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石油:一次低调的收购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2月02日 11:43 《环球财经》杂志

  -本刊驻俄罗斯特约记者岳洪/文

  此次“中石油”收购俄罗斯斯基姆尔石油公司61.8%的股份是十分低调的,按说,在经历了2002年底的失败后有此进展应当“庆贺”一番才是,其中原因何在?

  在遭受被迫退出斯拉夫石油公司股权拍卖、中俄石油管线至今悬而未决等挫折之后,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CNPC,以下简称中石油)终于从俄罗斯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在2003年即将结束的时候,中石油成功收购了俄罗斯斯基姆尔石油公司61.8%的股份。但中俄两国媒体对此事的报道却并不太多,个中原因耐人寻味。

  从美国人手中拿走股份

  据了解,中石油此次收购的俄罗斯斯基姆尔石油公司成立于1993年,在俄罗斯的石油行业里属于小型石油公司之列,最初是由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的子公司——奥伦堡天然气公司和一个名叫阿瓦隆(Avalon)的美国公司联合成立的。2000年,该公司取得了奥伦堡油田东部地质区块的开采权,这个油田位于俄罗斯的南部,距离哈萨克斯坦不远。

  2001年,阿瓦隆公司将其手中掌握的61.8%股份转让给在荷兰阿姆斯特丹注册的维克托利石油公司。这样一来,维克托利石油公司就成了斯基姆尔石油公司的大股东,所占股份仍为61.8%,奥伦堡天然气公司的地位没变,所占股份为38.2%。

  2003年,斯基姆尔石油公司的石油产量为36万吨,石油销售收入4000万美元。

  据俄罗斯媒体透露,欲将所持股份转让给中石油的维克托利石油公司,实际上是美国JPM投资管理公司旗下的一个企业,JPM的背后是美国的Getty Trust公司,Getty Trust公司的所有者克里斯托弗先生当初做出投资俄罗斯石油行业的决策时,曾经信誓旦旦地宣称,他们来到这里就不走了!但仅仅过了两年,他就改变了主意。

  据业内人士介绍,克里斯托弗所以决定撤出这个地方,是因为他所控股的斯基姆尔石油公司遇到了一个很大的麻烦:俄罗斯政府有关部门拒绝让俄罗斯境内惟一的石油管道运输公司为斯基姆尔石油公司提供输油服务,迫使该公司不得不将采出的石油在本地销售,由此造成公司每年至少600万美元的亏本。

  但关于这个说法在多大程度上可靠,以及中石油在收购之后如何解决石油运输问题,当本刊记者多方联系俄罗斯政府有关部门和中方有关单位时,他们对此问题都不愿作过多的解释和说明。

  由于斯基姆尔石油公司另外38.2%的股份属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的子公司——奥伦堡天然气公司,因此,中石油此次收购股份注定会引起俄罗斯天然气行业龙头老大的特别注意。

  按照股份转让的行规,奥伦堡天然气公司作为斯基姆尔石油公司的一个股东,享有收购其他股东股份的优先权。俄罗斯媒体最近几天特别关注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的反应,很想从蛛丝马迹之中了解这个公司的态度。

  从理论上讲,如果奥伦堡天然气公司或者它的母公司要阻挡中石油的计划,它们可以动用收购股份的优先权,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听到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有任何干扰收购的动作。由此看来,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并不反对中石油与它的子公司合作。

  按照俄罗斯媒体透露的消息,中石油收购斯基姆尔石油公司61.8%股份的价码在1.8亿到2亿美元之间。双方成交以后,中石油将成为斯基姆尔石油公司的控股企业,其在奥伦堡油田的开采份额为8400万吨石油。

  从表面看,这个项目金额不过2亿美元,项目覆盖油田的石油年产量也不过几十万吨,这与中石油要收购的“斯拉夫石油”(十几亿美元)简直不可同日而语。按过去的观念,实力雄厚的中石油是不会对这样的小项目有多大兴趣的。

  失利后的战略转移

  不妨回顾一下历史。

  2002年12月,中石油应邀参加了俄罗斯“斯拉夫石油公司”的股权拍卖。就实力而言,中石油此次夺标的可能性很大。但就在投标前几天,俄罗斯政界、商界联合上演了一出排挤中国企业的闹剧,中石油最后不得不在投标的前一天晚上做出了最终放弃的决定。

  实事求是地说,中石油当初来俄参加竞标并没有引起中俄两国媒体太多的主意,但此次投标所遇到的障碍,以及由此导致的失败结局却在中俄两国都引起很大反响,中俄两国媒体对此事件的报道连篇累牍(本刊2003年2月号“黑金阴谋?”对此曾有详尽报道)。

  针对中石油此次入俄受挫,俄罗斯投资专家当时曾经对记者讲过这样一段话:石油投资本身非常复杂,到俄罗斯来投资尤其如此。“斯拉夫石油”国有股权转让,名义上是公开拍卖,实际上却是一种暗箱操作行为。从这个意义上讲,中石油那次进军俄罗斯受挫根本算不了什么,关键是中方应该从这次事件当中总结经验和教训。

  这位专家指出,石油、天然气是俄罗斯的战略资源,是俄罗斯维持国家经济运转的支柱产业,联邦、地方领导人都对此领域给予格外的关注,石油天然气行业内部的利益交错也非常复杂,别看俄罗斯领导人三番五次地呼吁外国企业投资俄罗斯的能源开发,但真到具体操作步骤的时候,上上下下对外国投资进入本国的石油天然气领域又变得非常谨慎,生怕外国公司控制了他们维持生计的命根子。

  因此可以说,俄罗斯能源领域的复杂国情和对能源开发的矛盾心理是中石油首次尝试失利的主要原因。

  凡事都有正反两个方面,中石油进军俄罗斯也不例外。尽管中石油首次尝试遭到失败,但这次失败却给中石油一个意外收获:俄罗斯此前对中国石油企业的了解很少,中国公司首次进入俄罗斯就要把斯拉夫石油公司买下,着实让俄罗斯人大吃一惊,从前的小兄弟如今真是不得了,竟然比老大哥还有实力!报纸电视连篇累牍的炒作,就等于给中石油做免费广告,中石油在俄罗斯的知名度直线上升,CNPC也由此成为俄罗斯家喻户晓的石油企业品牌。

  尽管俄罗斯媒体对中俄能源合作的理解不尽相同,有些文章的观点甚至有些偏激,但所有报道都无一例外地对中石油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在俄罗斯人的眼中,中石油是一个实力强、技术水平高、有国际合作经验的大企业。

  中石油一次尝试没有成功,并不等于它以后就没有机会,中石油给俄罗斯人留下的好印象,为日后打入俄罗斯市场创造了有利条件。

  石油专家认为,中国石油企业此前基本没有在俄勘探开发石油天然气的经验,首次进入俄罗斯石油开采领域可以先从一些中小项目入手。俄罗斯的中小石油企业不计其数,股份出售、转让犹如家常便饭,中国企业可以通过中小股份转让的方式先进来,然后在实践中不断熟悉俄罗斯石油企业的运作规则,理顺政府和企业之间,企业相互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寻找进军大项目的机会,成功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

  因此,俄罗斯石油投资专家认为,中石油此次选择斯基姆尔石油公司这样的小型石油公司为收购对象,是其转变在俄投资战术的一个重要举措,中石油此次收购成功就等于在俄罗斯石油开采业打开了一个缺口,也为将来大举进军俄罗斯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这些专家还认为,随着中石油在俄罗斯投资经验的不断积累,它在俄罗斯发展壮大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尽管如此,中石油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依然悬念多多。如,中俄石油管道等项目就至今尚无着落。

  仍没着落的石油管道

  在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中,还没有任何一个项目像中俄石油管道这样让世人如此关注。

  中方耐心等待了整整一年,但俄罗斯方面至今也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答复。在新的一年里,石油管道问题仍将是中俄两国经济合作的头号项目,这一问题的最后结局将在很大程度上对中俄两国今后的能源合作构成重大影响。

  回顾俄罗斯过去一年对中俄石油管道项目的态度变化,可以大体将其分成这样几个阶段:年初发生变故,中间逐渐明朗,然后转为朦胧,至今局势不明。

  2002年年末,俄罗斯《消息报》上的一篇文章首次透露了一个重要动向:俄罗斯政府将要重新考虑远东和西伯利亚石油管道的走向,中俄石油管道方案面临夭折的危险。

  最初一段时间,中国方面对这则消息还将信将疑,不大相信会有这种事情发生,但随着石油管道风波逐渐浮出水面,有关各方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因为俄罗斯内部的确有人建议铺设一条通往远东太平洋的石油管道(安纳线),中俄石油管道方案(安大线)面临被取而代之的危险。事实上,关于两条管道的利与弊,俄罗斯内部也有不同见解,二者之中很难取其一。

  在此情况下,俄罗斯能源部在去年3月推出将两个管道合二为一的折中方案,明确指明安纳线为主线,安大线为支线,这个方案随后被写入俄罗斯政府批准通过的《远东和东西伯利亚地区石油天然气发展基本方向》之中。

  去年4月底,俄罗斯总理卡西亚诺夫曾经公开表示,在安纳线油源没有落实之前,俄罗斯将考虑先修安大线。卡西亚诺夫话一出口,中国方面就觉得心头一亮,中俄石油管道似乎有了希望。

  不仅如此,中石油和俄罗斯尤科斯石油公司在去年5月底签署了《通过石油管道长期购销石油总协议》,中俄政府有关部门都派代表出席签字仪式,给人的感觉就好像安大线马上就要开工一样。但是,接下来所发生的事情出乎人们的预料,刚刚露出一点曙光的中俄石油管道方案再次蒙上一层浓重的阴影。

  先是尤科斯石油公司因经济案件被检察机关调查、尤科斯公司大股东列别杰夫等人被捕入狱,最后连尤科斯石油公司的创始人霍多尔科夫斯基也被检察机关拘捕。实事求是地说,俄罗斯强力部门对尤科斯石油公司采取的一系列动作,并不是冲着中俄石油管道项目来的,但这一突发事件在客观上对中俄石油管道项目的落实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一方面,尤科斯石油公司此时自身难保,它已经没有能力再为安大线早日上马而对政府施加任何影响;另一方面,在对尤科斯石油公司调查没有结束之前,俄罗斯当局也不会将铺设石油管道这种涉及俄罗斯战略安全的大事交给尤科斯石油公司。

  除俄罗斯国内各个派别的矛盾外,日本中间“插杠”也是干扰中俄石油管道项目顺利实施的一个重要因素。前几年,俄罗斯曾经多次邀请日本参与铺设石油管道和石油开发,都没有引起日本的任何反应。中俄石油管道出现变故以后,日本突然对俄罗斯的石油管道走向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兴趣。2003年年初,小泉首相访问俄罗斯的时候,向俄罗斯方面表示出日本支持安纳线的强烈愿望。在此之后,日本方面多次通过不同方式表示,日本可以为铺设安纳线和东西伯利亚的油田开发投资,但同时也给俄罗斯提出了一个附加条件,即安纳线必须先于安大线。

  尽管日本对俄罗斯许诺了很多,也在俄罗斯一些关键部位做了不少工作,但俄罗斯对日本的真实动机还是不太“托底”,尤其是在东西伯利亚地区的石油资源不明朗的情况下,俄罗斯没有轻易向日本正式表态。在去年年底访问日本期间,卡西亚诺夫总理和日本领导人再次讨论了石油管道问题,但他没有对安大线和安纳线哪个先修哪个后修做任何倾向性暗示。针对两个线路的差别,卡西亚诺夫是这样表述的:安大线立足于俄罗斯一个石油公司现成的石油资源,属于战术性管道;安纳线的建设有利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长远经济发展,属于战略性管道。舆论注意到,卡西亚诺夫在日本还说了这样一句话:如果条件允许,安大线和安纳线就一起修,如果条件不允许,安大线和安纳线就各修各的。这是俄罗斯政府去年3月提出折中方案以后,俄罗斯高层人士首次提到折中方案再次拆分的可能。由此看来,当初将安大线和安纳线合二为一的主张并非什么锦囊妙计,因为战略性方案根本无法和战术性方案合二为一。折中方案一旦重新拆分,就意味着争论一年有余的问题又回到原先的位置。

  今年,俄罗斯将举行总统大选,普京连任总统已经板上钉钉,但谁是下一届政府的总理,除了普京以外,恐怕谁也说不清。此间舆论普遍认为,在总统大选之前,俄罗斯现政府不会出台任何有关石油管道走向的决定,中俄石油管道能否起死回生,至少要等到今年4月以后。

  透过石油看普京

  最近一年,中俄之间在经济合作中遇到了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尤其是中俄石油领域的两大合作项目接连受挫,给中国民众造成这样一种印象:好像俄罗斯对中国不太友好,对俄中两国的合作也不感兴趣。大家不禁要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作为俄罗斯的最高决策者,普京总统对俄中经济合作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态度?

  普京出生在俄罗斯的北方之都圣彼得堡。在普京到莫斯科工作之前,他几乎没有到过亚洲任何国家,他对中国也同样非常陌生。特定的生活阅历对普京日后的外交思想形成有很大影响,有一件事最能说明这一观点。

  自从俄罗斯独立以来,围绕俄罗斯的定位一直争论不休:有人认为俄罗斯是欧亚国家,也有人认为俄罗斯是欧洲国家,俄罗斯政界和学术界所以对此定位如此重视,是因为俄罗斯未来的战略取向将在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这次定位的结果。

  普京上台以后,公开阐述了他对此问题的看法。他认为俄罗斯是欧洲国家,并把这个观点贯彻到自己的决策之中。在一年一度的国情咨文中,普京几次提出的俄罗斯外交优先方向只有两个:一个是与俄罗斯拥有不可割舍历史渊源的独联体国家,另外一个就是他所熟悉甚至非常崇尚的欧洲。作为一国总统,普京的个人倾向对其外交政策的形成肯定有一定影响,但对外政策归根到底还是由国家利益决定的,像普京这样头脑冷静、遇事深思熟虑的政治家,对重大问题的决策更是以国家利益为重。

  作为俄罗斯的总统,普京当然有权对重大问题拍板定夺,而且实际上确实有很多重要问题都是由他来做最后决策的。就中俄石油管道这个具体项目来说,从联邦政府的各个职能部门到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地方行政长官,从准备向中国出口原油的尤科斯石油公司到垄断全境石油运输的俄罗斯管道运输公司,都向总统阐述自己的观点,都通过各自的渠道向总统施加自己的影响,而且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普京由此被推上了“终审法官”的位置。

  尽管普京本人并非石油专家,但他听了这么多谏言之后,心里肯定已经有了“小九九”。

  普京所以不做最后表态,此间有很多说法。有人说这是普京一贯善用的拖延战术,是想从中国和日本之间的竞争中捞到最大限度的好处;有人说普京很清楚东西伯利亚的石油开发一时半会儿不会有什么进展,这就决定通往远东太平洋的石油管线不过是纸上谈兵,距离近、投资少的中俄石油管道才是最可行的方案;还有人认为,普京所以迟迟不做最后表态,主要是因为总统大选在即,他不想因为这个问题而失掉不该失去的选票。

  纵观普京执政4年的施政轨迹,“维护俄罗斯的国家利益”是他挂在嘴边上的一句座右铭。有人把普京与叶利钦做了比较,得出的结论是:普京没有叶利钦大气,但比叶利钦理智。具体说到中俄之间的经济合作,普京做任何决定的出发点实际上只有一个,那就是俄罗斯的国家利益。

  也许,正是因为存在上述种种因素,才使得中石油对此次在俄罗斯的收购变得十分低调,一半原因是目前局势尚有许多不明朗之处,另一半原因可能是吸取了以往的教训,先做了再说,但战略方针已定,好戏应当在后头。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