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记者武晓炜雷汉发报道2003年,河北省对外贸易克服主要出口国经济复苏缓慢以及伊拉克战争、非典等各种不利因素,在国家积极的宏观调控下,外贸进出口总量继续大幅攀升。据海关统计,2003年,该省进出口总值达到创纪录的89.8亿美元,同比增长34.7%,其中出口59.3亿美元,进口30.5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9.1%和47.2%,进口总值、出口总值均创历史新高,全年贸易顺差继续扩大。
目前,河北省进出口总量在全国继续排第十位,外贸增速在全国外贸十强中的排名前移至第4位,进出口总值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有望达到11%,比2002年提高2个百分点。
2003年,河北省与世界各国的贸易往来进一步密切,与亚洲、欧洲、北美、拉美以及非洲的进出口全面增长。其中,对俄罗斯出口增长最快,全年出口值高达7.8亿美元,增长1.7倍,在出口总值中所占比重已升至13%,俄罗斯已成为我省最大的贸易出口国。另外,由于从美国采购大宗货物的增加,我省与美国的贸易额迅速扩大,总量首次突破10亿美元,增长35.9%。
由于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机制的协调作用,2003年河北省商品进出口结构更趋合理,在工业品出口继续快速增长的同时,初级产品的进口增速也适度加快。2003年,全省工业品出口同比增长39%,高于初级产品34.8个百分点,工业品与初级产品的出口比重上升到3.3:1。同时,初级产品进口速度加快,增速超过1倍,大大高于工业品的进口增幅。国外资源性初级产品进口的快速有序增长,既有效缓解了由于我省经济快速发展,企业产能扩展引发的资源紧张的矛盾,又保持了相关产业的健康发展。
随着全省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加之美元贬值的刺激,纺织服装、钢材、医药、机电产品等传统大宗商品的出口竞争力进一步增强。该省纺织服装出口19亿美元,增长58.1%;医药品出口3.1亿美元,增长43%;钢材出口2.1亿美元,增长24.3%;机电产品出口9.9亿美元,增长26.7%。仅上述四类商品对全省出口增长的贡献率就达到78%。
另外,随着外贸体制改革的深入以及外贸经营资质条件的进一步放宽,再加上各种鼓励民营经济发展政策措施的实施,河北省非国有企业进出口持续大幅攀升,总量首次突破50亿美元,占全省的比重升至56%,比2002年提升8个百分点。其中,外商投资企业和私营企业的进出口分别增长了35.7%和1.6倍,大大高于国有企业的进出口增速。作者:武晓炜雷汉发资料来源:经济日报网络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