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从“杀人鸡瘟”到“妖魔鸡瘟”(金台时评)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2月13日 03:04 人民网-市场报

  “杀鸡给猴看”这句俗话,在猴年到来的时候得到了最真切的应验。自某邻国传出禽流感致死民众的消息后,原本仅仅困扰鸡禽养殖业的禽流感开始触动普通民众的敏感神经。这个又名为“真性鸡瘟”的“禽流感”,开始被冠以“杀人鸡瘟”的恐怖称号而受到人们的空前警惕。

  提起鸡瘟,人们都不陌生。尽管目前爆发的禽流感并不是我们传统认识的鸡瘟,但从
词义上都可以归到“鸡的各种急性传染病”的大概念里。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为弥补食品的短缺,几乎家家户户都养鸡鸭。当鸡瘟袭来的时候,家禽成片倒地。许多人家为了不“造成浪费”,立时宰杀炖吃,并无恐惧感。随着时代的发展,可能是科学技术提高与病毒的变异都在与时俱进。人类突然间发现,过去认为对人无害的鸡瘟,竟然会杀人了!鸡瘟能致人命固然可怕,但人与禽流感作斗争毕竟已有百年多的历史,许多成熟的科研成果及斗争经验完全可以使人类将受到的影响减到最低程度。特别是我国政府,在发现疫情之后,采取了非常果断及时有效的措施,使禽流感的发生目前依然控制在最小的范围里,至今未发现有人被感染的消息。

  但值得注意的是,近一段时间以来,刚刚与SARS疫情同步终结的“疫情恐怖”谣言和“疫情恐慌”心理又开始重新抬头。许多人开始从谈禽流感色变,到谈鸡色变。尽管政府和医疗部门一再告知民众,禽流感是完全可防可控的,食品通过最简单的加温就能有效杀灭禽流感病毒;尽管没有任何证据证明,有可疑的食品曾经流入过市场。但是,人们还是“宁可信其有,不可疑其无。”从拒绝吃活宰的鸡到拒绝一切与鸡有关的副食品;从拒绝吃鸡到拒绝一切家禽;从拒绝家禽又“殃及池鱼”。不吃家禽肉品就算了,又传说曾有养殖户用鸡粪喂鱼而拒绝吃淡水鱼;因鸡粪作为有机肥种菜种粮而怀疑粮菜也已不可靠;羽绒服里可能有鸡毛不能穿。为了消除人们的“恐鸡”心理,国家农业部、卫生部的部长带头吃鸡。但一些人看了电视后偏要从反面去理解,认为此举表明我们国家的禽流感已经到了很严重的地步。有些人还“引经据典”,说最新研究成果显示:1918年致全球逾2000万人死亡的流感病毒明显带有禽类病毒特征。禽流感在一些人心目中,到了妖魔化的地步。“杀人鸡瘟”,就这样变成了“妖魔鸡瘟”。

  历经了SARS劫难的痛苦,人们从过去对卫生安全的一贯漠视转为对生命健康的空前关注,这是难能可贵的。要承认,过去吃得了鸡瘟的死鸡,是在一种科技落后下十分愚昧的行为。如今,随着科技的高度发展,光是禽流感类型就发现了十多种,并掌握了其对人侵害的渠道以及防堵的办法,只要我们相信科学,严格按照科学的方法去做,是完全可防可控的。但是,我们要是又从另一方面把禽流感对人类的危害妖魔化,同样是一种有违科学的愚昧。

  为防非典,我们扑杀了果子狸,这对广大民众影响不大;为防控禽流感,全球已经扑杀了上亿只鸡,这已经是为最大程度保证人类自身的安全付出了高昂的成本。如果我们依然不相信科学,将禽流感无限妖魔化地自己吓自己,不分青红皂白地什么都拒吃,影响的就不只是你自己的身体,还要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要知道,鸡禽产业作为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一个重要经济支柱,相伴相生着极为复杂的产业链条。从鸡禽的种苗培育、养殖生产,到肉食加工、冷冻仓储;从饲料供应、禽羽加工再到物流货运、批零销售,林林总总,鸡禽产业牵涉到太多民众、企业的生计发展和广大农村地区的经济支撑。如果我们不能及时引导广大民众正确看待禽流感,及早转变源于“疫情恐慌“的过激消费观,禽流感对中国经济的损害,将从对鸡禽产业链条的单方面侵蚀进而发展为对中国广大市场消费力的多重制约。最终,也会危及到每一个消费者自身。

  当前,我们一定要加大宣传力度,一方面提醒告诫人们重视禽流感,严防禽流感,采取扎扎实实的措施防止疫情的蔓延扩散,另一方面也要坚决辟谣,防止台湾禽流感“棺材说”之类危言耸听论调的蔓延扩散(据台湾媒体报道,台湾“疾管局副局长”施文仪本月2日语出惊人,称若禽流感疫情造成大流行,建议民众“准备好棺材和太平间”。此番言论对本已遭受重创的台湾鸡禽业带来了更大冲击。“棺材说”因其严重的危言耸听和负面效应受到了台湾各界的强烈批评。)加强正面引导,消解人们的心理恐慌,告诉民众要相信科学,禽流感自古以来就有,经过多年的科学研究,已经有了防控的有效方法。正如全国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总指挥部办公室所说,一般情况下,普通市民接触不到高致病性禽流感病禽,因为市场上销售的禽类和禽类制品是经过卫生部门的检验和检疫,病禽和不合格禽类制品不会进入市场流通。所以说高致病性禽流感不能直接对普通市民构成威胁。

  “杀人鸡瘟”是真的,“妖魔鸡瘟”绝不可信。

  本报评论员:李而亮

  《市场报》 (2004年02月13日 第一版)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