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超
当本报记者在对以色列总统摩西·卡察夫的采访中询及“如何才能确保外国投资者不致被以色列的安全局势吓跑”这一敏感问题时,一向慈眉善目、和言善语的卡察夫总统忽然变得严肃乃至激动起来:“我们会竭尽全力采取安全措施,防止恐怖主义袭击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提高投资者的信心。以色列的安全问题从来没有、将来也不会成为外来投资的障碍。
迄今为止,我还从未听到过或者收到过任何来自投资者的抱怨,关于缺乏投资安全感的抱怨。从来没有!”
的确,由于巴以冲突的暴力场面长期以来在电视镜头和人们脑中挥之不去,我们对以色列的印象充满太多的血腥、强权和动荡,以至于中国投资者居然长时间忽视了这个发达成熟、前景广阔的重要市场。
事实上,在这种“常识思维”和第一印象掩盖之下,蕴含着的却是等待独具慧眼的投资者们尽早发掘的丰富商机。这一点,从美国在线投资ICQ的成功故事中便可以窥见一斑。
慧眼识珠AOL相中ICQ
中国的网民恐怕很少有不知道QQ大名的。曾几何时,“有事Q我”一度成为中国网民的口头禅;但凡网吧放眼望去少不了遍地的“Q友”;QQ甚至已经成为许多网友欲罢不能的生活必需品.....然而很少有人知道,QQ(原名OICQ)的创意和魅力原本始于一家以色列公司研制的高技术产品ICQ;很少有人知道,AOL(美国在线)当初相中ICQ这匹“千里马”称得上国际投资史上一次以富有远见而著称的投资决策。
1996年,4位20岁刚出头的以色列电脑奇才在上网冲浪交流的需要驱使下,向父亲贷款在特拉维夫成立了一家名叫Mirabilis的合伙公司,仅用3个月时间便开发出一种实时聊天软件ICQ(Iseekyou),充分利用互联网即时交流的特点,让网友在网络上达成真正的实时沟通。在无人投资的情况下,他们只能向全球互联网用户提供免费下载使用。
他们没有想到,这个被形象地称为“网络寻呼机”的软件很快就以风卷残云之势卷走全球互联网用户的心,带来继电话、传真之后的又一次通讯革命。
问世半年后,ICQ的注册人数就超过了100万。到1998年,其用户数发展到1200万,这时,已经没有人在乎Mirabilis公司来自局势动荡的以色列了。1998年6月,时代华纳-美国在线终于下定决心,罕见地通过现金结算(而不是股权)以2.87亿美元收购了Mirabilis公司,此后3年内又分两次投入4亿多美元,使ICQ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事实证明了AOL抛开顾虑“逆流而动”投资以色列是一项明智的决定。并入AOL的ICQ软件很快展现了自身潜在的巨大商业广告价值:到2001年5月,ICQ用户突破1亿大关,并始终以每天10万人左右的速度飞快增长。美国在线公司一举发展为美国人气最旺、最受欢迎的网站,无疑离不开这项投资决策所做出的历史性贡献。
AOL投资ICQ的成功故事昭示着“有钱没处放”的众多中国投资者:原来只要我们有心,传统思维里的中东“暴力渊薮”也能成为回报丰厚的投资热土;原来只要我们有心,打破一种定势思维,打开的可能就是一扇机会之门。
①(未完待续)
《市场报》 (2004年02月13日 第二十二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