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府河边的房子(组图)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2月10日 08:44 21世纪经济报道
何多苓 本版摄影 白川
  翟永明

  来来往往于繁华与宁静

  工作室建成后,已有不少人前往参观。何多苓没有搬进去居住,而只是满足于来来往往于繁华都市与宁静乡村之间。

  在成都西边,出羊西线,就是犀浦了。从犀浦镇镇政府往右拐一个急拐,再前行两公里,就是石亭村。三月,“菜花黄,明月东方日西方”,这一日本俳句正可以描述川西平原此时此地的天地和谐,石亭村离镇似远不远,周围也没有乡镇企业,虽有一些近郊免不了的富裕象征———瓷砖房子,但终不成气候。

  一条碎石机耕道通向乡村的更深处,在路的右边,抬眼就能看到一座灰白方正的建筑,它像是一个大体量的物体坐在水边。何多苓工作室不像一个意想中的工作室,建筑的尺度和空间比例都更像一个美术馆。从左边的楼梯可上到二楼的天光画室。从客厅右转则可通达中庭。在青色瓦板岩铺就的天井中,独立着一株高大的玉兰树,四季分明着凋谢枯荣的自然情态。紧靠内屋,是一个窄长的水池,夜晚月明星稀之际,让人想起辛弃疾的词:“涓涓流水细侵阶,凿个池儿,唤个月儿来。”如果池边不用落地玻璃门隔开,落雨天就是阶前雨点点滴滴到天明的另一番景象。

  二楼左边的书房是一个适宜而生动的场所,大而明亮的窗户外,正好可望到府河拐弯处。

  选择这里作艺术家工作室对画家来说是理所当然的,自从有了这个工作室的念头,尤其是有了这块地,何多苓曾仔细研读了大量建筑课程(用他的话说是相当于进修了建筑专业课程),并不止一次私下设计了数个方案,但最终还是将他的那些原始图纸束之高阁,而一心成为他自己所说的“全国最佳业主”。从选地开始到实施设计,其间经历了将近一年时间,一个专业设计师和一个业余发烧友对未来的建筑经过了反复的蹉商,终于修成了这座已成为建筑经典的作品。自从这座建筑在国内和国外的一些展览上露面之后,总有一些建筑系的学生前往参观。

  修建过程中,大到场地的安排,小到家具的选择和一棵树的位置,何多苓都要经刘家琨批准。在朋友们看来,丧失自我,迹近怪癖。他私下解释他对建筑旨在欣赏,而不是入住。所以他要求的是建筑学上的完美,或者说他认为建筑品质的完美就是舒适。他宁肯在建筑旁边再修个小房子住下,就近欣赏,此为更大的怪癖,暂且不提。

  工作室建成后,已有不少人前往参观。何多苓并没有在旁边修小房子,但也没有搬进去居住,而只是满足于来来往往繁华都市与宁静乡村之间。有一阵子,他也在楼上的天光画室里摆起画架画了一些小画。夏天的时候,何多苓也会呼朋唤友地前去喝茶,晒太阳,更多的时候是一头扎进一汪浅蓝的池水中游泳。何多苓不在的时候,为他守门的黄大爷就承担起接待参观的任务,一来二去的,黄大爷也弄懂了许多建筑术语。不时地还会对建筑系的学生来上几句。最让黄大爷津津乐道的是:巴黎蓬皮杜中心艺术馆的馆长曾来这里参观,与他交换过各自的叶子烟(来自巴黎的雪茄和出自本地的土烟)黄大爷每次讲完这个故事都加一句:他那个外国叶子烟还不如我的好抽。

  何多苓的进一步打算是将这里发展成开放工作室,开展跨学科、跨艺术门类的文化交流活动。2002年夏天,他与刘家琨一起在这儿办了一个叫作“专业余”的展览。他自己的作品是一个观念摄影,在相纸上,他把这座别人设计的建筑重新设计了一遍,用电脑合成了一座“纸上建筑”,终于满足了一下自己的设计欲。

  你不能拆除的是一个博物馆

  听说沿河五十米内的房子都要拆掉,朱成气哼哼地坐在平台上说:这不是拆一座房子的问题,这是拆一个博物馆的问题。

  十来年前,我在南郊的一个雕塑工作室里,认识了朱成,他是成都艺术家里最早建立个人工作室的人。朱成当时是有名的雕塑家,他的作品《千钧一箭》得了中国首届体育美展特等奖,以及国际奥委会颁发的特等奖,又被送往瑞士洛桑的国际奥委会总部,作为永久陈列。此外他也已制作了一些大型城市雕塑。

  几年后,他在成都西郊另辟了一块地,有了一个更大的工作室。于是我也与朋友们一道,半参观半休闲地去近他的工作室若干次。他的工作室建在水边,与何多苓工作室不同的是,这是一条水势汹涌的河,即便是在冬天,也水流湍急。看来是不能在河里游泳了,他就在院子里设计了一个腰子型的游泳池。我常常开玩笑说他的手臂会一边粗,一边细,因为游泳时需要不断地向一边拐弯。但是他也不想浪费水资源,因此又在他三楼的“违章建筑”上,用钢材伸出去一块小平台,这块小平台好像架在树梢上,正好可用来眺望急水阴天。有许多人申请想在这个小平台上打麻将被拒。朱成说:我这儿是用来听水和独坐的。当然,他又安慰式地对我说:也可以在这儿阅读。

  坐在平台往上看,原有的二层楼被违章搭建到四层,令人对工作室的高度表示疑惑。朱成抬出建筑师刘家琨的评论来论证工作室的可靠性:三楼有些悬,到了四楼,觉得又安全了。我们在四楼轻型材料搭建的大空间中,感到这儿真正像个工作室,并且,是看到水的空间。趁刘家琨不在,朱成又自我表扬道:许多人看了我的四楼,都觉得这个工作室设计得特别好。当然,朱成工作室的所有“违章建筑”,都是他自己亲自设计和施工的,看来他的最大特别是敢于混合使用各种材料。

  听说最近政府要把沿河五十米的房子都拆掉,朱成气哼哼地坐在平台上说:这不是拆一座房子的问题,这是拆一个博物馆的问题。看来这座工作室有点保不住了,我劝摄影师赶快多拍点图片。一个民间博物馆,说没有就会真的没有了。

  近水,近土,又近乡,有一段时间,朱成的工作室不但石头遍地,而且鸡犬不宁,他又栽了不少菜蔬,草木,满目的花和满院的树遮天蔽日,把工作室都遮得不见踪影了。

  六亩地的院子除了摆放了无数的石刻雕塑作品,就像个真正的农家房屋了。这一段地主式的居住时间直至有一天他突然宝贝式地收藏了一大堆石刻古董,他的一亩三分地被迫还要划分一大块出来作展厅。不得已,鸡鸭鹅鱼才退让。

  作为一个在成都已有名气的雕塑家和小有名气的收藏家,在这个近水的工作室里,朱成几年前如愿以偿地在一楼建成了一间私人展室。展示他近年来的架上雕塑和一些小型木雕、铜雕,以及他那些历年来所作的获奖作品的复制件。在二楼,则横七竖八地堆满了他从各处搜罗来的各种民间工艺品。陶瓷,青花瓷盘,雕花窗棂,各种民间绣品,纸品,各个民族的面具,多得让人怀疑其真实性的汉砖,最后是整个拆掉的房柱,斗拱,屋檐,足够开一家民俗博物馆,让人眼花缭乱,嫉妒横生。

  每一次我去他那儿玩,或把他的场所当作成都的旅游景点,带着朋友前去游览时,看着我的目光游移在他那些宝贝上,他总是安慰地表示:一定要送我一件精品。直到现在,这张空头支票仍未兑现。有时,我会不无怨气地想到:他可能从未真正打算兑现这番许诺。

  分享自然的情感

  近水而居,让人的心情也变得宁静和清澈,李小明在近水居的日子颇有出世之感……

  现在被李小明暂定名为“近水居”的这座建筑,以前是一位作家而建,所以房子以三个安静的正方形为主体,一条坡道时明时暗地贯穿于这三个正方体之间。房子后来被画家、广告人李小明所购得。李小明原意也是喜欢近水而居、自然为邻的居家生活。而且,作为一个最早进入广告界、现在处于他自己所言“半退休”状态的人而言:“居”,是房子最重要的内容,将房子定位于“家居”后,李小明也就大刀阔斧地对原建筑进行了改造。

  在那三个正方体的侧面,李小明加改了一间工作室。大面积、高空间的工作室里两侧都是落地玻璃墙,一边可以看到旧府河缓慢的流速,另一边可看到他自己挖的池塘里红色的鱼群。这些红色的鱼群还会顺着一条长形的水涌道流进客厅,流到客人坐的沙发底下。这也是李小明改建的得意之作,遇有客人前来参观,不仅是李小明本人,连同帮他守房的黄大爷也会如飞地前去打开水管,让水从李小明设计的一个玻璃水瀑布上流珠溅玉,倾泻而下,搅乱一池净水。潜伏在水底的鱼儿则顺水而动,游向四方。

  为了满足女儿青子,李小明特意在河岸干处,在一棵巨大的树边,用原木搭建了一座“树巢”。夏天的时候,爬上去躲一阵阴凉,让许多成人也觉得意。李小明其实也是为自己的童年而搭建的这座树巢,因为这几乎也是他自己童年的童话梦想。李小明很想在女儿身上把自己童年丧失的东西补回来,所以,在许多改建和装修上,他都是以一个儿童的视点来理解。诸如沙坑,假山等。

  好几年前开始,李小明就开始收藏古董。他的收藏也与“居”有关:他喜欢收藏明清家具。据称他最好的收藏都在北京,而不远万里从北京运过来,安置在近水居的这些古家具,想来只是他收藏中较为日常的部分吧。所以,他也用它们来装置自己的居所。

  古旧的案桌,凝重的铁环大门,还有被改成沙发的旧床,这些东西放进现代风格的水泥建筑中,有着一种显著的新旧参照的对比。虽说近年来,这样一种风格的装饰格调已屡见不鲜,但李小明仍是在细节上考虑,使一些细部处理略有不同。

  近水而居,让人的心情也变得宁静和清澈,李小明在近水居的日子颇有出世之感(虽然只是一些片断和瞬间),他开始审视周边的自然形态。“不动如如万事休”,在无事的日子里,聚精会神的观照,分享自然的情感,他的情趣也开始为外物的姿态所改变。他在近水居关注虫虫鸟鸟的动态变化,在云起的日子可以看到河里水纹的变化,在风清的时刻可以观察鹭鸶的飞行踪迹。河水时清时浊,鸟儿时来时往,日子倒也有点悠然见南山的味道。只是天气越来越冷了,李小明免不了还是要回到城南喧闹的地方。
朱成的“博物馆”本版摄影 白川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