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媒体监督一腔热情 相关部门置若罔闻(调查·关注)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2月13日 03:10 人民网-市场报

  本报记者 杨曼 董颖

  媒体作为一个监督职能部门,近些年来在舆论引导和政府监督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有很多问题经媒体曝光后能够得以解决和改正。然而,从目前的反馈来看,媒体上每天都在报道各式各样的问题,而能够得到解决的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那么,那些石沉大海的问题呢,管理部门为何置若罔闻呢?

  2003年6月8日,《京华时报》以“强塞小广告”为题图文曝光了北京街头乱发小广告的现象。同期,《北京晨报》、《千龙网》、《北京晚报》等各大媒体也从各个角度对此进行了披露。然而,2004年2月6日当记者来到西单时,发现这种情况仍然存在,没有一点好转,并且还有愈演愈烈之势。仅在西单商场和西单购物中心门口,就有一二十人在向路人塞小广告,一塞就是一叠,地面上散落了一片白花花的小纸片。路人纷纷对此表示反感和厌恶,同时也对没有相关部门管理表示失望和不满。记者翻阅了几篇有关强塞小广告的报道,发现媒体已经从各个侧面将此事报道得淋漓尽致,甚至连小广告藏于何处都已经说得明明白白。记者不禁产生疑问,事实既然已经如此清晰,相关部门为何仍然不出面整治?

  本报曾经深入报道过的、同样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墨盒非法回收问题,迄今也依然大兴其道。在地铁站和地下通道口,写着“回收硒鼓、墨盒”的纸牌有增无减。同样,火车站、飞机场的黑出租车问题,媒体也不止一次进行过揭露,然而至今有关“黑车”的投诉仍然屡见报端。调查公司的非法运作也还是一样,该调查照样调查,该违规照样违规。

  事实上,媒体并不是执法部门,也没有进行管理和制裁的权利。但是现在的事实是,媒体对违规行为、事件进行揭露和曝光,义无反顾地冲在一线,而相关管理部门却表现出了不应该有的管理缺位!

  在北京,火车站、地铁站、商业街存在着大量贩卖发票的人。这已经是北京人和许多到过北京的外地人共知的“秘密”。当记者就这个问题采访北京火车站派出所的时候,对方承认“归我们管”,而后却又解释说“我们打击啊”!可是,“打击”的结果是什么样呢?贩卖发票的行为并没有得到遏制。是打击力度不够,打击面不广,还是执法部门在有意无意地保护部分人的利益?

  如果说,一些社会问题解决起来有难度、需要时间,那么一些政府职能部门自身的问题,为何也迟迟得不到解决呢?本报曾经报道过北京市工商局、北京市物价局、国家质量监督局和北京市工商局12315投诉举报中心等职能部门的便民电话“不便民”的问题,三个月过去了,这些部门仍然我行我素。前两天,一位姓张的读者向记者反映,她从2月3日开始到2月8日,不断地拨打12315和96315寻求帮助,可是从未打通过,不是没人接听就是占线。

  当记者就一些长期得不到解决的问题质疑有关部门时,得到的答复经常是“我们不知道”,其实,“不知道”本身就是一种失职,即使真的不知道,那么经过媒体的披露,这些部门仍然“不知道”吗?是真的不知道,还是装作不知道?

  我国正在建立媒体监督机制,群众遇到困难,总会想到求助于媒体,这是对媒体的信任。然而媒体所能做的,就是将事实的真相公之于众,事情的解决,还是需要有关部门亲历亲为。其实,媒体所发现和报道的问题,都是相关部门分内应该了解、解决的问题。可是现在,即使媒体报道了的事件,相关部门仍然不理不睬、不闻不问,这让人不禁产生一种疑问:他们究竟在做什么?!这样长此以往,舆论监督的效力如何实现,群众又如何信任我们的政府呢?

  “两会”就要召开了,又到了广大人民代表向政府提议案的时候了,就有报道提到一位人大代表登广告征集议案的事情。对比起来,一些政府职能部门是否也应该把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加深入、细致呢?

  《市场报》 (2004年02月13日 第五版)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