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一度的金融审计都会在金融系统引起一场不小的震动。
刚刚公布的2003审计结果一改以往针对某家金融机构某个案件加以披露的做法,而是对金融业普遍存在的问题给予了警示。
据透露,审计署去年组织对工商银行总行及21个分行和中国人寿保险公司系统进行了审计。这次审计共移交案件线索30件,涉案金额69亿元。
审计署署长李金华将审计发现的突出问题归纳为:一是信贷业务中出现了一些新的风险点,突出表现在,一些单位和个人通过伪造虚假资料,骗取住房和汽车等个人消费贷款,一些地方政府超越自身还贷能力,向银行申请巨额市政设施建设贷款。二是票据市场管理混乱,一些企业通过开具无真实贸易背景的银行承兑汇票,大量套取信贷资金。三是不法分子与银行内部人员串通,利用关联企业骗贷,造成信贷资金损失严重。
银行业人士对审计署的这一评价十分认同,认为这的确是目前银行业自身的一个薄弱环节,亟须引起监管当局和各家金融机构的高度警惕。
银政合作还要有度
银监会近日发出通知,要求对钢铁、电解铝、水泥、房地产、汽车等行业贷款情况进行检查,这些行业恰恰是在去年出现过热现象的领域。一些市场分析人士认为,各家银行之所以对这些领域加大放贷力度,在很大程度上是过于依赖“银政合作”的结果。
人们在剖析中国银行业弊病的时候,往往指出银行业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政府的指挥。但新出现的“银政合作”并非政府在唱主角,而是银行在主动向政府示好,其宗旨是为扩大银行和政府合作的空间,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
银行积极参与银政合作有其利益动机,由于大量的项目和资源掌握在政府的手中,和政府合作能够使银行分享垄断行业利润、节省信贷管理成本、改善银政关系等。通过扩大贷款总量,银行可以降低不良贷款比率,同时,银行还可以由此挖掘政府所掌握的其他资源。
银监会的一个官员提醒说,这种合作应该有个度的把握,过度的合作就会产生一些弊端。
一般来说,财政侧重于加快经济发展和改善社会福利,对投资增加有强烈的冲动,如没有强有力的约束手段,将导致财政赤字或通货膨胀。与此同时,财政投资从竞争性领域逐步退出是大势所趋,银政合作如果偏离方向,可能违背这一改革原则。
实际上,目前的银行内部管理机制和考核标准还存在着较大缺陷,在一些建设周期长的重大项目考核中,只要借款人能按时偿还利息,该笔贷款在10年或更长时间内就会体现为正常贷款。因此,银行有可能利用大量的中长期项目贷款掩盖其中长期信贷矛盾。
统计资料显示,目前70%的信贷资金支持国有经济,但只创造了约30%的GDP。大量的银行信贷资金投入到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过分集中在政府规划的大型项目中,影响了信贷资金的运用效率。
更令人深思的是,银政合作有可能导致道德风险。银政合作可能会强化银行对政府政策的依存度,把对地方政府的支持演化成为一种政治博弈和交易行为。近年来,银行行长到政府任职现象有加速的趋势,值得深思。
在银政合作协议中一般有诸如“政府对银行的还本付息负有连带责任”的约定,这些约定具有与政府担保相同的效力,而银行与政府是在明知不符合担保法规定的情况下签订的协议。因此,政府的“担保”面临的法律风险是现实存在的。
票据市场须堵隐患 几乎所有商业银行都将目光盯住了票据市场这一新的利润增长点。
统计数字显示了这一业务的飞速发展。据央行公布数字,2003年12月末,全部金融机构贷款增加3万亿元,比上年多增1.1万亿元,其中票据融资增加3403亿元,比去年多增1171亿元,占新增贷款的11%多。在这个巨大的票据市场上,无疑正酝酿着巨大的风险。
与银行同时盯上这块大蛋糕的还有那些不法分子。在票据市场上,各种假票、克隆票、伪造变造票层出不穷,手段越来越狡猾,涉案金额越来越大,票据犯罪现象的严重泛滥,已经影响了票据市场的正常发展,也是一大金融隐患。
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易纲对票据市场做过详尽分析,他认为目前的票据业务存在的问题可以划分为两类:一类是由于市场主体行为不规范、法制信用观念淡薄、违规经营票据业务造成的,另一类是由于我国的票据市场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而必然存在的一些问题。
他认为,目前的问题主要是签发票据的依据问题。一些企业不依据贸易背景签发、承兑商业汇票,一些商业银行不依据贸易背景承兑、贴现商业汇票。他强调,把商业汇票作为融资性票据使用,脱离贸易背景签发、承兑商业汇票,是严重的违规违法行为。我国处于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信用体系尚未建立,现阶段必须坚持票据的真实贸易背景原则。
正是由于银行在管理上存在的一些漏洞,给不法分子造成了可乘之机。更有一些银行内部人员与不法分子相勾结,这种犯罪给银行带来的危害更加可怕。
从这个角度分析,2003年的金融审计不仅发现了金融机构的一些问题,更为可贵的是还为金融业敲响了防范这些具有共性特征风险的警钟。如果所有的金融机构都能从中受益,那么这种金融审计就显得更有价值。
文/本报记者 王智
每年的审讦都是对银行的一次考验。
本报记者 赵晶摄作者:王智资料来源:经济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