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今年将推进教材改革,全国明年起步
民企大可分羹教材产业厚利
实现路径:从地方市场入手、推行低价策略、创新教材内容
头条提示
记者从广东省教育厅获悉,广东今年将全面推进中小学教材改革,全国也将于明年全面推行中小学教材改革。随着教材改革的不断推进,教材的编写、出版、发行、使用等环节必将发生不同程度的变革。专家分析认为,教材的出版发行作为出版发行业最后的“暴利堡垒”,继医药、民航等行业后开始出现坚冰松动迹象。
虽然当前中小学教材出版发行还远未走向市场,业务仍由少数出版发行商垄断。专家分析认为,民营教育企业可以凭借自身敏锐的嗅觉,抓住教材改革的商机,发挥“三大优势”,在庞大的市场中分一杯羹。
【新华社广州2月12日专电】(记者赵东辉)记者采访中发现,实现教材出版发行的真正放开仍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各地都不同程度地打开了垄断的坚冰。虽然实践的步伐还困难重重,但民营企业毕竟迎来了进入中小学教材市场的大好机会。专家分析认为,民营教育企业可以凭借自身敏锐的嗅觉,抓住教材改革的商机,发挥“三大优势”,在庞大的市场中分一杯羹。
抢占地方课程教材市场
抢占地方课程教材市场是民营教育企业的第一大优势。对于广东的民营企业而言,首先要抓住新课程标准今年秋季在全省实施的契机。
广东已于2002年秋季在广州东山区和深圳市罗湖区等教学改革实验区启用新课标,采用新教材,2003年秋季教改的范围覆盖到了城镇,预计2004年将在全省范围内全面启用新课标。在新课标中大量增加了技术、艺术等地方课程。
据广东省教育厅介绍,广东高中从2003年开始逐步实行学分制后,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占到了10个学分,而语、数、英等每门主课也只有8个学分。这令一部分非教育类出版社寻找到了与教育出版社竞争的契机。
专家分析认为,民营企业在出版方面才刚开始“试啼”,不可能和大出版社正面交锋,一定要避开主战场,寻找大出版社还没有看到的空间。目前全国10多个开展教材出版的出版社都扑在了国家课程上,而民营教育企业如果专注于地方课程的开发,借用一些大型出版社良好的行销渠道,还可以和老牌出版社一比高低。
推行低价策略
低价策略是民企的第二大优势。据广东省出版集团测算,一种教材走向市场,编写印刷的成本约占出版物售价的30%多,发行占30%多,而折扣占了30%左右。
民营教育企业参与教材出版,可以采用直销方式,出版物从出版社直接进入学校,去掉各种中间环节,可以比同类同档次的教材降价30%左右。民营教育企业可以先从民营学校寻找突破口,因为民营学校在选择教材方面有更大的自主权。
创新教材内容
教材内容创新是民企的第三大优势。民营教育企业可以凭借自身敏锐的嗅觉,针对市场需求来调整出版内容,甚至可接受教育部门委托,编写针对性更强的教材。而大出版社在这方面则难免“船大难掉头”,跟不上市场反应。
广东教育出版社社长卢锡铭认为,教材出版的垄断被打破以后,毫无疑问,原先靠行政命令订阅的教育类图书会逐渐被淘汰,按新课标编写的教材教辅和课外读物、素质类、研究性学习类图书,将会成为各出版商角逐的一个主战场,民营教育企业也可以选择从这里进入教材出版市场。
相关报道
教材出版将招投标
招投标是砍除教材出版发行暴利的“第一板斧”。
早在2001年10月,新闻出版总署、教育部、国家计委就共同发布了《中小学教材出版招标投标试点实施办法》和《中小学教材发行招标投标试点实施办法》。
2002年新闻出版总署、教育部、国家计委联合在安徽、福建、重庆三地进行了试点。按照2001年拟定的时间表,到2003年春季,全国各省市都要进行招投标试点,2004年这一工作将在全国范围内推行。
记者从广东省新闻出版局了解到,教材的出版发行改革主要是在中小学教材出版和发行两大行业中引入竞争机制,实行招标投标。即每年教育部确定的教材内容一经审定,凡符合教材出版发行资质的出版发行机构,在价格主管部门制定的价格范围内,在保证“课前到书,人手一册”的前提下均可参与竞标。
按照这一改革办法,新华书店将要被改成一个股份制的发行渠道,不再是国家独资的惟一渠道。邮电系统、供销社系统、另外还有其他非公有制的发行渠道也可以参与竞标。
根统计,2001年全国出版图书63.1亿册,总定价466.82亿元,中小学教材总册数、总定价分别是中国出版业全行业的52.9%、37.4%。(赵东辉)
原先靠行政命令订阅的教育类图书会逐渐被淘汰,按新课标编写的教材教辅和课外读物,将会成为各出版商角逐的主战场。深圳商报记者甘跃飞摄
(图片见PDF版B6版)
作者:记者赵东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