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江苏农产品组成“集团军”闯上海(记者感言)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2月09日 04:55 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吴雯

  据《新华日报》报道,去年一年,江苏省各地纷纷赴沪举办农产品推介会、洽谈会等各种展销活动,组织地方农产品“集团军”闯荡大上海。新年伊始,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苏州、扬州、盐城、南通等不少地方都在抢抓上海农业产业转移的机遇,聚焦上海、研究上海。

  据不完全统计,江苏农产品已占上海市场的近20%。在上海的部分市场、部分消费产品中,苏货享有很高的知名度。盐城草鸡在上海三官堂家禽市场独唱主角,左右了市场的价格。每逢深秋,上海各大菜场、超市,江苏的各路螃蟹更是一统天下。这既归功于苏沪双方地域相连,人缘相亲,得近水楼台之便,更与各地主动积极融入大上海的市场意识有关。盐城20万农民经纪人中有1/3常年驻沪,南通农民经纪人在上海的年营销额达20亿元。

  不仅江苏,国内不少地方都将农业结构调整的目光锁定上海,原因如出一辙:上海是一个拥有1670万人口的特大城市,消费集中而且量大,随着城市的进一步扩张,自产和外地供沪农产品的比重势必发生明显变化。据近5年的统计,上海市平均每年新鲜农副产品交易总额达500亿元(不包括加工和出口),其中34%是上海自产的,62%由周边省市提供,对农产品高需求、低自给状况,为各地农产品进沪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上海的消费水平高居国内之首,记者去年在沪参加江苏大闸蟹推销会期间,就听到一些港商台商惊叹,上海高档酒楼的蟹价超过了港台。特别是上海具有独特的口岸优势和强大的与国际交流合作的优势,万商云集,货通四海,外国商务机构林立,是我国农产品走向全球的最大“门户”之一。前不久上海又成立了跨国采购中心农产品分中心,国际上一些有影响的农产品论证、检测机构,也将陆续登陆上海。这就意味着一个地方的农产品如果能迈过上海这道高“门槛”,就能拿到通向国际市场的“绿色护照”。

  近年来,针对我国入世带来的发展新空间以及正在开始释放的国际竞争压力,上海开始推进实施酝酿多年的农业大调整计划,改变沿袭50多年的“保上海城市供应”的市场取向,对都市农业提出转移构想,即利用上海的市场优势,整合周边省市优势,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农业资源配置,与外省优势互补,发展“飞地”农业,即加工龙头在上海,异地种植、养殖,建立上海市外基地,为国内外农产品搭建展销平台和信息平台,将上海打造成为全国及国际农产品贸易中心。

  针对上海农业产业梯度性转移的最新取向,邻近上海的地区纷纷采取对策,江苏如何策应大上海的巨大向心力,抢占先机?农业专家建言,目前江苏农业接轨上海还刚刚起步,有时缺乏整体的宣传和推介优势,各自为阵,声势不够。举个例子说,每年下半年,不少县市争先恐后到上海举办各种类型的螃蟹推介会,各吹各的好,结果造成竞争的趋同。同时,大多数入沪的江苏农产品都是初级产品,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相形之下,一些外省市已开始关注这一问题。如河南漯河市的双汇火腿肠,在上海市场每月的销量达400多吨,占据市场总份额的一半,该市生产的速冻系列食品也成功地打入上海的麦德龙、沃尔玛等国内外大型连锁超市。对此,我省各地应在继续充分发挥营销大户和农民经纪人作用的同时,加快培育开拓长三角农产品统一市场的强大竞争主体,鼓励引导各类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进军上海,强强联合,错位竞争,共同提升江苏农产品的整体竞争优势。来自上海的最新调查还显示,市民购买农产品的地点排序依次为:超市、农贸市场、批发市场、百货商店、杂货店,挑选农副产品考虑最多的是安全性。今后随着上海与国际接轨程度的提高,超市、连锁配送等会逐步成为农产品销售的主渠道,传统的营销方式将被淘汰。所有这一切,都提醒江苏的政府部门和农业生产营销者,参与上海市场竞争,实际上就是参与“准国际化”竞争,自己首先要“强身壮体”。

  《国际金融报》 (2004年02月09日 第八版)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