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真皮标志”拉着皮革业快跑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2月09日 08:00 经济日报

  主持人语

  10年前,正当“温州皮鞋”被消费者怒斥为“星期鞋”的时候,中国皮革工业协会以法人资格,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了证明商标:“真皮标志”,同时还在14个国家注册了该标志。就是这小小的“真皮标志”,居然使曾经令消费者失望的皮革行业成为我国轻工业的一个支柱产业,并正在继续不断地快速发展。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十分耐人寻味。

  证明商标“真皮标志”,是中国皮协以第三方公正的立场向消费者作出承诺:其一,该产品是天然的头层皮革、毛皮或其制品;其二,该产品是优质的中、高档产品;第三,该产品具有良好的售后服务。根据《商标法》和《质量法》的规定,中国皮协对其所推荐的佩挂“真皮标志”的产品负有不可推卸的连带责任。这就意味着“真皮标志”是品质的象征,也意味着我国皮革业开始整体实施质量品牌战略。难能可贵的是,中国皮协在推行该标志的过程中不搞“终身制”,而是遵循“有进有出”的原则。

  拉着行业快跑

  10年过去了,全国佩挂“真皮标志”的企业已达415家。虽然在皮革、毛皮及其制品有一定规模的1.6万个企业中这只是极少数,但它在全行业营造出了你追我赶、生怕落后的气氛,并使全行业产生了深远的根本性的变化,作用不可低估。

  近年来,我国皮革、毛皮及其制品业产销两旺,出口强劲,出口值连续3年名列轻工各行业之首。去年皮革行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103亿元,比上一年增长20.9%;全年完成外贸进出口总值264亿美元,其中出口232亿美元,增长19%。皮革行业在产业资源和劳动密集型特征等方面显示出明显的比较优势:我国皮革资源量已居世界第一,其中猪皮、羊皮原料资源量世界第一,牛皮世界第三;皮革、毛皮制品产量世界第一。每年轻革产量近5亿平方米,占世界总量的20%以上;鞋类产品近60亿双,占世界鞋类总产量的50%以上;皮衣和皮具综合产量居世界之首。出口占轻工业的20.5%。皮革从业人数近500万人。

  如今,中国的皮鞋、皮衣和皮具成为全球市场公认的最具竞争力、物美价廉的商品,用业内人士的通俗说法,叫做“打遍天下无敌手”。

  生产布局集中

  皮革业的另一个突出变化是,行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区域布局相对集中。目前,国内有制革企业2300多家、制鞋企业7200多家、皮衣企业1700多家、皮具企业2000多家。全国初步形成了浙江温州制鞋、浙江海宁皮革服装、河北辛集羊皮服装、福建晋江运动鞋、广州制鞋、广州花都区狮岭镇皮具、浙江桐乡和河北肃宁、河南桑坡毛皮原料加工、四川西部武侯皮革工业区、重庆壁山鞋业等特色经济区域格局。这对整个皮革业提高研发能力和技术水平,乃至不断用绿色环保技术提升和改造传统生产方式都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

  近年来我国皮革产品技术水平迅速提升,绵羊皮服装革产品质量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皮鞋生产技术、产品质量已达到国际中档以上水平,皮革和裘衣服装的加工和款式设计已接近欧美发达国家水平。普通消费者突出的感觉是,现在的皮鞋怎么老也穿不破。

  行业仍需努力

  我国皮革行业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中,处于向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个别地区盲目投资,重复建设现象严重,导致部分产品如皮鞋类生产过剩,市场严重供大于求。

  二是高附加值产品比重小,品牌效应不突出,专业化水平低。去年皮鞋出口贸易中,加工贸易占58%,而一般贸易仅占30.9%,以中低档产品为主。

  三是在出口逐年递增的同时,由于企业间竞相降价,平均出口单价却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无序竞争进一步加剧。

  四是安全生产和污染环境形势依然严峻。近几年,全国曾发生多起制鞋和箱包企业职工苯中毒事件,引起了社会关注。目前制革行业年排放废水7000万吨以上,仅次于造纸业。

  上述这些问题有待于皮革业在加速发展的过程中下大力解决。中国皮革工业协会已经提出了《中国皮革工业“二次创业”发展战略》,要用10年到15年时间,使行业整体面貌和技术水平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使我国由皮革生产大国跨入皮革强国的行列。在这个进程中,“真皮标志”推广工作仍然是起着助推器的作用。

  为了加快“真皮标志”的推广,中国皮协每年举办一次“中国真皮标志展览会”,每两年向社会推荐排头企业,并授予“中国真皮鞋王”、“中国真皮衣王”荣誉称号。为了实现环保生产、迎战技术性贸易壁垒,去年中国皮协经过7年准备,又推出了“真皮标志生态皮革”。目前,以“森达”、“康奈”为代表的一批优秀企业正引领全行业向更高的发展阶段迈进。 文/本报记者 李铁铮

  主持人:郑庆东

  电话:63587823

  Email:dengqd@ced.com.cn作者:李铁铮资料来源:经济日报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