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2004年宏观经济政策 怎么看怎么办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2月02日 08:00 经济日报

  我们是否能够走出通货紧缩?在去年以前,对于许多经济界人士来说曾经是一个很大疑问。到了去年9月,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1.1个百分点,10月消费物价指数同比上涨1.8个百分点,11月达到3个百分点,全年通货膨胀率超出1%几乎已经成为定局。至此,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2003年中国宏观经济已完全可以走出通货紧缩了。应当说,目前维持这样一个温和的物价上涨水平,对于稳定社会投资和消费预期是非常有利的。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消费价格水平温和上涨的同时,生产资料价格却上涨迅速。由于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变动是经济运行的先行指标,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滞后指标,当先行指标上涨并没有完全拉动滞后指标快速上涨时,两者之间的因果传导链条容易发生断裂。这就给2004年宏观经济运行带来了风险:如果生产出来的产品无法转化为最终消费,未来经济就会出现大量过剩生产能力,生产资料价格指数萎缩,通货紧缩风险显现;相反,如果生产出来的产品能够很快转化为最终消费,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就会引起消费价格水平大幅上涨,可能导致经济全面过热。

  除了消费与投资增长不相匹配之外,2003年宏观经济运行遇到的另一个矛盾是信贷猛增,以房地产、钢铁、水泥等行业为代表,经济出现局部过热。与此相反,直接融资渠道不畅,股票市场长期低迷。这些都成为我们在把握2004年宏观经济形势时必须给予高度关注的现实问题。

  2004年宏观政策重点:投资消费协调发展

  鉴于对宏观形势的上述判断,我们认为,今年宏观经济政策中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要促使投资和消费均衡发展。就财政政策而言,相当一部分政府投资应该让位于政府消费,即适当加大政府部门为全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消费开支。就货币政策而言,也应注重向鼓励消费倾斜,积极培育住房信贷之外的消费信贷,带动全社会消费总量的较快发展。如果投资和消费增长失衡现象得以缓解,就可以避免今年甚至未来几年因生产能力总体过剩而出现通货紧缩。当然,在此之后由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上升带动的通货膨胀水平上升,还需借助货币政策把关。从目前中央银行法定存贷款利率来看,借助加息手段治理投资过热和通货膨胀,有非常充裕的政策空间。

  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投资之所以过热是因为行政审批不到位,因此要在加大行政审批力度上下功夫。实际上,如果投资资金并非出自政府部门,往往很难做到对一项投资反复“精打细算”。因此,加大行政审批力度并不是真正有效的。当然,反对加大审批力度并不意味着投资项目完全由市场决定,而是政府要以提供更多的“投资指南”的方式,及时公布全社会同类项目的在建规模和投资收益,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安全有效的领域。

  2004年宏观政策调整:财政货币政策互补

  假定2004年我国宏观经济政策不做任何调整并且不受任何外部冲击,借着2003年经济增长的惯性,那么GDP增长率实现9%应当不成问题。问题在于,通货膨胀能否维持在2%以内?是否会出现通货膨胀率超出3%以上的整体经济过热呢?在这样一个经济背景之下,2004年中央银行上调存贷款利率水平完全可以理解。但是,这恐怕不是最优方案。因为中央银行紧缩货币的方法实际很难对扩张性财政诱导的行政性投资过热产生紧缩作用,最后受到紧缩影响的只能是市场主导的投资行为,从而使全社会投资效率进一步下降。可以说,扩张性财政政策不转型退出,执行货币政策的效率势必大大削弱。

  从国际经验看,世界上很少有哪个国家可以旷日持久地推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因此,扩张性财政政策迟早要退出。但从今年形势看,采取较为中性的财政政策是与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发展阶段相匹配的。需要注意的是,在扩张性财政政策逐步退出的过程中,应当避免政策调整力度过大给宏观经济造成冲击,这就有赖于货币政策的密切配合。也就是说,2004年货币政策需要“双跟踪”,既要跟踪宏观经济形势变化,也要跟踪财政政策调整。一旦财政政策调整过度,货币政策应进行扩张补救。

  2004年货币政策基调:稳健仍将是主旋律

  为了缓解可能出现的人民币升值压力和通货膨胀此消彼长的矛盾,中央果断采取措施,在保证逐步还清出口退税欠款的同时,决定出口退税税率平均下调3个百分点。此外,我国从今年起还要对关税总水平进行调整,即由过去的11%下调为10.4%。可以想见,这些政策的出台将减缓我国外汇储备迅速上涨的趋势,减轻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与此同时,上述政策的出台势必也使外贸净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下降,缓和今年可能出现的经济全面过热。需要指出的是,虽然目前人民币汇率维持稳定对经济发展有利,但是从我国汇率制度改革长远发展方向来看,我们不可能永久维持现有汇率不变。否则,中国将很难同时保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资本的自由流动。无论选择变盯住美元为盯住一揽子货币也好,还是直接逐步扩大汇率浮动范围也好,我们总要选择一个内部宏观经济稳定、外部投机攻击可能性较小的时刻不失时机地推动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现在看来,我们不能排除这一时机在2004年出现的可能性。

  基于上述考虑,如果再加上货币政策需要防止财政政策调整过度,现在预言2004年中央银行将大幅提高存贷款利率抑制经济过热恐怕为时尚早。因此,稳健仍将是2004年我国货币政策的主旋律。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王召作者:王召资料来源:经济日报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