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失信破产”的必然和“民企原罪”的自省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2月11日 09:16 中国经济时报

  郭之纯

  报载,1月30日下午,因使用发霉变质陈馅制作月饼被央视曝光终至破产的南京冠生园,只用了20分钟时间便被以812万元的价格拍卖掉。据记者调查,对这家著名老字号的“倒掉”,虽有少数人认为是遭了媒体的“棒杀”,但大多数人将其视为“信誉破产”,将其称为国内“失信破产第一例”。“一位知名学者一针见血地指出,媒体曝光只是导火线,并非
因果关系,南京冠生园以牺牲信誉为代价攫取利益,无异于杀鸡取卵式的自杀行为。其信誉缺失迟早会出现这种结局”。

  笔者赞同以上的分析,虽然严格说来这未必就是“失信破产”的第一例。不过这是无关紧要的,因为在中国这个特别迷信“老字号”的国家,一家有81年历史,名动大江南北的著名老字号却沦至破产被拍卖的境地,无论是否第一例,都具有非同寻常的、鲜明的符号意义。

  不讲求信誉导致了破产,这样的案例当是经济环境成熟的表现,所以这甚至是让人欣慰的。当然,笔者决无“落井下石”之意。然而,南京冠生园的“噩运”,却折射出另一种公平,隐喻了“市场经济必然是诚信经济”的铁律,昭示了“无奸不成商”观念的必然破产。所以市场对南京冠生园“残酷”的淘汰,实质上也是一次进步——意义还不仅于此,笔者还认为,在由河北省一号文件(《关于政法机关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创造良好环境的决定》)引起的对“民企原罪”的讨论正酣之际关注这个问题,其中包含的警示意义不容回避。

  最近,似乎很多人对民企“原罪”的态度越来越暧昧。在很多借题发挥的文章中,笔者甚至读到一些为“原罪”“评功摆好”的论点(也许有必要说明,我认为河北省的一号文并无此意)。比如有人认为,中国民企的原罪是由计划经济转型为市场经济时期的“一种必然和无奈”,“具有中国特色”,应该赦免。笔者认为,这虽然是一种很现实的思路,然而对照一下南京冠生园的例子,可以说这其中也存在有危险成分。原因是,民企掘取“第一桶金”时所犯的“原罪”,并非只是对抗了体制那么单纯,而是也有着类似南京冠生园这样不诚信经营的形式,比如联想集团的柳传志承认,联想早年曾经赖过账,走过私;新希望集团总裁刘永好承认自己造饲料也偷工减料过,赚过昧心钱;重庆力帆集团董事长尹明善也坦言过自己的负罪感……这些过时的“原罪”也许确实不必再追究,但如何避免其遭遇困难时“故伎重施”,以及如何避免新入行的民企“以此为鉴”,形成“马不吃夜草不肥”的恶性思路,铤而走险,却是必须引起重视的问题。否则,南京冠生园事件便不会只是个案,也不会是此类问题的终结。

  也许,一个企业的破产在市场经济社会中也算正常,不是什么太大的事情,但我们必须警惕过多的类似事件对经济环境造成破坏,从而形成恶性循环。这是从南京冠生园失信破产中必须汲取的教训。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