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权威分析· 金融改革综合性系统性将大大加强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2月11日 06:14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

  资本市场发展的当务之急是要尽快建立与相关领域和各个市场层面协调合作的发展平台,从金融改革发展需要出发,综合各个领域的发展战略,衔接各金融行业的政策措施,制定资本市场的全面发展规划

  建立金融市场框架、培育金融市场基础格外重要。这种培育不只是简单地成立各类与国际金融市场相对应的股票、债券、基金、外汇、黄金、期货等市场名称或形式,重要的在于
要形成统一互联的多层次市场架构和严格有效的市场规则,要有一定的市场规模和种类繁多的市场产品,这样才能发挥资本市场整体功能,才能提升金融市场的效率和作用

  为贯彻国务院的精神,有必要就银行、证券、保险、基金、外汇等市场的综合发展与协调,作出深入研究。各个市场的资金、信息、监管如何接口?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如何衔接?资金如何有序合规流动?各类市场利率相互如何影响?等等,这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集中智慧、加快研究,以便在资本市场的改革发展中分步实施

  当前我国经济改革处于关键时期。我国经济已由封闭转向开放,国企改革逐步深化,投资体制改革方案趋近成熟,财政税收改革方向已经明确,国有银行改革迈向新阶段,各类金融市场的发展已经进入实质性阶段,银行信贷间接融资比重较高,但市场化程度不高,而直接融资的资本市场规模初具,亟待扩展,围绕资本市场的改革气候已经形成

  全国银行、证券、保险工作会议正在北京召开。而此前《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这是党中央和国务院对于在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程中发展资本市场的战略部署。与1992年公布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证券市场宏观管理的通知》相比,《意见》顺应了当前经济发展和金融市场改革的迫切需要,显示了对我国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战略远见和全局意识,它不仅全面界定了发展资本市场的作用,也给新年伊始的我国资本市场开释了难题并点燃了希望之火,而且更明确地勾划了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基本框架,为我国资本市场的改革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从市场直接参与者和监管者、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角度看,《意见》有利于资本市场相关机构协调职责,加强监管,共同发挥促进作用,使人们对资本市场的建设和金融改革的前景更加明确,从而对我国经济持续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一、作为资本市场的发展战略和规划蓝图,《意见》的出台使金融改革发展战略的综合性、系统性和针对性增强

  国务院的《意见》是关于资本市场发展的专项决定,展现了中央政府关于今后一段时期资本市场发展的整体思路,是中央关于金融改革开放决策的继续深化和细化性文件,不仅突出了资本市场专业领域的战略特色,也总结了资本市场10多年来发展经验与教训,更为资本市场的前景勾画了发展蓝图。其中最为重要的进展在于,《意见》将发展资本市场的促进作用提升到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的战略高度,指出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是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对我国实现本世纪头20年国民经济翻两番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必须认清形势,抓住机遇,转变观念,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例,创造和培育良好的投资环境,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在促进资本形成,优化资源配置,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完善公司治理机制等方面的作用。

  《意见》与去年10月中央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地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关于资本市场的发展建议是一致的,依然贯穿了基本思路与举措,即积极推进资本市场的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扩大直接融资。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完善资本市场结构,丰富资本市场产品。规范和发展主板市场,推进风险投资和创业板市场建设,积极拓展债券市场,完善和规范发行程序,扩大公司债券发行规模。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拓宽合规资金入市渠道。建立统一互联的证券市场,完善交易、登记和结算体系。加快发展土地、技术、劳动力等要素市场。规范发展产权交易。积极发展财产、人身保险和再保险市场。积极发展期货市场。

  然而,资本市场发展的当务之急是要尽快建立与相关领域和各个市场层面协调合作的发展平台,从金融改革发展需要出发,综合各个领域的发展战略,衔接各金融行业的政策措施,制定资本市场的全面发展规划。早在1992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证券市场工作管理的通知中就要求,研究制定证券市场发展战略和规划,不断加强和改善国家对证券市场的宏观调控,积极发挥证券市场对基金配置所具有的积极作用,努力克服并限制自身的弱点和消极面,指导证券市场健康发展。如今为继续贯彻国务院的精神,有必要就银行、证券、保险、基金、外汇等市场的综合发展与协调,作出深入研究,各个市场的资金、信息、监管如何接口?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如何衔接?资金如何有序合规流动?各类市场利率相互如何影响?阶段性市场建设中风险如何防范化解?各个子市场的发展如何避免错位?调控监管如何恰如其份?等等,这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在解决紧迫的具体问题同时,集中智慧、加快研究,以便在资本市场的改革发展中分步实施。

  中央和国务院积极发展资本市场整体思路与清晰战略,必将促成新一轮金融改革发展的趋势。近年我国金融改革包括金融市场的改革不断加快步伐,我国连续出台关于金融改革开放和发展的一系列措施,特别是2003年以来,4月国务院决定成立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年末中央政府决定向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注资450亿美元,支持两家国有商业银行进行公司治理改革,推进上市;2004年2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经过修改后正式颁布;2月4日《金融机构衍生产品交易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发布,并将于3月1日开始实行,以利于资本市场交易品种多样化和规范化发展;及近期出台的《意见》,都充分说明中央再度以资本市场的完善健全来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进一步表明我国金融改革发展战略的综合性、系统性和针对性。这不仅有利于市场的稳定发展,更有利于市场信心的长期稳定。

  二、金融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培育和发展货币与资本市场。《意见》强调了资本市场的发展作用和对资本市场的基础培育,这对我国现代金融体系的构建意义深远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而金融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培育和发展货币与资本市场。在我国国民经济从计划体制向市场经济转变并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框架之后,培育金融市场显得更为重要。从国际经济金融的竞争角度看,西方主要发达国家较为健全的金融体制、管理较为规范和规模较大的金融市场,对其经济增长和繁荣具有重要的作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框架初步建立时所欠缺的市场架构培育、市场价值观念形成,不完善的市场规则以及不健全的监督管理,都对包括资本市场在内的金融改革发展,以及对国民经济的自主性投资和融资形成一定的阻碍。因此,建立金融市场框架、培育金融市场基础显得格外重要与紧迫。《意见》指出:资本市场要在投资资本形成,金融资源配置,经济结构调整,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发挥基础作用。这种培育不只是简单地成立各类与国际金融市场相对应的股票、债券、基金、外汇、黄金、期货等市场名称或形式,重要的在于要形成统一互联的多层次市场架构和严格有效的市场规则,要有一定的市场规模和种类繁多的市场产品,这样才能发挥资本市场整体功能,才能提升金融市场的效率和作用。

  为此,《意见》提出,以扩大直接融资,完善现代市场体系,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为目标,建设透明高效、结构合理、机制健全、功能完善、运行安全的资本市场,要求市场管理和参与者共同为繁荣我国资本市场作贡献,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多种投资需求,建立富有效率的市场体系,职能定位和协调配合都是以市场培育和发展为首要目标。《意见》从资本市场规范扩展角度,针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要求与标准。其中包括:建立多层次股票市场体系,积极稳定发展债券市场,稳步发展期货市场;建立以市场为主导的品种创新机制;特别强调保护投资者,尤其是社会公众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获得合理回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规范上市公司重组兼并,完善市场退出机制和高管人员的相应责任追究机制;鼓励合规资金入市,拓宽证券公司融资渠道,继续支持符合条件的证券公司公开发行股票和债券筹集长期资金,探索在防范风险前提下的证券公司质押贷款、收购兼并和证券承销业务贷款等贷款融资制度,稳步开展基金管理公司的融资试点;完善证券发行上市控制制度,从市场参与、市场原则、市场产品、市场监管等全方位培育与健全资本市场发展环境。

  《意见》发布的时机正是我国金融市场渐趋成型和初具规模的重要阶段。当前我国经济金融有了重大发展,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已经具有坚实的经济基础和金融资源,经济金融改革的深化导致资本市场融资环境出现新的趋势。2003年我国经济增长继续稳定增长,达到9.1%的增长率,创造了1.4万亿美元总产值,人均产值为1090美元。2003年上半年我国国际收支总顺差高达555亿美元,比前年同期飙升1.6倍。外汇储备余额在2003年底达到4033亿美元,全年新增1168亿美元。增长41%。我国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2月末达到22万亿元,全年新增3.7万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0.4万亿元,全年新增1.7万亿元。截至2003年末,深沪两市市价总值达到4.25万亿元,较上年增长10.9%。深、沪两市共有上市公司1285家,较上年增加2.7%。当前我国经济改革处于关键时期,加入WTO已使我国经济由封闭转向开放,国企改革逐步深化,投资体制改革方案趋近成熟,财政税收改革方向已经明确,国有银行改革迈向新阶段,各类金融市场的发展已经进入实质性阶段,围绕资本市场的改革气候已经形成。银行信贷间接融资比重较高,但市场化程度不高,而直接融资的资本市场规模初具,亟待进一步扩展。可见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处于非常关键的时刻,《意见》及时指导,必将进一步推动我国资本市场改革和经济改革的全面深入与扩展。

  三、多角度、多层面的综合性改革发展是资本市场长期战略规划的重要基础,也是扎实工作的保障。《意见》突出了中短期政策的应对与中长期发展战略相结合,切实可行

  《意见》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完善政策应对短期波动,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发展。我国股市发展自1990年代以来取得了显著成绩,有目共睹。但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某种程度上出现了体制障碍和政策瓶颈,阻碍了市场的进一步发展。2001年年中以来,股市持续低迷,债市有起有伏,但走势依然不振。这里牵扯到几个重要的政策难点。但从2002年之后,证券市场发展的宏观经济环境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政府的政策效应对市场的影响已经逐步淡化,市场关注重点也开始从政策面逐渐转向市场面,金融改革深化所带来的机制变化已经显现。国务院有关部门逐渐推出有利于股市发展的政策措施,解决体制难点,改善政策瓶颈。而《意见》提出了一整套政策导向破解体制难点,有利于在中短期平抑市场波动,这包括建立上市核准制度、健全有利于各类优质企业平等利用资本市场的机制;改变部分上市公司重上市、轻转制,重筹资、轻回报的状况,提高上市公司的整体质量,为投资者提供分享经济增长成果、增加财富的机会;鼓励资金合规入市,使基金管理公司和保险公司为主的机构投资者成为资本市场的主导力量;拓宽证券公司融资渠道,稳步开展基金管理公司融资试点;积极稳妥解决股权分置问题,规范上市公司非流通股的转让行为,稳步解决上市公司股份中尚不能上市的流通股份的流通问题;完善资本市场税收政策,研究制定鼓励社会公众投资的税收政策,对具备条件的证券、期货公司实行所得税集中征管等,使管理者和经营者都从市场基本构架和规范操作上避免短期风险,有利于资本市场的长远发展。

  从资本市场的中长期发展战略看,最根本的是三条:一是要建立多层次市场框架,满足不同类别的投资需求;二是要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规范上市公司的市场运作;三是尊重市场规律,稳妥解决股权分置问题,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我国股市一直是公众的热门话题,也是难解之题。相当一段时期里,一级市场热衷于圈钱,二级市场热衷于题材的炒作,一些投资者往往不顾上市公司的质量,不去理性分析公司的投资价值。然而,上市公司的基本面是主导市场中股价涨跌的决定性因素,上市公司质量不高往往引致股市大盘下跌惨重,投资者特别是散户很多被套牢。而事实上我国经济增长很快,老百姓理应通过投资来分享成果,但由于上市公司质量问题,加之股市不规范,资源并没有流向资质较好的公司,反而被一些巧饰包装的公司所占据,结果人们宁愿把钱存进银行。导致我国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难以很好发挥。因此,《意见》首先,要求支持竞争力强、运作规范、效益良好的公司上市,而不论其国有或民营的所有制性质,从源头上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其次,还要完善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形成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监督机构和经营管理者之间的制衡机制;第三,还要鼓励上市公司以市场为导向的并购重组,支持优质上市公司再融资,继续做优做强;第四,结合多层次市场体制的建设,完善市场退出机制,建立对退市公司和高管人员的追究机制;第五,提高资本市场中介服务机构的执业水平,促进其规范发展与健全运营,使之成为资本市场运行的真正支柱。这就释开了国有股一股独大、圈钱和内部人控制和关联交易的市场疑惑。多角度、多层面的综合性改革发展是资本市场远期战略方向规划的重要基础,也是扎实的保障。

  四、《意见》注意到我国的实际状况,具体落实了防范国内资本市场系统性风险的举措,要求建立三级风险控制机制,注重了以防范风险为前提的理性发展导向

  《意见》在充分注意到资本市场的敏感性、复杂性和特殊性的同时,特别突出了加强协调配合,防范和化解金融市场风险的发展框架,是一个相当理性有效的指导原则。我国经济作为一个正在开放和发展的经济体,资本市场的风险防范是关系国家经济利益和金融安全的重要课题,尤其是面对激烈变化的国际资本市场的环境,各有关企业或各类市场,不能脱离现实基础,对发展资本市场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等闲视之,既不能左顾右盼,也不能拖而不决,其必然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试点和发展过程,这样有利于参与机构的安全运营和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意见》注意到我国的实际状况,具体地落实了防范国内资本市场系统性风险的举措,要求建立三级风险控制机制。一是以市场为主导的价格发现和风险管理并举、股票融资与债券融资相协调的产品创新机制;二是强化对上市公司和市场中介群体等市场主体的诚实守信、治理健全的约束和优胜劣汰机制;三是健全职责定位明确、风险控制有效、协调配合到位的市场监管机制。

  我个人认为,对于我国资本市场发展或金融改革而言,由于各个机构或政策制定者、或市场参与者所处的位置不同,认识不同,就容易产生不同的政策措施和市场效应,对此必须通过建立信息共享的协调交流机制来沟通解决。一般说,市场直接参与者往往注重发展,容易忽略市场发展中的潜在风险;而宏观经济管理部门和监管机构,则往往容易强调风险管理,对市场发展的紧迫性不甚敏感;市场参与者多关注短期收益,不注重长期的综合性价值因素;在资本市场运行过程中,筹资者往往专注于圈钱,把饼做大,而往往忽略投资者回报问题。从市场中介机构说,不严格往往意味着道德风险,而严格了往往会失去商业利益。从政策角度看,只要政府宏观政策一旦适时调整,市场就认为是一种紧箍咒而政策的制定者,又往往不能强烈感受到市场的动向,政策出台往往是慢半拍,甚至积久未决。因此,基于各个层面不同的需求与反应,我们需要建立发展资本市场的政策协调和信息共享机制,既要有综合战略,也要有具体策略;既要有局部考虑,更要有全局观念;既要看眼前利益促进发展,更要防范风险谋划长远。目的是一个,即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为建立统一互联的多层次资本市场而努力。

  五、《意见》提出了建立共同防范风险的协调配合机制。顾全大局和协调沟通是《意见》强调的重点,也是实事求是解决问题的实际步骤

  由于我国经济体制转变和市场模式的变化比较快,各地区、各部门出台政策措施时,往往对本地区、本部门的考虑较多,而对资本市场这个新生的板块考虑往往较少。因此,《意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关心和支持资本市场的规范发展,共同防范和化解市场风险。为资本市场稳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首先,在资本市场的运行上,各地区和各部门要切实履行公司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职责,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及时纠正发起人虚假出资、大股东或实际控制人侵占上市公司资产的行为。其次,在建立健全资本市场退出机制的进程中,各地区和有关主管部门应依法加强对退市公司的管理,确保退市工作平稳进行;对有大量经营风险必须退出资本市场或采取其它行政处置措施的证券、期货公司,地方人民政府、金融监管部门以及公安、司法等部门,要加强协调合作,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作好风险处置工作。第三,由于资本市场风险所具有的突发性特点,各地区和各部门必须建立应对资本市场突发事件的决策反应机制和防范化解风险的长效机制。第四,面对不同参与者和管理者,《意见》强调了各级政府之间、各个决策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为此必须建立信息共享、沟通便捷、职责明确的协调配合机制。各地区、各部门要顾全大局,共同防范和化解资本市场的风险。《意见》揭示了我国金融改革,特别是资本市场发展的实际问题,有利于制止地方主义、多头决策、相互牵制的低效率问题。顾全大局和协调沟通是《意见》强调的重点,也是实事求是解决问题的实际步骤,显示了我国金融改革更为务实的新态势和新观念。

  六、抓住特殊的国际环境中出现的机遇,促进有关部门和金融市场参与者抓紧强化内部金融规范,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有利于我国金融的全面开放

  当前我国正处于加入WTO承诺过渡期的重要阶段,发展自己、积累自己、展现自己、融入国际、防范风险、应对挑战已经十分紧迫。抓住特殊的国际环境中出现的机遇,促进有关部门和金融市场参与者抓紧强化内部金融规范,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有利于我国金融发展。我国金融市场开放已经取得显著成绩,如实行了QFII制度,积极研究QDII制度,我国金融机构积极到海外上市,如中国人寿股份有限公司在纽约和香港两地上市,中国财产保险公司也在香港上市,建设银行与中国银行积极筹划在近两年内在海外上市。与香港和澳门实行更紧密经贸合作安排,中国证监会、保监会都与境外监管机构签定了合作备忘录,银监会成立了国际顾问委员会,进一步加强了与一些国际组织和境外监管机构的联系与合作,有助于进一步转变监管理念和监管水平。积极利用境外资本市场,遵循市场规则和国际惯例,支持我国符合条件的企业境外发行证券或上市,允许国际机构在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进一步拓宽我国融资渠道,将促进我国金融全面的对外开放。

  我国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是对亚洲地区经济金融发展的贡献,也是对世界经济稳定的贡献。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东南亚国家有必要发展包括债券市场在内的资本市场,并实施国际化的发展战略。在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中我国对世界经济作出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得到世界的认可与赞扬。而今世界经济复苏处于关键时期,我国将不断完善的汇率形成机制,促进国际经济金融的发展,并以全新的金融改革,推进我国资本市场稳定发展,一方面有利于投资信心的维持;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国内宏观经济的持续发展,促进经济持续增长、保持宏观金融的稳定运行,这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也是对世界经济金融发展深层面的一种支持与贡献。

  作者: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 景学成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