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青春的追认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2月10日 08:44 21世纪经济报道

  搜寻记·尘翎

  南非作家库切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后,依旧低调、寡言、不接受采访、吃素、守护着密不透风的私生活,外人无法进入,只能从他的文字中找寻线索。

  可幸他写了一些以个人经历为基础的自传体小说,或说是小说体自传亦可,1998年出
版的《Boyhood》写童年,2002年出版的《Youth》则写青年时代;这回忆系列以后还会继续写下去。

  《Youth》是很容易引起共鸣的。在作家的带领下,回返青春的起点,那是他的故事:上世纪60年代,他离开南非落脚伦敦,在计算机公司苦闷刻板的工作以外,偷偷滋养诗人的心灵,不断诘问艺术何所指、何所寻,而自己是否有幸得到爱情与文学的眷顾。

  那时候,初涉人世的库切追随着诗人庞德、艾略特的指引,把现实生活里体验到的冷漠、孤独和挫折,视作成为伟大艺术家所必经的考验。他虽然逃离了令他感到羞耻的家乡所发生的一切,却又隐隐然感到那或许是他必须直视的书写命题。

  全书用第三人称叙述,时间则是现在式,在自传书写中是较少见的手法。就像是库切在回望并叙述这段19至24岁的青春时光之际,亦选择从旁观者的位置来观看自己,严谨地审视那个陷于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中,终日苦恼沮丧的大男孩的一举一动;而那1962年的湿冷的雾都之冬,至今还没有完全过去,已成为他生命的基调,时刻在榨取他的反省。

  我迫不及待把书看完,边想着,如果在库切书中那样的年纪,也即是初涉人世之时就遇上它,或许更好。任何人在那个阶段大抵都经历着库切笔下专属于青春时代的紊乱、焦虑、爱与被爱的渴望,以及恒常无所适从的心情,若然适时读到了这些诚实的文字,或可从中得到慰藉,排解某些不明所以的低潮。

  阅读有时像谈恋爱,也讲究timing(时机),在适当的时候遇上适当的书,是一个读者最好的运气。

  成年之后,若干心情而至,人生已有了大纲头绪,大致尘埃落定,阅读便只能是一趟回返的旅程。虽然那是别人的故事、别人的经历,但读者仍可循着他的足印,追认自己的青春。就算成长背景不尽相同,甚至完全没有交汇也罢,却必也分享着同样的希望与幻灭,理想的追寻与丢弃。

  美国小说名家John Updike曾在《纽约客》为此书写了一篇评价正面的书评,他最想知道,书里那个徘徊在理想与现实边缘的青年,最后如何找到自己的道路,在文学上发光发热,成为广大读者现在所认识所尊敬的作者?这正是下一部续篇让人期待的地方。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