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巨头资本渗透啤酒业整合“提速”
本报记者 黄丽
尽管啤酒对中国人来说是件舶来品,但中国啤酒业在经过近二十年的高速发展后,已占据世界啤酒产量的首位,同时中国也成为世界啤酒工业发展令人瞩目的市场。为此嘉士伯
等国际巨头们纷纷利用资本的快车道迅速进入中国市场,以期分享业内高速发展的成果。但值得思考的是,随着国外巨头的介入,国内啤酒业的市场格局将会呈多元化竞争态势,业内产业整合的步伐将会更加紧迫。
目前中国仍只是啤酒产量大国,而不是强国。国内大部分啤酒企业规模较小,技术水平较低,品牌多而杂,难以形成突出的产业优势。目前国内啤酒业的产业集中度也较低,集约化产销格局尚未形成,而这是世界啤酒工业发育成熟的显著特征。
第一军团战略布局
基于此种状况,近年来国内啤酒业以青岛、燕京、华润等啤酒企业为代表的第一军团通过系列大手笔收购兼并进行了规模扩张,并以全国市场为目标重新实施了战略布局。如青岛啤酒(600600)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就完成了四十多项收购活动,厂房遍及全国十多个省市,生产能力及市场占有率速迅得到提升;燕京啤酒(000729)通过稳健的资本运作方式,也在全国成功设立了15个外埠企业。
不过,目前,这些大企业也放缓了对外“跑马圈地”式的强势扩张战略,将工作重心逐步转向对内实施系统整合。
青岛啤酒在系统整合方面的投入力度相当大。首先公司实施了架构重组,公司将原来独立运营的众多子公司按区域划分、收归为各事业部,划小范围管理,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另外,公司还对产品按层次规划,对不同品牌产品的营销体系实行“网络共建,资源共享”。其次,鉴于以往大规模收购引入众多品牌,公司还欲实施品牌重组,计划在5年内将40多个品牌收缩到10个以下。通过上述内部整合,公司内部系统效率得到稳步提升,2003年前三个季度公司啤酒产量及净利润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了9%和11%。
燕京啤酒也在审慎实施对外收购的基础上不断强化对内管理整合。一是以市场为导向挖掘现有生产能力进行技改扩建,使公司的技术装备水平和能力进一步得到提升;二是加大对外埠企业的整合力度,使外埠控股子公司经济效益实现质的飞跃,基本实现了公司在全国的市场战略布局,增强了公司整体竞争实力。2003年1至10月,燕京啤酒集团共产销啤酒204万吨,销售收入达47亿元,均比上年同期有所增长;实现利润达3.7亿元。
第二军团谋求合作
面对产业整合的大趋势,国内啤酒企业以重庆啤酒、珠江啤酒、惠泉啤酒为代表的第二军团,也纷纷结合未来产业集约化发展的需要,通过购并把自身品牌及市场向外延伸,以谋求跳跃式的发展,而此时一批洋品牌的资本渗入成为这批企业实施新一轮整合的新动力。
重庆啤酒日前就因苏纽公司将以每股10.50元人民币的价格受让重啤集团持有公司5000万股国股而受到业内关注。而在此之前公司已计划要收购重啤集团梁平公司、重啤(集团)合川公司、池州九华山公司等多家啤酒企业的生产经营性资产,这种即向国内市场实施收购兼并又向国际市场吸引实力雄厚的战略投资者的运作思路,展示了公司欲向集约化产销格局迈进的气魄。而去年惠泉啤酒被燕京啤酒收购的案例也预示着随着行业重组的不断深化,位于二线的啤酒企业也将通过发挥区域性强势品牌的优势,谋求未来市场上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证券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