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实施中部崛起战略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2月06日 08:53 中国经济时报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

  中国地区经济分析系列课题组”

  东西夹击是21世纪中部地区经济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中部经济发展所处背景的特点是:搞市场经济的环境不如东部,国家资源按计划分配则落后于西部,中部经济面临“塌陷
”的命运。一方面,我国经济增长核心区均集中在东部地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部与中部的差额比扩大了5倍;另一方面,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的资源优势将快速实现转化,中部可能沦为投资增长的“锅底”。地区差距过大,不但会造成中部地区生产要素向东部地区非政策要求的逆向性流动,包括资源、资金和人才等,会给中部地区造成损害,延缓中部地区经济的发展,而且会挫伤中部地区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给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消极的影响。

  为了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必须重视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问题,使中部地区尽快缩短与东、西部地区的发展差距。因而,建议国家尽快制定和实施崛起中部战略,为中部加快改革提供更宽松、更有刺激力的政策条件,加大对中部地区的扶持力度,根据各省的优势与不足,在信息、科学技术、项目确定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在资金及政策等方面适当对中部地区有所倾斜,鼓励中部地区进行更大力度的市场化改革,积极培育和启动新的中部经济增长带。这些战略措施的制定将会对中部地区的发展和国民经济的整体协调发展起到重大推动作用。

  加快结构调整,培育地区特色产业

  结构调整是中部地区经济带建设的主线。针对区域内部经济结构不合理和产业结构雷同的问题,继续推进结构调整,立足于中部各省的资源,项目、市场、资金、技术、管理相结合,把调整优化区域内部结构作中部经济带建设的主要目标。积极鼓励和引导要素流动,因地制宜地培育地区优势产业,发展特色产品加快发展与中部各省的比较优势相适应的区域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加速对传统产业的改造,积极发展产业集聚区,实现产品到企业、企业到行业的深化,实现产品企业到工业园区和区域性主导产业的深化,而且进一步提高科技含量和经济效益,优化生产力布局,促进区内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的合理化,不断增强中部经济自主增长的能力。

  东拓西进,联手发展,构建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

  随着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区域经济发展的逐渐变成中间单薄、周边厚,中部地区处于东部大开放、西部大开发“夹缝”中。承东启西、纵南贯北的中部地区应辨证看待这种发展机遇与严峻挑战,谨防在宏观经济格局出现“塌陷”现象。从短期来看,中部仍然具有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但着眼长远,中部的这种区位优势有可能被西部地区所跨越。显然,中部要保持和发挥这种区位优势,必须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积极主动地参与,东拓西进,联手发展,共同构建中部经济带。在继续吸引东部乃至国外的资金、技术、人力、信息和管理,进一步发展与东部各省市的经济技术等方面合作的同时,立足内地,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进军广阔的西部大市场拓展中部经济发展的空间。而且要进一步打破地方保护和地区封锁,从中部经济发展的长远着眼,加强区内协调,实现区域内部的市场开放和要素的自由流动,促进区内以及与区外之间的交流合作,最终形成竞争、有序、统一、开放的区域市场体系。

  加强区域整体规划,突出区域自身优势

  实现区域一体化需要中部各省充分利用区域独特的区位优势,打破行政区划限制,消除贸易壁垒和地区封锁,从构建中部经济带着眼,从区域发展的整体上出发,加强区域整体规划,提升区域的整体竞争力,突出区域的竞争优势。中部各省之间应加强沟通联系,通过区域内的统一协调,引导各省区从自身的资源禀赋条件和国内外经济格局的变化,因地制宜地发展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着力发展特色产品,以国际国内市场为导向,强化区域经济体系中生产力布局的空间协调。通过制定一些相应的政策,鼓励和引导要素流动,实现资源和要素共享,打破在人才、技术、资金、人口和产品等方面的流动障碍,树立大区域和一体化的观念,对区域功能进行协调规划,统筹安排,培育若干具有国际和国内竞争力的产业群落,形成合理的产业地区分工格局,以避免产业同构和重复建设的现象,在全区范围内形成梯度互补的生产力布局和相互协调的促使共同发展的作用机制,从而在经济发展中充分发挥区域的自身优势。

  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随着中部地区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要使区域内的资源、环境、人口协调发展,必须加强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和重点建设,不仅要从局部入手,更要从全局出发进行协调规划,要加速推进退耕还林、荒山绿化、水土保持和污染治理等各项生态工程的建设,实施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区域联动和协调。加大对违法企业的关停、取缔力度。同时也要提高城市的环境承载能力。只有经济、社会、资源和生态环境形成良性循环,才能保护和创造生产力,为中部经济带建设提供生态屏障,不断增强中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策划:范剑平 周景彤

  执笔:韩林云 贾岷峰 赵晓荣 张柳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