政见者”——英国的《每日电讯报》将这位以“尤科斯石油公司的改革家”形象示人的俄罗斯新贵列为世界第八大富豪。
而面对自己多年斥重金搭建的海外政治及舆论关系网的强烈抗议声,普京政府仍然无动于衷——这也令霍氏所料不及。
如同1930年代美国政府藉税务问题把黑社会分子绳之于法,掌握了叶利钦时代国企全盘私有化过程中“暧昧交易”细节的普京政府因“政治需要”,翻揭陈年旧账:继俄罗斯检察部门在10月宣布霍氏从事欺诈、伪造公文和逃税等行为,导致政府损失10亿多美元的收入后,12月初,俄税务当局指控该公司欠税50亿美元,以迫使霍氏交出尤科斯的控制权。
普京政府玩的虽然是经济入罪的政治游戏,却义正词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有论者开玩笑说,这一波谲云诡的事件发生后,令世界的“克里姆林宫”和“俄罗斯总统府”专家突然增加10倍。霍氏仍被关押,他与普京之争正进入新回合。
●菲利普·康迪(Philip Condit)
波音公司前CEO
在官方的声明中,菲利普·康迪2003年12月1日的辞职是为了顾全大局,但是几乎没有投资者愿意相信这一点,他们更加倾向于董事会已经对菲利普·康迪丧失信任的说法。
虽然康迪大学毕业后就加入了波音公司,从普通的工程师做到公司的最高领导层,在其长达38年的职业生涯中,为公司发展做出了不少贡献,但是似乎公司每一次重大决策失误都和他有关。
不妨看看康迪在过去一年让他们目瞪口呆的做法吧——花11亿美元来拯救对公司意义不大的商业太空发射业务;非法获取竞争对手的机密资料而被美国空军取消价值10亿美元的合同;邀请五角大楼的官员加入波音进行“不当行为”的交易。
最终,这家美国最大的出口商、高科技巨头在康迪手中变成了“低迷”、“缺乏商业信用”的代名词。
●孙吉丞(Son Kil Seung)
SK集团前董事会主席
2003年3月,孙吉丞因集团旗下一家关联公司涉及12亿美元的会计违规行为而受到韩国检察机关的起诉,随后因为欺诈罪名成立而被判处3年有期徒刑,缓期4年执行。
五个月后,孙吉丞被迫辞去董事会主席的职务。
舆论普遍认为,孙吉丞实际是韩国政府和大企业集团政治斗争的牺牲品。代表平民力量的民主党前总统金大中上台后,决心改变执政党依托大企业集团的状况。现任总统卢武铉这方面的思路与其一脉相承。
作为韩国最大的五家企业集团之一的SK曾向反对党大国家党捐过钱,执政党选择它作为打压大企业集团力量的切入口不足为怪,但最关键的是,SK的漏洞的确太明显,过去2年造假12亿美元,破了全国纪录。韩国金融证券市场较开放,有较多西方投资者参与经营,客观上也要求有严密的司法制度和诚信约束机制。
孙吉丞四十余年的个人“光辉”历程也宣告结束。1965年从汉城大学商学院毕业两年后,孙加入了当时的SK——一家叫“鲜京纺造”的小型地方纺织厂,1973年开始全面负责企业的长期规划和收购业务,令SK进入能源化工领域并成为行业霸主,继而进军无线通讯业、成为韩国最大的运营商。
在SK集团丑闻爆发前,他正领导公司进入生命科学和制药行业。
●卡里斯托·坦齐(CalistoTanzi)
帕玛拉特公司前CEO
安然欧洲版主角,65岁的卡里斯托·坦齐,人称意大利“奶爸”,2003年11月27日在意大利米兰闹市区伏首就擒,当时,坦齐正准备登上一辆豪华奔驰,一群彪形大汉突然围将上来。
意法庭当日正式对他发出拘捕令,认定坦齐涉嫌指使帕玛拉特公司制造假账,并且个人侵占数亿美元。若罪名成立,他将被判处最高达10年的监禁。
随后,帕玛拉特不仅被抖出了约为90亿欧元的高额债务,更涉嫌非法转移资金和造假账等丑闻,营私舞弊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市之初。
公司股票如决堤般狂泻,被证交所紧急停盘时,面值仅为0.11欧元,缩水幅度高达95%以上。帕玛拉特公司被迫申请破产保护。
坦齐个人的奋斗历程曾为意大利民众所称道。40多年前,坦齐继承祖父的小型冷冻食品公司,他无意中看到经过高温消毒的牛奶不用冷藏也可保存相当时间,便萌发从事牛奶加工业的想法。
1961年4月,坦齐成立帕玛拉特公司,主要经营牛奶、酸奶、奶酪等各类奶制品,在策略上不断追求新市场和国际化。收购帕尔马足球俱乐部后,因为大笔的投入和球队良好的成绩,坦齐赢得了这个足球王国众多球迷的好感。
事发后,意大利一家权威媒体对此事的评价是:“老坦齐拥有两张面孔,一边致力于协助帕尔马城的重建,在海外推广帕玛拉特这个品牌,另一边却将巨款卷往国外。”
●塞斯·范德胡芬(Cees van der Hoeven)
荷兰皇家阿霍德公司前任总裁
以前有人这样略为夸张地形容阿霍德:“全球最大的食品零售商,但几乎无人知晓”。几乎是一夜之间,阿霍德的名字登上了全球各大财经类报纸的头版。
2003年2月24日,阿霍德公司宣布,其子公司美国食品服务公司多报了2001和2002年的收益,至少5亿美元,原因是对供应商所提供的折扣进行了“不恰当的”会计处理,当天,公司股价立即下跌了近2/3,仅为一年前的1/10。
6月,公司在美国运营的零售部门又被发现了2900万美元的“有意违规账目”,从而使丑闻中的阿霍德雪上加霜。
阿霍德从115年前的一家小食品店发展为仅次于沃尔玛和家乐福的全球第三大零售商,丑闻爆发前,阿霍德在全球27个国家拥有9000家零售店,年销售收入超过600亿美元。
1993年上任的范德胡芬是阿霍德全球化进程的主要执行者,其核心策略是大规模跨国并购:据统计,1995年至2001年期间,范德胡芬花了190亿美元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了50次收购。
大肆收购在让阿霍德跨入全球巨型企业行列的同时也种下祸根。范德胡芬在收购时往往“过于慷慨”;另一方面,投资收益却低得可怜。财报显示,阿霍德的销售收入自1998年以来翻了一番,但该增长多源于兼并,而兼并的资金基本来自发行新股和举债——很清楚,这种循环难以为继。
这桩全球丑闻爆发后,范德胡芬和公司CFO迈克尔·莫伊尔斯双双宣布辞职,阿霍德公司立即陷入风雨飘摇之中。
●出井伸之(Nobuyuki Idei)
索尼公司董事长兼CEO
对这个行为和观念都很西化的日本人来说,2003年可谓流年不利。4月他宣布索尼公司季度亏损达到10亿美元之后,公司股价在两天里下跌了四分之一,创出7年来最低点。
出井的领导能力也由此受到外界普遍的怀疑。为弥补“股灾”损失,生性傲慢的他不得不在两个月后公开向投资者表示懊悔,说明这是由于他没能向市场做出适当解释导致的恶果。
饱受外界诟病的还有出井伸之的执行能力。在1999年公司宣布了一项大胆的重组计划之后,他在具体实施上的速度和力度上都明显不够,最终,其核心业务的电子产品利润率从10年前的10%下跌到了1%。
不过对出井伸之来说,唯一幸运的一点是,他的决策者地位没有受到根本动摇,2003年6月,公司任命了七名新董事——董事会还是表示了对他一定程度上的信任。
2003年下半年,出井伸之不得不抛出新的索尼转型计划,主要内容是提高电子产品部门的盈利能力,计划在2006/07财年以前将该部门运营利润率提高到10%,而2004财年的目标是4%。
无论对索尼、还是对1960年代加入索尼、现年67岁的出井伸之而言,这次重组的成败都至关重要。
●迈克尔·艾斯纳
(Michael Eisner)
迪斯尼公司CEO
迈克尔·艾斯纳的2003年结束得耐人寻味:迪斯尼运营收入增长10%,利润增长了两倍多;票房爆棚的《海底总动员》和《加勒比海盗》两部大片带来了超过12亿美元的收入;主题公园和酒店业务开始回升;收购之后的美国广播公司(ABC)也逐渐停止了自由落体式的亏损——这一切都看上去很美。
然而,就在年报公布的10天之后,公司最大的个人股东、沃尔特·迪斯尼的侄子罗伊·迪斯尼宣布从迪斯尼公司的董事会副主席职位上辞职。自此,迪尼斯公司中的家族成员已经一个不剩。
在辞职信中,罗伊写道:“我真诚地相信,最终离开迪斯尼的将是你,而不是我。”两人的不合由来已久,罗伊认为艾斯纳正在使迪斯尼丧失创始人赋予它的灵魂,变得唯利是图而又糊涂透顶。
在执掌迪斯尼的19年CEO生涯中,61岁的艾斯纳曾经创造出从1980年代中期开始、1998年结束的黄金时代,其间,他挺过了无数次来自董事会和下层的反对,但没有哪次可以和现在的情况相比。
尽管艾斯纳在给罗伊的回信中显得义正言辞,暗示他的辞职有助于公司的发展,但实际上,最后一名家族成员的离开使艾斯纳备受舆论压力,很多人认为他被逼宫,甚至挺不过今年便会辞职。
另外,罗伊的辞职标志着艾斯纳刚愎自用的管理风格走到了极致——清除了董事会中所有反对者,但同时也几乎彻底丧失了外部的信任。最近,迪斯尼的董事会被一家咨询机构评为美国上市公司的最差董事会之一。
●于尔根·施伦普
(Jürgen E. Schrempp)
戴姆勒-克莱斯勒集团CEO
2003年,美国汽车行业最失意的人非59岁的于尔根·施伦普莫属。
为应付险恶的汽车市场,戴克不得不陷入低价竞争的恶性循环,但市场繁荣的假象无法掩饰大幅度的利润缩水:2003年第二季度净收益下降90%之后,第三季的净收益比前年同期继续下跌24.33亿欧元。
标准普尔由此将戴克的长期评级从BBB+降到BBB,在大量金融业活动使汽车制造商更加依赖信誉评级的当前,施伦普得费大力气才能摆脱公众对戴克盈利能力的置疑。
另外,戴克旗下梅塞德斯-奔驰公司秋天发现个别车的安全带带扣不能紧扣到位,于是紧急召回已发售的33000辆轿车,质量问题已严重影响戴克在市场中的声誉。
最令施伦普头疼的是,他吃了官司。
2000年《金融时报》采访施伦普后,将戴姆勒收购克莱斯勒一事描述为“平等的合并”;去年8月,施迎来了误导投资者的共同起诉,戴克花了三亿美金摆平此事。但此后不久便等来亿万富翁科克·凯尔克里安的指控。
凯尔克里安拥有的Tracinda公司是1998年收购发生时克莱斯勒最大的股东,他认为施伦普的说法蓄意误导投资者,从而使戴姆勒所付出的收购价格低于这家汽车制造商在一项全面收购交易中本应支付的价格,因此要求戴克公司向投资者赔偿20亿美元。
施伦普解释他那样说主要是从双方的心理角度而言,媒体曲解为事实上的平等。但他没有及时做出澄清,导致投资者秋后算账。
●克里斯托弗·高尔文(Christopher Galvin)
摩托罗拉公司前任总裁
作为摩托罗拉公司创始人的后代,高尔文与董事会的分歧很容易理解。个人对家族事业的情感与股东们对利润的追逐之间的冲突最终导致他在2003年9月辞职。此后不久,摩托罗拉就迫不及待地发布了将亏损的半导体部门剥离的计划,而这正是高尔文所一直坚决反对的。
有评论认为,高尔文时代摩托罗拉的诸多问题早在他1997年上任前就埋下种子,比如失败的铱星计划,对模拟手机的错误坚持等。这些问题的集中爆发以及通信行业整体的低迷使公司被竞争对手赶上并超越,导致公司的股价大幅下跌。
事实上,高尔文的努力取得了一定效果,他通过“MOTO”重塑了公司品牌形象,组建了新的高管团队,最终在2003年使公司重新回到盈利的轨道上。
但董事会不再有耐心继续给他机会。
高尔文认为他给继任者留下了一个强大平台,不知新任总裁桑德尔将会如何利用。
幸存者
●理查德·帕森斯(Richard Parsons)
时代华纳公司CEO
一年半以前,理查德·帕森斯在他首次作为AOL时代华纳CEO出席的股东年会上,不得不面对一大群愤怒的投资者和无休无止的抱怨:狂跌的股票,愚蠢的并购决策……甚至还有人批评公司总部的大楼设计方案。
今年,当帕森斯又一次出现在股东大会上时,一切已今非昔比:公司的名字中已经不再包含“AOL”,而帕森斯也新添了董事会主席的头衔。
这个曾一度因陷入历史上最失败的并购交易而几乎崩溃的媒体娱乐巨人,在过去的一年中,被帕森斯以低调而理性的方式从悬崖边缘拽了回来:公司债务从300亿美元减少到200亿;股价持续攀升;旗下的绝大多数业务都运作良好,其中电影和有线电视业务尤显出色。
时代华纳甚至又在公开寻求新的收购机会了。帕森斯宣称,2004年,时代华纳希望并有能力完成价格在80亿美元左右的收购,这一次,它的兴趣集中在增长迅猛的有线电视业务。
●让-热内·福图(Jean-Rene Fourtou)
威旺迪集团CEO
上任不到一年半的让-热内·福图让人们吃了一惊。2003年初,威旺迪集团公布的第三财季报告中显示了1.31亿欧元的纯利润,这是福图入主威旺迪后第一个盈利的财政季度。
福图对这家法国媒体巨人所进行的大刀阔斧的手术已获得初步成功——
瘦身后的威旺迪目前财务状况稳定,而作为威旺迪支柱的电视与电信业务运营尤为出色,其中仅电信业务一项就完成了5.31亿欧元的利润。
使福图继续头疼的是威旺迪旗下的音乐和游戏业务,市场的低迷和盗版的猖獗使音乐业务的利润去年从区区1600万欧元继续下降到400万欧元,而游戏业务则开始亏损。下一步福图会怎么做?整合——这是大多数市场分析人士给出的答案。
是的,威旺迪的业务构成使它看上去像是一家投资公司。如何在集团业务之间的逻辑上体现出更好的整体性,从而能够彼此提供支持,是福图在未来很长时间内都要面对的挑战。
●卡莉·菲奥丽娜(Carly Fiorina)
惠普电脑公司CEO
2001年底,当卡莉·菲奥丽娜意欲率领惠普电脑与竞争对手康柏完成一起高科技产业史上最大规模的合并时,无人喝彩。惠普创始人之子威廉·惠利特对她的行为公开表示反对。
只有已经退休的通用电气前CEO杰克·韦尔奇评论说,如果成功,卡莉将有望跨入所谓传奇经理人的行列。
卡莉几乎创造了奇迹,她用自己的推销才华促成合并,且依据严整的人事计划令整合过程稳步前进。
一年间,新惠普削减35亿美元成本,根据两家公司以往的优劣重组各个事业部,并在利润最为丰厚的IT服务领域获得前所未有的成功:打败IBM,从宝洁公司获得一份10年30亿美元的外包合同。
卡莉在60年的“惠普之道”中补充了“速度及机敏”,她不停地催动变化:“停止创新便意味着死亡”。2003年,惠普一口气推出158款消费类电子产品,以便在新一轮竞争中赢得主动。
分析师认为,它在2004财年的每股利润将达创纪录的1.43美元。
即使如此,惠普仍未获得喘息之机:IT业虽有复兴迹象,但在技术领先者IBM与销售霸主戴尔的夹击下,技术和营销能力均非独一无二的惠普相当尴尬。
同时,惠普所在的行业变得越来越成熟和复杂——对于并非技术出身的卡莉而言,她正在做的赌博是自己也难以完全相信的。
●迈克尔·卡佩拉斯
(Michael Capellas)
MCI(原世界通讯)总裁兼CEO
火中取栗、知难而进——用此来形容迈克尔·卡佩拉斯最恰当不过了。
卡佩拉斯是美国康柏公司的前任总裁及首席执行官,在该公司2002年5月与美国惠普合并后出任新惠普总裁。但是仅过了半年,卡佩拉斯就于2002年11月辞去了惠普总裁职务,之后立即出任已经破产的美国世界通讯的首席执行官。
当时,关于世通虚报90亿美元利润、原首席执行官非法融资、原经营层接受调查的报道连篇累牍,周围的人对其行为表示不理解:“为什么要接手丑闻不断的公司呢?”。
爱好摇滚、喜欢作秀的卡佩拉斯其实并没有在他此前的漫长职业生涯中证明自己具有力挽狂澜的能力,甚至也没有体现出过人的战略眼光。
事实上,假账丑闻更多地是在舆论上给原世通公司以压力,其业务能力并没有受到实质性损害。这意味着世通可能是卡佩拉斯证明自己能力的最为恰当的机会。
果然,随着MCI重组的进展,公司逐步摆脱了以前的厄运——
2003年3月、4月连续两个月盈利;7月从美国政府手中获得了伊拉克手机通信网的业务订单;11月又获美国联邦破产法庭的批准,世通重生的法律障碍从此基本清除——更名换姓的MCI公司在丑闻的余波中应运而生,原有的业务能力逐步恢复起来。
49岁的卡佩拉斯也由此证明了他作为一个合格的职业经理人在险境中的生存能力,但真正使MCI重现辉煌,他还需在很多方面超越自己。-
●比尔·福特(Bill Ford)
福特汽车公司主席兼CEO
2003年,比尔·福特终于可以长长出一口气了。2001、2002年,福特公司共亏损65亿美元,之后,创始人亨利·福特的曾孙比尔·福特提出了一个为期两年的振兴计划,内容包括关闭5家工厂、裁员2万1千人、削减成本30亿美元和加快产品的更新步伐。
计划实施一年后,比尔·福特手中握有269亿美元现金储备,2003财年预计盈利9-11亿美元,推出的一系列新车型在市场上大获成功。
在2004年1月开幕的北美国际汽车展上,比尔·福特说:“现在,人们谈论的是福特的杯子是半空还是半满;我想提醒大家的是,两年之前,我们的杯子不仅是空的,而且是破的。”
除了使北美业务的振兴保持眼下的势头,比尔·福特还面临着拯救其欧洲业务的严峻挑战——2003年,福特公司在欧洲继续亏损。而在中国,尽管刚刚宣布了10亿美元的追加投资,但是比起其他汽车巨头在中国的动作,它还是慢了半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