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道路选择
世界上没有两个国家的资源禀赋和现代化水平是完全相同的。同样,国家内部没有两个地区的资源禀赋和现代化水平是完全相同的。所以,国家和地区要实现自己的现代化目标,就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的现代化道路。
1、国家层面的地区现代化道路
发达国家走在世界现代化前沿,它们必须不断开拓创新,才能保持世界先进水平的地位。所以,发达国家国家层面的地区现代化道路,是不确定的。发达国家国家层面的地区现代化道路,不是事先设计的,而是自然形成的,虽然在形成过程中存在国家调节。
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主要目标是追赶和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一般而言,它希望国内所有地区都快速发展,保持国家现代化活力。在考虑本国地区现代化道路时,发展中国家必须做出两个选择:是选择一般追赶现代化道路还是选择新型综合现代化道路,是选择地区不均衡发展还是选择地区均衡发展。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从国家层面考虑中国地区现代化的道路,也必须做出两个选择。
(1)一般追赶现代化道路与新型综合现代化道路
地区现代化理论对一般追赶现代化和新型综合现代化进行了简单区分:
新型综合现代化是相对于一般追赶现代化而言的。一般追赶现代化的基本特征是跟踪模仿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现代化道路和模式,先进行工业化和城市化,然后进行非工业化和信息化等。新型综合现代化的基本特征是两次现代化协调发展,实施现代化的“运河战略”,推进路径创新、模式创新和战略创新,走一条工业化、工业转移和信息化协调发展、城市化、郊区化和城市扩散协调发展的新型现代化道路,迎头赶上发达地区的先进水平。
中国地区现代化,从路径角度考虑,应该选择新型综合现代化道路。主要理由有三个:
其一,实现国家现代化第三步战略目标要求选择新型综合现代化道路。只有通过走新型综合现代化道路,中国才有可能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其二,中国具备选择新型综合现代化道路的条件。因为目前中国地区现代化是两次现代化并存,沿海发达地区和大城市地区第二次现代化的因素日益集聚。
其三,一般追赶现代化道路不适合于我国发达和中等发达地区。2000年我国有6个发达和中等发达地区,它们已经完成或基本实现第一次现代化,必须大力推进第二次现代化,参与第二次现代化的国际竞争。新型综合现代化道路,要求以人为本,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动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人和自然协调发展。在2020年前后完成第一次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2050年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第二次现代化。
(2)地区均衡发展与地区不均衡发展
中国地区现代化,从布局和结构角度考虑,应选择适度均衡发展道路。主要理由有三个:
其一,中国不具备选择均衡发展的条件。当国家现代化水平很高或国家规模不太大时,选择均衡发展是比较合适的。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人口总数排世界第一,国土面积排世界第三,地区现代化水平不均衡是自然的,也是国力所不能改变的。
其二,中国不适合选择不均衡发展道路。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地区差距过大,一方面会产生政治风险,另一方面会制约国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地区不均衡是客观存在的,如果国家选择不均衡发展道路,将不断扩大地区不均衡。
其三,中国具备选择适度均衡发展的需求和条件。国家现代化目标的实现,要求各个地区现代化达到一定水平。中国政府是一个强势政府,中国经济已经有一定实力,可以支持适度均衡发展。
2、省级地区的地区现代化道路
我国34个省级地区可以分为发达地区、中等发达地区、初等发达地区和欠发地区四组。不同水平和不同条件的地区,地区现代化道路是不完全相同的。
发达地区的地区现代化,已经完成第一次现代化,只能走第二次现代化道路。中等发达地区的地区现代化道路,可以选择第二次现代化道路,也可以选择新型综合现代化道路。初等发达地区的现代化道路,可以选择一般追赶现代化道路,也可以选择新型综合现代化道路。我们推荐,选择新型综合现代化道路。欠发达地区的现代化道路,同样可以选择一般追赶现代化道路,也可以选择新型综合现代化道路。我们推荐,选择新型综合现代化道路。
《中国现代化报告2003》和《东方复兴——现代化的三条道路》,分别对第二次现代化道路、一般追赶现代化道路和新型综合现代化道路进行了系统分析。不同地区现代化道路的内涵和特点是不会完全相同的,需要专门研究。
3、行政县级地区的地区现代化道路
我国2860个行政县级地区同样可以分为发达县、中等发达县、初等发达县和欠发达县四组。不同水平和不同条件的县,可以选择不同的地区现代化道路。
县级地区现代化的基本道路同样有三条:第二次现代化道路、一般追赶现代化道路和新型综合现代化道路。不同地区可以因地制宜,参考省级地区的做法,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
本文由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授权新浪财经独家刊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