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中外洗衣机决战 胜者谁?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2月11日 09:16 中国经济时报

  姜培峰

  2003年,是一个被洗衣机行业称为多事之秋的一个年份。小天鹅、小鸭、荣事达相继出现重大变故,加上海棠、水仙的破产,白菊的外迁河北,国产品牌洗衣机一时间给人的感觉好像遭遇了集体滑铁卢。与此同时,国外洗衣机品牌的表现相当抢眼:松下利用其把全球洗衣机研发中心迁之中国杭州之机大肆造势,要全力占领中国洗衣机行业的高中低市场;西
门子自称在中国刚刚推出的第六代灵智系列与欧洲同步面市;日立推出的健康性洗衣机首选中国为其上市销售第一站,据称比在日本本土上市还提前了4个月;韩国品牌LG则宣传自己在中国的洗衣机市场份额节节飙升。

  据统计,目前中国洗衣机市场上至少有10个国际品牌,日本、韩国、欧美的各个家电巨头几乎悉数来华征战洗衣机市场,业间对国产洗衣机冬天来临的担心开始流传开来,土洋之争、价格战与价值战之争也开始不绝于耳。我们有必要在世界经济越来越一体化的今天,审慎地分析洗衣机业的发展方向和中国洗衣机的机会,来审慎地看待新一轮所谓的中外洗衣机的品牌对决。

  国产品牌的绝对话语权

  越来越多的数据和事实证明了在中国洗衣机市场,国产品牌仍然是当之无愧的主力军。

  据统计,截止2003年,中国仍有洗衣机厂家40多个,洗衣机品牌63个,中国每年洗衣机的产销量1400万台,双双成为世界第一。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中国洗衣机品牌占有份额的结构相当合理,国家统计局中怡康公司最新统计,国内洗衣机80%的市场份额目前仍然牢牢掌握在国产品牌手中,以海尔为首的前四名国内品牌占据了60%以上的市场。

  我们有必要分析的是经历过20年国内家电业的飞速成长,我们与对手的差距是不是扩大了?我们的速度是不是显慢了?

  国家统计局一份专门针对中国将成为世界制造中心的研究报告显示,世界制造业的每年增长速度为4%,中国按保守估计每年增速为7%。据该份报告计算,到2017年我国制造业将占世界的10%,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三,到2020年,中国制造业的出口也将达到占世界10%的位置,成为世界制造业的重要一极,直接对第二名日本形成强有力的冲击。洗衣机行业的发展无疑是中国制造业的一个贴切的缩影。

  真正的差距其实是在上个世纪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在中国家电业刚刚开始冲击市场的时候,市面上活跃的和消费者家里摆放的绝大多数都是国外品牌的洗衣机,到现在我们国产品牌洗衣机新品推出速度和性能其实已经不亚于任何国外品牌。世界经济合作组织(OECD)2003年版全球各国科技研发产业排行榜数据说明,中国比以前更加重视科技研发投入,目前的研发支出已经仅次于美、日,稳居世界第三位。数据显示,中国2001年研发投入为600亿美元,美、日分别为2820亿和1040亿。在洗衣机行业,国产品牌新品科技含量和满足消费者需求方面已经毫不逊色于国际品牌。

  北京数字华夏资讯中心一位长期跟踪家电业发展的分析人士指出,国内洗衣机品牌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除了集团总体实力不如国际企业以外,在其他方面已经与国际品牌不相上下,反而在更中国化方面和适应国内市场方面直接把欧美日韩等企业甩在了后头。

  跨国公司在中国的获与缺

  目前,世界所有家电巨头已经悉数来到中国,纷纷赶场的目的无非有两个,一是中国13亿人的巨大潜在市场,二是把中国变成自己的生产基地。

  在中国,世界家电企业其实以满足中国市场的两个短缺来寻找自己的定位。中国有13亿人口,人均消费支出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1/9,不及美、日、德的2%。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短缺经济促成了世界家电业在中国以高价低质产品售卖之后的第一次淘金。

  从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来看,当人均收入超过1000美元时,随着收入上升而出现的消费升级换代极其迅猛。目前中国城市居民收入已经从1978年的344元升到2000年的6280元,一个追逐国际品牌、追逐个性化产品的时代已经来临。以洗衣机为例,仅2003年一年全国需要更新换代的洗衣机数量已达到400万台,这也是世界家电企业目前纷纷加大在中国投资力度的直接原因,也是国际洗衣机企业希望通过满足中国第二个短缺——国际品牌短缺获得重新起飞的机会。

  应该说,中国家电业的老师无一不是国际家电企业,比如当年的阿里斯顿系,比如当年的利渤海尔系,从彩电到冰箱,从洗衣机到空调,从微波炉到DVD,技术和生产线同时伴随着洋师傅的安家落户来到了中国。问题在于,洋师傅们在获得的同时却失去了中国家电的大半壁江山。在国内,虽然世界家电企业都毫无例外有了自己的生产基地,但几乎所有家电的80%份额都被国内企业瓜分了。

  再来看国外洗衣机品牌到底缺少了哪些要素。北京数字华夏资讯中心的家电分析师认为,国外洗衣机企业并非缺少技术,缺少的是对中国市场的了解,缺少的是针对中国产品的技术投入。绝大多数家电企业没有把研发中心设在中国。在满足中国的第一轮短缺——产品短缺阶段,世界家电企业这种针对中国产品的“技术吝啬”还能够找到买单,但在中国迅速进入买方市场、产品极大丰富的时候,世界洗衣机企业对中国洗衣机市场研究的缺失直接造成了市场份额的失利。所以,我们看到,国内品牌洗衣机新种类层出不穷,而国际洗衣机企业却始终沦为“追赶者”的角色。对中国市场的尊重不够以及技术研发和生产销售之间的严重脱节是国际品牌在中国失利的第一个因素。

  第二个因素在于其管理模式不能够迅速作中国化的落地。我们从惠而浦合资水仙、雪花的失败以及美泰克兵败荣事达可以看出一些端倪,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对先进理念当然渴求但也必须考虑实际消化能力。这就要求国际品牌在中国必须尽快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中国化管理之路,对自己是国际级企业的盲目崇拜和近乎自恋的情结,正好给了中国的学生们以绝佳的成长机会,惠而浦就是在等待美国总部层层指示的过程中消耗掉了发展的机会。

  世界级品牌的星光大道

  中国正在大踏步向世界制造中心的目标奋进。我们也应该看到,世界制造中心绝对不是等来的。在没有形成自己的世界级品牌之前就发生转移也不是没有可能。联合国开发计划署《1999年人文发展报告》表明,中国的职业教育指数(这是决定一个地区能否成为世界制造中心很重要的一个人力资源指数)仅为0.78,低于菲律宾(0.9)、泰国(0.83)、巴西(0.83)和墨西哥(0.83)。我国2001年的人均劳动生产率仅为美、日的1/10,赶不上菲律宾和马来西亚,单位工资创造价值也小于印尼和菲律宾。

  同时,每个时代世界制造中心发展的经验告诉我们,没有任何一个世界制造中心是仅靠外资企业支撑起来的,也没有任何一个世界制造中心是仅靠劳动力便宜、为别人低级代工而站立起来的。据统计,目前,我国家电、通讯、纺织、医药、建材等十多个制造业近百种产品产量已经名列世界第一,但相对应的100个世界著名品牌,美、日、德占了2/3,中国的世界知名品牌还近乎空白。世界级洗衣机品牌目前在中国失利的两个因素给了中国企业成长为世界级企业以最好的机会。

  北京数字华夏资讯中心分析认为,中国家电企业要想走入世界级品牌的星光大道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定的规模实力;有效的技术创新;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

  以洗衣机为例,世界究竟需要多少个品牌?按二八法则计算,世界80%的产品将只由20%的企业来提供,到2020年中国真正成为世界制造中心当然也是洗衣机的制造中心,全世界只需要5-8个洗衣机品牌就够了,中国是世界洗衣机产销量最大的国家分占其中一半名额应不是非分之想。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