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老北京商俗如何发展(各方评说)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2月06日 09:17 人民网-市场报

  王英

  隆福寺不能让给碟贩子

  广安门外有个北京音像大世界,3层楼,有几十户商家。现在因为卖盗版碟,公安局把它封了,正在找地方搬迁。最近我得到一个消息,有人想把隆福寺改成音像大世界,我认为
隆福寺是老北京市场的象征,如果它被倒碟的人给占了,那对北京商业形象的影响就太大了。

  (朝阳区文化委员会主任李龙吟)

  四大菜系都来自会馆

  会馆的商业价值和文化价值并驾齐驱,四大菜系都是从会馆发展起来的。各省市的商人到北京后,先从会馆里做家常菜,在有眼光的商人的引导下,逐步演变成四大菜系。过去的商业多而不乱,因为会馆代表某个省市,从事一种行业,为使市场繁荣,它往往结合民俗信仰祭祖敬贤,制定行规,推崇行业祖师,让这个行业在京城遍地开花。北京过去有各种各样的市,都是由会馆发展起来的。我认为没有500年历史的会馆,就没有今天市场的繁荣。

  (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王作楫)

  新东安市场没了庙会味

  东安市场为何会成为老北京最重要的市场?就是把庙会、游乐结合起来,做成民俗文化的大杂烩,最符合中国老百姓的习惯。走进东安市场,小孩可以游乐,大人可以喝茶,还有杂耍、曲艺等等表演,这个市场火了半个世纪,但自从建起新东安市场后,庙会文化基本上都取消了,虽然还有些小吃,但已经相当现代化,这种离开传统民俗心理的改造,使新东安变得和别的市场没什么两样,失去了独霸一方的条件。

  (中国文联研究员刘锡诚)

  六必居史料被六必居拒之门外

  北京对抢救民俗不怎么重视。举个例子,四年前,山西有个人带来一批文书,是讲六必居是怎么来的,现在不少人认为六必居的创始人姓郭,但里面说是东城姓郭的在明嘉靖九年创办了六必居,在康熙年间才变成姓赵的。他把这些文书送到六必居,六必居的老板说,你千里迢迢赶来,很瞧得起我们,奖励你1000元。又说这些资料我们已有不少,你还是拿走,临走时又给了他10瓶酱菜,就这样把送上门的珍贵史料打发走了。

  (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员、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宋兆麟)

  期待悦耳动听的吆喝声

  北京商业吆喝千姿百态,多富于音乐的节奏美,其中以两音节的为最常见。研究商业吆喝,对于我们研究社会历史、政治经济、风俗文化、美学、音乐、语言、心理学等等,都是很好的材料。对于当今从事商业的人士来说,应当挖掘老北京传统商业宣传吆喝声,结合本职业的特色,创造悦耳动听的吆喝声的经验,去掉那些刺耳、扰民的噪音,与时俱进,创作出富于时代音乐美的吆喝声,以吸引顾客。

  (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王文宝)

  《市场报》 (2004年02月06日 第二十版)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