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财富人物职场 > 正文
 
就业压力下出现大学生“零工资就业”形式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2月12日 08:23 经济日报
  按劳取酬是真理,但在巨大的就业压力面前,一些高校毕业生不得不降低了就业期望值,出现了分文不取、免费白干的“无价”劳动力。据报载,在沈阳工业大学举行的人才招聘会上,江洲想进入一家待遇比较好的民营企业,但是给这家企业投简历的毕业生很多,其中还包括不少研究生,而录用名额却只有3个。于是他向该企业招聘人员提出“零工资就业”:即在见习期不要钱,经过考验得到认可后再建立劳动关系。

  前几天在沈阳科学宫举行的2004届毕业生第一场大型专场招聘会上也出现了这种情况。而根据《齐鲁晚报》的报道,在青岛、上海已经出现了这种被称为“零工资”的就业形式。

  “零工资就业”的副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违背了人才市场公平公正的原则和相应的法规,给就业市场带来更多的无序与混乱,那么为什么会出现“零工资就业”?一是“僧多粥少”的巨大就业压力迫使大学生千方百计争取就业岗位。今年全国仅应届毕业生就有280万人,而能提供给大学生就业的岗位又有多少?“人困思变”,有那么多人抢饭碗,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变通。二是用人单位随意开出的低工资给社会造成一种大学生越来越不值钱的错觉,让人觉得知识越来越贬值。三是专业结构失衡给就业紧张火上加油。

  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当务之急是要改革高校专业设置,做好预测,培养社会真正需要的大学生。改变教育观念,知识型与技术型并重,培养更多技工型的大学生;建立一种约束机制,使用人单位从待遇上真正重视人才。加上政府部门能够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就会使“零工资就业”退出市场。文/邱镇尧

作者:邱镇尧资料来源:经济日报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