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令人耿耿于怀的“平均数”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2月06日 08:53 中国经济时报

  徐冰

  在刚刚过去的2003年,我们的生活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最新的统计数字出来了,这两天的各大报纸和新闻网站都发布了这样一条消息:据北京市统计局发布的最新统计资料显示,2003年,北京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3882.6元人民币,在京、津、沪、渝、穗五城市中居第三位。

  这份统计资料显示,北京人均收入在中国五个最具竞争力的大城市中居中间位置,排在广州和上海之后。其中广州市人均收入15002.5元,居首位;上海市人均14867.5元,居第二位;天津市人均10313元,居第四位;重庆市人均收入8093.7元,排在第五位。

  光排座次显然还不够,还无法看出我们在“一天天好起来”。紧接着,我们就看到了下面这样非常熟悉的“补充”:与上一年相比,北京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约一成一。其中人均工薪收入增长12.8个百分点;人均转移性收入增长12.7个百分点;人均财产性收入增长1.1倍。受非典因素影响,人均经营净收入下降7.4个百分点。

  同时,这则消息还强调了一个“值得一提”:在各项政策带动下,北京的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正逐步提高。2003年,北京一成最低收入户人均可支配收入6174.2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7.6个百分点。

  又是一个丰收年。

  说实话,看到这样的好年景,你不能不感到高兴,尽管受非典因素影响,人均经营净收入下降了7.4个百分点,但那是天灾,这点小损失,用通常的说法,那叫“瑕不掩瑜”。

  可有一个“瑕”终究是掩不住的。2月5日《北京青年报》在对同一个消息的报道中透露,在“比上一年逐步提高”中,北京市仍有近六成的居民收入低于全市平均线,高、低收入户之间的收入差距比上年又拉大了近2600元。

  看到这个数字,我无法形容我心里涌起的无奈。到目前为止,我只看到《北京青年报》报道了这个“近六成的居民收入低于全市平均线”的消息,而其他媒体,都是乐呵呵的“比上一年逐步提高”。

  提高的确是提高了,可问题是,这是一个什么水准上的提高?

  从五个城市来看,它们毫无疑问是中国“最具竞争力的大城市”,按我这样一般人的理解,这几个城市人民的平均生活水准,在我们国内也肯定是“最具竞争力”的,肯定要高于国内其他地方。所以,虽然在北京,仍有近六成的居民收入低于全市平均线,可这个平均线在别的省市看来,恐怕仍然羡慕得很。可以想象,就是北京许多达不到平均线的人的生活水平,放到别的地方,很可能还高于当地的平均线。

  而别的地方的平均线究竟是多少?在那里,有多少人的生活还达不到平均线?我找不到这样的数据。就是这五个“最具竞争力的大城市”,除了北京,另外那四个的平均线在哪里,它们的平均线是不是也那样“最具竞争力”?在那些城市,又有几成人的生活水准达不到平均线?从报道中,我同样查不到这样的数字。

  但是,我的确是非常想知道这样的统计数字。我相信,还有更多的人也如我一样,同样非常想知道这类统计数字。原因很简单,我们就是想知道,我们年年提高的生活水准,到底是一个什么水准上的提高。因为,提高也是很不一样的,由此而来的高兴,也同样不一样得让人说不出话,比如,终于吃上白面馍馍的高兴,比起那原本没车买了车,原本没房买了房的高兴,本质上是不一样的。

  可是,这样不一样的高兴,落到统计数字上,或者说,落到新闻报道上,却几乎就是一样的高兴,就是“比上一年逐步提高”。

  当然,北京在“比上一年逐步提高”中仍有近六成的居民收入低于全市平均线,让我们在高兴当中,有了些许不高兴。可这未必不是一件好事。能吃几碗干饭以及这干饭吃得滋味如何只有自己知道,虽然比别人能吃饭也可以看做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因为这也可以理解为你比别人身体好。但话还要说回来,假如这干饭里沙子有点多不光硌了牙,还吃坏了肚子,这个时候你还高兴比别人能吃,牙痛肚子痛就只能怪你自己了。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