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莱雅力拓“中国版图” 在国内已拥12个品牌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2月12日 10:27 经济参考报 | ||
去年年底,欧莱雅将国内三大护肤品牌之一的“小护士”收归麾下。仅仅40天后,欧莱雅再出惊人之举:正式收购国内化妆品行业主流品牌“羽西”。 相对于跟“小护士”长达4年之久的“马拉松式恋爱”来说,欧莱雅与“羽西”的结合堪称出人意料的“闪电婚姻”。此前,市场猜测和媒体报道几乎都认为,抱得“羽西”归的会是欧莱雅的强劲对手——宝洁。 “羽西”品牌于1992年由具有西方文化背景的知名美籍华人靳羽西女士创立,经过多年培育,在中国市场已有相当的品牌忠诚度。1996年5月,“羽西”与世界五大化妆品企业之一的法国科蒂(CotyInc.)公司合作,成为科蒂旗下的一个品牌。2003年,“羽西”销售额突破3800万欧元,与“小护士”约4000万欧元的业绩不相上下。相对于“小护士”,“羽西”不仅有强大的护肤产品线,还有更强大的彩妆系列,在行业并购战中自然成了各方争夺的“香饽饽”。 1月30日,在上海召开的“欧莱雅媒体见面会”上,靳羽西化妆品公司总裁雷荣发证实,此前的确有包括美国宝洁、日本资生堂等著名公司向“羽西”抛过“绣球”,“‘羽西’选择欧莱雅,看重的是其卓越的科研能力和强大的市场支持。作为全球最大的化妆品公司,欧莱雅在中国市场的领导地位不容置疑。” 据介绍,欧莱雅每年将销售额的3%投入新产品研发,高于化妆品行业1.5%至2%的平均水平,其全球研发中心和超过2500人的专业研发团队也令国内同行羡慕不已。 欧莱雅(中国)有限公司总裁盖保罗坦言,“在成功收购‘羽西’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表现出了强烈的愿望和激情,而且动作很快,下手果断。”盖保罗透露,这次品牌收购其实涉及两笔交易——因为1996年“羽西”与科蒂公司签订的是品牌使用权合同,“羽西”品牌的归属权仍在靳羽西手中,而欧莱雅在买断科蒂公司对“羽西”品牌至2013年的使用权后,又与靳羽西签订了品牌归属权转让合同。靳羽西这次舍得把自己苦心养大的“孩子”让欧莱雅抱走,相信得到的回报足够丰厚。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并购的内容几乎与上次并购“小护士”如出一辙,欧莱雅不仅得到了“羽西”遍布全国250个城市800个柜台的销售渠道和一个建在浦东耗资2000万美元、拥有6000万件年产能的工厂,以及所有的生产、技术、营销和管理人员,同时还包括一个附加条件:靳羽西不再从事化妆品行业。 与先前要求“小护士”创建人李志达一段时期内不得从事化妆品相关行业有所不同的是,欧莱雅高层表示非常看重靳羽西女士出色的公众形象,以及她本人与“羽西”品牌之间难以割裂的联系。欧莱雅表示有意邀请靳羽西出任公司名誉副总裁,向公司提供文化、艺术、赞助、策略等方面的建议。 盖保罗表示,“羽西”作为中国现代女性的代表性品牌,将自然地融入欧莱雅集团,以加强欧莱雅在彩妆和护肤领域的领导地位。在欧莱雅的品牌金字塔中,以“专为亚洲女性设计”为理念开发的“羽西”,将占据独特地位。 他强调:“我们不会将已经运作得很好的企业和品牌打碎重新整合,但欧莱雅的科技投入将使‘羽西’赢得新的市场份额。” 欧莱雅集团全球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欧文中表示,“对欧莱雅而言,潜力迅速释放的中国市场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此次对‘羽西’的收购,再次显示了欧莱雅对中国市场的信心。” 1997年进军中国以来,欧莱雅在中国已拥有12个品牌、三大生产基地(分别在江苏苏州、湖北宜昌、上海浦东)和超过2.6亿件的总产能。2003年,欧莱雅全球销售额达140亿欧元,比上年增长7.1%;而在华销售额达1.59欧元,增幅69.3%,成为欧莱雅在全球增长最快的市场。 目前,欧莱雅在中国彩妆领域排名第一,在护肤领域因完成两次成功并购,已坐上老二的位置,在药房、高档化妆品和专业美发领域都稳坐头把交椅,只有在洗发水领域还毫无建树。 盖保罗透露,目前,欧莱雅在中国化妆品市场的占有率为6%,综合排名位居第三。欧莱雅2004年的目标是:继续做大份额,将综合排名提前一位。 业内专家分析,随着国际化妆品巨头在中国市场的竞争日趋深入,它们意识到中国化妆品市场的平均消费能力仍然偏低,对中低端市场的争夺也尤为重要,而占领中低端市场先机最高效的方法就是收购整合成熟的本土品牌,并藉此迅速扩大销售网络,构建更完整的品牌线。 欧莱雅的下个目标会是谁呢?我们拭目以待。 作 者:叶国标 陆文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