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马富才“低调之祸”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2月09日 08:28 经济参考报

  “12·23”重庆特大井喷事故已经过去多日,但它引发的风波至今却未能平息。众媒体纷纷发表文章问责中石油,并进而将矛头直指中石油掌门人马富才。

  《财经》杂志胡舒立撰文称,中石油在“12·23”事故中所暴露出的安全管理重大失误,正与我国目前的石油天然气安全生产监管的严重缺位直接相关,其根源深植于多年来政企合一的传统石油工业体制。其在“问责中石油”的同时“问责体制”。

  《中国经营报》援引《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中问责条款提出,中石油领导人虽然并非《规定》中所说的“地方人民政府主要领导人和政府有关部门正职负责人”,但中石油绝非一般意义上的企业,其脱胎于原石油部的特殊身份及其对中国石油工业举足轻重的地位,都说明其领导人所肩负的责任之重大。

  《南方都市报》则直言:“面对如此惨重的人员伤亡和重大经济损失,在安全防范和安全救援上,中石油难辞其咎!身为首长的马富才难道不应承担领导责任吗?”

  还有媒体或以外电之名或以民众之口抛出“马富才将被免职”、“马富才应该被免职”等言辞。

  实事求是地讲,在“12·23”特大井喷事故发生后,中石油做了大量工作。由副总苏树林带领的工作组24日赶赴现场,25日马富才也连夜赶至,并于当晚到井场监督制定抢险方案,27日上午成功压井封堵。在经济赔偿上,中石油将最初决定的赔偿标准由《国务院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改为执行《最高法关于审理触电损害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后者的赔偿金相当于前者的近两倍;同时,发动全体员工为灾民捐款1165万元,并向灾民们送上一封言辞感人的“致歉信”:“我们不仅感到愧疚和痛苦,更感受到自己所肩负的责任。痛定思痛,举一反三,在挫折中反思工作,在事故中汲取教训,是我们面对未来的唯一选择……”

  然而,多数媒体对此并不买帐。《北京晚报》认为“仅有道歉是不够的”。评论说,尽管中石油发出的致歉信称得上有人情味,让人感动,但是站在遇难者家属和广大受灾民众的角度上,这些都不足以抚平伤痛,人们完全有理由要求责任方做出令人信服的解释和承诺,让悲剧不再重演。

  “都是低调惹的祸”。一位新闻同行谈及井喷事故报道时置评说,中石油应该明白,媒体所代表的不只是自己的声音,问责声声,从一个侧面反映的是民众的期盼和民意的诉求。“12·23”井喷事故是一起社会公众普遍关注的特大悲剧。可是,事故发生后,中石油虽然做了大量工作,但并未及时告知公众。一方面,现场工作的井队人员拒绝记者采访;另一方面中石油也没有召开一次直面媒体的新闻发布会。如此低调,不仅客观上形成对新闻媒体的封锁,也造成对公众知情权的侵害。

  据了解,马富才对媒体保持低调风格由来已久,他在大庆工作时就曾与记者发生不愉快;后在大庆裁员风波的新闻报道中,与媒体芥蒂日深。由此,这位石油巨头便形成了“实干立业”、“只做不说”的低调风格。他的这种风格甚至影响了整个中石油的对外交往,与媒体沟通渠道的不畅,难免会出现问题。记者注意到,在近日一家报纸对中石油的报道中,一个最应该被新闻界认识的名字——中石油集团新闻官张平,竟被错写成“张萍”。

  全面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企业集团是马富才为中石油规划的发展蓝图。有专家指出,中石油有实力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可他仍有许多需要努力的地方,比如,作为一家在境外上市的公司,就应该遵循国际资本市场的游戏规则,一些重要信息比如关于副总吴耀文等人作为企业高管人员的去职就应该及时向投资者披露,对这些问题更是不可低调处理的。作者:李新民 张文娟作者单位:经济参考报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发布日期:2004-2-9星 级: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