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第一“的士”大县遭遇“路障”(地方传真)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2月13日 03:33 人民网-市场报

  李凤发

  在中国的一些城市,有心人可以留意一下,打车时若听司机操一口湖南味的普通话,那他就有90%的可能是攸县人。从东部沿海的深圳、广州、厦门,到中原腹地郑州、焦作,从大西北的乌鲁木齐、佳木斯,直至“世界屋脊”的拉萨,都活跃着攸县“的哥”的身影。

  全国第一“的士”大县

  据统计数据显示:攸县现有人口76万,总劳动力39万,常年有13万人在外务工。这支劳务大军中,“的哥”大约有3.6万人。也就是说,攸县10个外出打工的人群中,就有3个在开出租车。在广东出租车行业中,攸县“的哥”更是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深圳有8600多辆“的士”,其中5000多辆归攸县人所有,广州1.6万台“的士”,其中1/4强是攸县人在当老板。仅对广州而言,攸县“的哥”每年至少为广州出租车行业贡献10个亿。

  攸县“的哥”按每年人均净赚5万元计算,每年共带来15亿元的纯收入。据攸县有关部门统计,这些收入中的97%的资金回流攸县,其中至少有8亿多元在家乡投入再生产,兴办大小企业3700多家,每年实现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县GDP在40%以上。

  攸县,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第一“的士”大县。攸县“的哥”,甚至被人称为攸县“的哥”现象。

  “的士”大县做大做强

  一个地处中部内陆地区的边远小县,凭什么成为了全国第一“的士”大县,并将之打造成独具特色的经济品牌?攸县人的答案是:能人引路、政府撑腰、授之以技。

  1988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刘龙章等38个攸县人被县劳动部门送到深圳市公交公司,开起了公交车。不到两年,这群精明的攸县人就开起了自己的出租车,成为第一代攸县“的哥”。到现在,这38个攸县人都已成为了百万富翁,其中有六七个人资产在千万以上。攸县“的哥”现象的始造俑者,就是这38个攸县能人。

  一人带一家,一家带一族,一族带一村,攸县“的哥”迅速滚起了“雪球”,将更多渴望致富的攸县人卷入其中。1998年,桃水镇桃水村还只有周书生一人在深圳承租“的士”。在他的带领下,2003年底,该村已有400多人到深圳,包租“的士”300多台。能人引路所引发的多米诺骨牌效应由此可见一斑。

  政府撑腰,还表现在资金扶持上。10年前,在广州出租车行业大发展之初,攸县政府就统一了思想,出台政策,鼓励全县的金融部门向信誉好的司机提供低息贷款,每个司机可获得20万元贷款。10多年来,该县共投入铺底资金5.5亿元,帮助攸县“的哥”在全国各地包租“的士”,攸县“的哥”在供车时财大气粗,一次性交30万元(含押金),让许多广州、深圳、珠海等地的司机也自愧不如。

  随着攸县“的哥”越来越走俏,攸县县政府迅速采取措施,加大驾驶员培训力度。目前小小的攸县县城已有平安、四平、交通技校、天鹰等4所驾校。这4所驾校以每年共“生产”4000多名司机的速度,源源不断地为全国各地输送着攸县“的哥”,为做大全国第一“的士”大县奠定了基础。

  “的士”面临众多“路障”

  无疑,过去15年,攸县的“的哥”创造了打工族的奇迹,但辉煌的背后还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如同“路障”,制约着攸县做大做强。

  “路障”一:竞争加剧,“的哥”收入有所降低。上世纪90年代初,从攸县来深圳的“的哥”确实风光了一把,曾在深圳开了5年的士的张向东形容:“那几年在深圳开的士每天就像往口袋里捡钱一样容易”。在高额回报的诱惑下,营运牌照的拍卖价格不到几年就涨到80多万元。质押贷款额也从几年前的20多万涨到50万元。随着营运牌照持有权私下层层转让愈演愈烈,二包、三包甚至四包车主从转让环节中牟取差价。这些中间层不参与企业的管理,却成为寄生在司机身上的“食利者”。司机不仅要借高利贷承包的士,还要花三四万元的“茶水费”、“人情费”和“回扣”等打点管理人员。

  张向东算了一笔账:“80年代末,一辆的士月租在8000元左右,一般情况下,他们每天有800至1000元的毛收入,且只需承担约40元的利息;现在,一辆的士的月租在1.3万元左右,每天只有400至600元的毛收入,却要承担约100元的利息。现在的士的空驶率越来越高,钱的确难挣。”

  “路障”二:“的哥”安全常常受到威胁。据湖南攸县驻深圳办事处统计,仅攸县籍的“的哥”每年在各种突发事件和意外伤害事件中死亡就达10余人,受伤100余人(其中造成伤残的50余人)。笔者手中记录了几个个案:今年1月16日,两名乘客因15元出租车费而当街暴打出租车司机,致“的哥”肖某头、胸、腹、背多处软组织挫伤,左踝关节骨折;今年1月27日凌晨,刘文娥再也没有联系到开夜班车的丈夫丁明连,40多名同村的老乡找了三天三夜音讯全无。一周后,丁明连的出租车在汕头被找到,车上留下斑斑血迹……

  “路障”三:服务质量不高,无攸县“的哥”品牌效应。一位在深圳发展的攸县女老板也讲了一段“打的”经历:那次她从香港洽谈生意后回到深圳,在罗湖口岸“打的”。司机当时很热情地帮她把行李搬上汽车尾厢,可获知她的目的地就离火车站不远时,竟无故拒载。她考虑到自己行李较多,便主动提出适当增加服务费。司机还以为她是香港客,不耐烦地用攸县话骂了一句:“别罗嗦,滚下去!”她又羞又气,但依然不动声色地用普通话对司机说:“你不是想逼着顾客投诉吧?”然后掏出手机欲打投诉电话,司机见状,方不敢小看这位女子,只好很不情愿地启动车子。

  这位女老板痛心地说,这次的经历对她触动很大:深圳有近万攸县“的哥”,也代表着攸县人在特区的形象,如果“的哥”们只知赚钱,而忽略服务,久而久之,便会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攸县“的哥”在人们心中的形象也会大打折扣。

  攸县号称“中国第一‘的士’大县”,攸县“的哥”的确应该是一个开拓进取、不断创新的团体;攸县人也应该打造攸县“的哥”品牌,如此,方能走出小农经济意识的桎梏,攸县的士也才能跑得更快、更远。

  《市场报》 (2004年02月13日 第十九版)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