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消息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陈锡文昨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的当前中国的农村经济和农村政策新闻发布会上表示,8日公布的中共中央一号文件,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分析了农民增收的严峻形势和促进农民、尤其是促进粮食主产区种粮农民增收的紧迫性、重要性,提出了增加农民收入的基本思路和总体要求。
一号文件突出了四个重要特点
陈锡文表示,一号文件提出了四个重点。
一是强调粮食主产区农民增收和贫困地区农民增收这两个重点和难点。
二是从农业内部、农村内部和农村外部这三个层次,提出促进农民扩大就业和增加收入的有关政策。
三是从为农民增收创造必要外部条件的角度,提出了开拓农产品市场、增加对农业和农村投入,以及深化农村改革的政策措施。
四是强调了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领导、落实政策。
农民增收存在三个突出问题
他表示,当前农村经济中的突出问题是农民增收困难,自1997年以来,农民的收入增长一直比较困难。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一是农民收入持续低速增长。从1997年到2003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幅已连续7年没有一年超过5%,最高的年份增长4.8%,最低的只增长2.1%,年均增长4%,仅相当于同期城镇居民收入年均增长幅度的一半。
二是与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在继续扩大。1997年农民的人均纯收入为2090元,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160元,两者的收入差距为1:2.47;2003年农民的人均收入为2622元,城镇居民为8500元,差距已扩大为1:3.24。
三是以粮食生产为主的纯农户收入增长更为困难。过去几年中,由于不少农产品供过于求,价格下跌,导致农民来自农业的收入额减少,使以农为主的纯农户的收入增长尤其困难。1997年,农民人均来自农业的纯收入为1268元,但自1998年到2003年,农民来自农业的纯收入已连续6年低于这一水平。
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622元
陈锡文说,2003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2622元,比上年增加146元,扣除价格因素后的实际增长幅度为4.3%。
他表示,2003年,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克服了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冲击和多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严重影响,取得这样的成绩,是很不容易的。2003年,我国农村劳动力离乡外出就业的人数继续增加,总数约为9900万人,比上年增加500万人。近几年,外出打工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一大亮点,2000年至2002年三年农民收入的增量中有47.8%来自外出打工。
要实行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
陈锡文表示,从六届三中全会会议之后,党中央和国务院各有关部门都在进行有关政策和法律的修改工作。改革征地制度有一个基本原则,就是中国人多地少,因此要实行世界上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他说,根据这个原则确定征地制度的改革有两个方面,一个是保证农民的权益,一个是控制征地的规模。要做到这一条,必须实行严格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行严格的土地用途管制。其中特别是用于经营性的土地,应该提高它的补偿标准。无论是经营性用地还是公益性用地,都要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用途管制。
陈锡文说,对于农民来说,土地被征走了,征地方面就必须解决好他们的生计问题,包括他们的就业和社会保障。目前有关的部门正在起草指导征地改革的政策性文件,同时人大常委会也开始启动修改《土地管理法》的工作。
多方位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陈锡文说,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是今年和今后几年内农村改革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他表示,今年正在进行的主要是农村信用社的体制改革。在农村,信用社和农业银行发挥着同样重要的作用,但是它们之间有一些大体的分工。对于农户直接从事种植业、养殖业的生产,这方面的金融支持主要是信用社的职能。而对于像农产品加工、发展农业产业化以及县和县以下的小城镇建设等,这主要是农业银行承担的责任。
他说,现在已经开始的农村金融改革不仅仅在于农村信用社和农业银行两个方面,还涉及到很多方面,包括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也包括国家对于所有县和县以下的金融机构,明确它们支持农业的义务,以及进一步探索适应农民的担保抵押制度和逐步建立农村政策性保险等。
据介绍,去年我国农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是14.8%,但是农业在整个金融机构中占用的贷款余额不到6%。从这个角度看,农业利用金融资金的收益是相当高的。
作者:记者 卢晓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